第29章

叶秋莹咧嘴一笑, 悄咪咪给自己多添了半碗饭。

“这就是传说中的开水白菜?”

“半成品,凑合着吃。”

“半成品?”

叶秋莹嘿嘿一笑,喝着鸡汤很是享受。

“半成品也很不错, 不腥很鲜,味道棒极了!”

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神, 沈珩摇头一笑, 心情莫名好了起来,做菜也不是那么无趣?

“没想到沈科长不仅工作出色,做饭也超厉害!”

沈珩唇角上扬:“马屁就不用拍了, 还有半个多月就要考试,好好看书多实练, 有不懂的就来找我。”

沈珩看她吃得津津有味,也不想耽搁太长时间, 提着空饭盒转身离去。

叶秋莹见状,赶忙出门送客。

前前后后, 两人在一起也不过半个小时而已。

无意中获得一顿美餐,犹如天降横财, 茶足饭饱, 叶秋莹只觉得浑身暖洋洋,充满了力量。

难得状态不错,是个工作的好时机。

七八十年代没有双休日, 上班几乎都是六天制,星期天则作为单休日。

因为明天是星期天放假,不用上班, 叶秋莹决定加班熬点, 将空调和监控的事琢磨琢磨。

摄像头也许好办,可录像信息没有云台交换机接收。

现在无论是录像硬盘内存、还是电脑, 都是有价无市

铱驊

,寻常人买不到的东西。

装监控的事显然有些不太实际,也就只能作罢。

至于空调,现在大多都是窗式风机壁挂机。

壁挂机结构简单,可基本上只有单冷,要加上制热系统,只能靠压缩机压缩运转形成暖风?

那就意味着耗电啊!

不过也是,谁家空调不耗电,这年头没有个备用发电机都带不起来。

要不然,直接安装个桌炉小太阳,反射式取暖器?

夜深人静,城南二路各家灯火渐渐熄灭,唯独一栋二层小楼,仍旧亮着灯,在朦胧夜色里很是显眼。

叶秋莹夜里忙得晚,以至于第二天睡了个懒觉。

清晨,楼下偶尔响起几声嘟嘟嘟的喇叭声。

昏昏沉沉间甚是扰人,叶秋莹躺在床上骂骂咧咧,等她清醒过来,开窗就想朝外大骂——谁有病大清早按喇叭吵人。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也不知道沈珩在清晨寒风里吹了多久,只见某人提着大包小包,顶着一张面瘫脸站在楼下。

叶秋莹咽了口唾沫,后知后觉,刚才的喇叭该不会是叫她起床的吧?

现在已经是上午九点,她估摸了下时间,从听到喇叭声起,大概已经过去三四十分钟,这男人大清早跑来做什么?

叶秋莹不由披上衣服,耷拉着一双棉鞋跑下去。

于是,沈珩就瞧见裹得跟个球似的叶秋莹,穿着棉鞋匆忙跑了出来。

少女一头齐肩的长发微微蓬乱,两眼微红布着些许血丝,鼓起的腮帮有些气呼呼,瞧着比以往要真实生动一些。

这人,显然是刚起床。

“你怎么来了?”

沈珩昨天晚上回去,突然对叶秋莹身世来了兴趣。

按理说混迹社会多年,一路爬摸打滚学手艺,起码照顾自己的能力应该有,可这小孩子竟然不会做饭?

工作不含糊,生活状态很糟糕。

沈珩想着第二天难得放假,干脆去柳桥村,了解一下叶秋莹同志的情况。

以后也能多交流,利于培养下属。

恰好路过供销社、百货商店,想起叶秋莹家里空空如也,他就顺路买了不少东西,又顺道送了过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来得太早,八九点也不见维修店开门。

来回按了三四回喇叭,也不见人下来,沈珩生怕乱按喇叭扰民,正准备离去,那人就哒哒哒就跑了下来。

沈珩将手里大包小包递了过去。

“给你送点东西。”

他本想唠叨几句让叶秋莹好好做饭,一辆三轮车缓缓出现在两人前面。

周科和丽丽刚从城郊赶来,一眼就瞧见门前的两个人,特别是沈珩手里提着大包小包。

夫妻俩笑脸迎人:“沈科长,早啊。”

“早。”

“沈科长,这是给秋莹送东西?”

沈珩憋在嘴里的话,立马变了味。

“工厂福利。”

这下轮到丽丽惊奇了,她瞪大了眼睛上前帮叶秋莹拿东西,翻开一瞅里面尽是米面蔬果肉,还有油盐调料品。

啥时候工厂福利这么好?

丽丽一脸可惜,摇了摇头。

“以前我在公司的时候,咋不见福利这般好?”

叶秋莹乐呵呵接了过来,发现是生活用品,下意识想送给丽丽姐。

“要不,我送给你?”

话落,她就瞥见了沈珩眉头上扬,略是不善看着她。

叶秋莹尴尬一笑,只好将东西收了回来,乐呵呵道:“算了,我还是拿到楼上去,有空大家一起吃。麻烦沈科长特地跑一趟,改天请你吃饭。”

“行。”

说罢,沈珩也不多留,摆手开车走人。

沈珩从城南出来,先去了趟供电局,找来叶秋莹档案记载的叶师傅。

叶师傅正在忙活,猛然听见沈珩问话,还以为叶秋莹在外头工作没做好,被领导查底,急急上前说小孩子不懂事。

沈珩只得开口解释:“我是来感谢叶师傅,悉心教导叶同志,她是个好苗子。”

叶师傅一听,眉开眼笑止不住夸起自家小徒弟。

得知对方只教了叶秋莹一两个月而已,沈珩心下疑惑更深,草草问了几句,便匆匆离去。

传闻中的叶秋莹,只是个内向孤僻的孤女?

除了叶师傅之外,几乎足不出户?

沈珩皱眉,不出门怎么学手艺,和之前的设想完全不同。

沈珩索性又跑了一趟叶秋莹的老家,邻里四周各问了一遍,甚至连村支书都闻风而来。

柳桥村不少村民,见沈珩仪表堂堂,纷纷猜测是不是瘦瘦小小的叶秋莹,攀上了高枝吧?

一个个七嘴八舌,好坏参半,沈珩也听出了点味道。

叶家祖上三代都是工匠出身,爷爷早年似乎替大户人家干活,后来还曾参战造过机关陷阱,父亲则更在行铁木工艺。

叶家文化基础还是有的,但要说近几年这些东西,叶家却是完全没有接触,她从哪里学来的本事?

沈珩捏了捏眉心,回到丰源县的时候,趁时间还早,鬼使神差到了县图书馆。

机械类的书籍,在小县城里借阅的人数还不算多,想起之前叶秋莹有借书的习惯,沈珩不由翻起了借阅记录。

随手一翻,几乎都是叶秋莹的签名。

一连几个月从未中断,频繁的次数着实有些夸张。

不仅是数量多,借阅的种类也是又杂又细,怕是半个图书馆都快被她翻了个遍?

再往半年前看,却是没有她的借阅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