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不说谢谢吗?

循着少年给我的地址,我来到一间破烂寒酸的小院。聊胜于无的篱笆门后,是一大一小两间矮矮的土房。外头很亮,但屋里头又暗又冷。

“白珍姐姐?”我站在门外,朝昏暗的室内叫了声,答应我的声音却从身后更小的那间房子传来。

房顶的烟囱升着袅袅白烟,应该是间厨房。我往那边走的时候,里头的人正好也走出来。

对方不知道有没有满二十岁,长得非常漂亮,眉眼深邃,睫毛浓密,瘦弱的肩膀上绑着一只布包,一个大概一岁左右的小男孩正趴在她肩上睡得香甜。

她似乎正在做饭,手上拿着一柄长勺,见到我,惊讶地站住脚步:“你……你找我?”

她的夏语说得意外地还不错,甚至比我们的向导还要好。

“你弟弟让我来的。”我掏出兜里的项链,想了想,又掏出自己仅有的两百块钱一起塞了过去。

这姐姐自己看着都跟孩子一样,还带着个孩子住在这种看起来随时要塌的房子里,实在有些可怜。

“弟弟?”她愣愣地重复,表情很奇怪,像震惊,又像对这个称呼感到陌生。

“他让你把项链卖了换钱,这两百也是他给你的。他还让我告诉你,不要担心,就算所有人都不帮你,他还是会帮你的。”

我话还没说完,她的眼泪就扑簌簌掉了下来。她长得好看,连哭都别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破碎感。

边哭,她边推拒着手里的项链和钱,试图将它们还给我:“我不能……不能要他的东西,他会被频伽惩罚的……”

那时候我并不知道“频伽”是他们对言官的尊称,只以为少年的养父叫频伽。

“已经罚了,你不要就白罚了。”我左避右让的,一步步后退,“东西带到了,话也带到了,那我走了哈!”说罢我转身一溜烟就跑出了院子,愣后头白珍怎么叫都不停。

为防严教授他们醒了找不着我,我先回了一趟住的地方。

“柏胤你去哪儿了?我还在找你呢!”严初文见我进门,手里握着筷子,举着包子就迎了上来。

“出去走了走。”我没有多言,直接坐到桌边从盘子里够了包子就往嘴里塞。

菜馅儿的,还挺好吃。

“慢些吃。”严教授将一杯热牛奶推到我面前,道,“等会儿我们准备去鹿王庙看一看,初文也跟我们一起去,你去吗?你要是不去,就待在这里等我们回来。”

“不是不给去吗?怎么又能去了?”

严教授嘿嘿笑了笑:“走了些关系。”

这年头,真是哪里都要关系。

我点了点头,表示想跟他们一起去。

吃完早饭,我看盘子里还有多的包子,用纸巾包了,偷偷塞进兜里。

前一天带领我们参观村子的向导继续带领我们又去到鹿王庙,一大群人爬上山顶,站在大门口迎接我们的男人一身白袍,面孔瘦削,正是昨天打人的中年男人。

向导开口就叫他“频伽”,态度十分恭敬,本来我还有一些不确定,这下算是彻底坐实了他是少年养父的身份。

严教授他们忙着和中年男人说话,连严初文都一脸神往地跟着进了殿里,左右没人看着我,我一个人就偷偷溜到了柴房那儿。

树荫下,那间外墙布满了枯藤的柴房看着既萧条又破败。别说那摇摇欲坠的门板,就是墙壁,我感觉一脚都能踹烂。

“给。”我将包子从门底下塞进去。

还留有余温的包子隔了好一会儿才被取走,又过了会儿,里头传出很轻的一声“谢谢”。

“话和东西我都带到了,你放心吧。”

隐隐地,能听到门里少年像是卸下了什么心头重担般长长吐了口气。

“谢谢。”他再次跟我道谢,声音更清晰坚定了几分。

我不自觉笑起来,拨弄着脚下的小石子,道:“小事儿一桩。”

之后,就开始了一些没营养的闲聊。

“你夏语怎么这么好?”

“学校教的。”

“你爸经常打你吗?”

“做错事的时候会打。”

“昨天那个也是我你认出来了吗?”

“嗯,第一眼就认出来了。”

“你够吃吗?不够我再给你去拿点饼干。”

“够了,不用了……”

就这么聊了大半天,都快中午了,神庙门口传来人声,严教授他们终于是要走了。

我掏了掏裤兜,掏出一颗太妃糖,捏在手心,从门底下送了进去。

“给你吃糖。多吃糖,心情就会好,伤口也就没那么疼了。”说着我摊开掌心,等着他将糖取走。

像是某种谨慎又敏感的动物,微凉的指尖碰触到掌心,没有立刻拿糖,而是停顿了两秒才一下把糖拿走。

“你的手心……”

拇指按了按有些痒的掌心,我看着自己掌根处的那道红疤解释道:“小时候摔跤摔的,伤好了,疤消不掉了。是不是刚刚吓一跳,以为我手划开了?”

我站起身,往远处看了眼:“好了,我走了啊,再见!”

“你叫什么名字?”少年叫住我。

犹豫片刻,我用着现在的我绝对不理解的脑回路,粲然一笑道:“叫我‘雷锋’就好。”

门后的少年不晓得是被我震住了还是压根不知道雷锋是谁,安静地没再说什么。

那天下午我就离开了棚葛,跟随严教授他们去往下一个村寨考察。

这只是我人生的一小段插曲,在此后的几年里,很偶尔的场景下,我倒是也会想起那个层禄少年。但一来我跟对方只有一面之缘,二来棚葛距帝都千里之遥,谁能想到他竟然跟我考了同一个学校还成了严初文的室友?

记得我从严初文那儿知道摩川是层禄族的下一任言官,并且可能就是多年前那个被关在柴房里的“灰姑娘”时,已经是大一寒假的事了。

假期里我受菀姨邀请去她家吃饭,席间严教授突然问起严初文他们班上那个小言官怎么样。

“小言官?”我对这个特别的称呼感到好奇,问严初文,“谁啊?”

“摩川啊,就是我室友,他是层禄族下一任言官。言官你知道吗?小时候我们还一起去过那个村子,叫棚葛的,村里有座神庙,庙里那个穿白衣服的男人就是层禄族的言官。”

我回想了下,眉头越皱越紧:“小言官是不是就是……那个白衣服男人的儿子?”

“养子。”严教授接过话头,为我科普起“言官”的由来。

那一长串故事我已经有些忘了,大概就是一头九色鹿救了在山林里迷路的层禄先祖,还把他们带到了现在的厝岩崧,让他们能够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层禄人感念九色鹿的恩情,为牠建立神庙,代代供奉。但神的语言对凡人来说太难了,层禄人总是无法很好的领会山君的意思。因此,为了更好地守护厝岩崧,九色鹿便在层禄人中选出了一名自己的聆听者,赋予对方降下神谕的职责,消灾赐福的能力,这个人就是“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