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亮剑》上视,狂破记录(第2/3页)

因为当初,加入我军的,都是有志青年,以及被有志青年带出家乡的乡勇。

耳濡目染,每日学习,一直到抗战时期,指战员个人素质无论是人品上能力上还是嘴巴上,都已经非常强了。

就像李云龙自己说的,过草地时,别人都老老实实的挨饿,就他纵兵抢粮,结果直接背了行军锅。

李云龙,并不是强大,而是异类。

正因为他是异类,换了一个时代后,就更吸引人了。

《亮剑》原著作者曾经担任过编剧,拍摄了《新亮剑》,这部一样剧情的东西,被观众喷的找不着北,不是因为他不好看,而是因为他不符合观众的想象。

在没有《亮剑》时,有神剧,大家想象的是一个不完美,但也很厉害的主角。

在有了《亮剑》后,李云龙成为了一个标准。

张策永听着第二集开始的音乐,突然回头询问:“韩舟,你这部剧,收视率能破二吗?”

韩舟:“把吗字去掉。”

陈锋:“所以,目标就是破二?”

韩舟:“目标乘以五。”

张策永瞪眼缩脖子:“???”

陈锋知道韩舟在电视剧方面的强大,所以他选择了相信,然后询问:“多少集完成这个目标?一共三十集,第二十五集能破十吗!?”

韩舟喝了一口水,淡定:“应该已经破了。”

前世《亮剑》,在没有多少宣发的基础上,在央一上视。

第一集,就打破了当年的年度大戏《汉武大帝》百分之七的最高收视率记录。

要知道汉武大帝的百分之七已经恐怖到令人发指了。

而亮剑,第一集,就把汉武大帝整个系列积累最后推出来的收视率记录,给破了。

而在这个世界,有韩舟这张脸在这里做保证,本身就有很多电视剧迷等着今天看剧。

要知道拍摄亮剑前,前世的李云龙的演员可没有出演过好几部红遍全国的电视剧,也没有创造过年度记录。

而现在的配置呢?李汉生参演了谢辅的《冲锋号》,这才过去不到一年,本来名气就在巅峰。

加上其他角色的知名度不弱于原版,甚至知名度更高,还有韩舟去饰演和尚,配置方面是男人戏中的顶配。

演技方面五五开,但是名气方面大得多。

第二就是,有韩舟和新世界托底,央妈内部很快就达成了统一,强推《亮剑》。

哪怕亮剑本身只能有百分之二的收视率,也得推到三去咯。

因为这块招牌不能砸了。

但他们以托底的架势这样狂推,实际上在播出前,已经把《亮剑》的名气打出去了。

但凡看过央一最近两周的任何节目的,都应该在结束时看到过《亮剑》首播预告。

韩舟感觉,如果没有强推,那么收视率应该是百分之五左右。

现在这个时代的百分之五,应该和原版那个时代百分之八收视率,算是齐平。

但有了这强推,韩舟的目标是百分之十的收视率。

这个黄金档,按道理开电视的观众最多只有拥有电视的观众数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每一百台电视机,有十台看亮剑。

每一百台打开的电视机,有差不多三十台看亮剑。

才能完成这个目标。

本来是很难的,不过新闻连播结束后,任主任又发挥了韩舟亲哥般的作用,让主持人最后来了一嘴:“今晚央一黄金档,电视剧《亮剑》,以亮剑精神,为建军节奉上贺礼,这个暑假,来看看先辈的烽火岁月。”

就这一句,顶三个点的收视率。

陈锋听韩舟这么狂,摸了摸韩舟的额头:“没发烧啊?”

“是不是想多了。”

“我给你提个醒,已经有十六年没有电视剧收视率破十了。”

“第一集收视率破十,你在想什么好事儿……”

韩舟:“哟,这么了解?”

陈锋当然是专门去查了,陈锋之前希望《少包》收视率能破十,这样他就不是勉勉强强的摇滚天王了,而是真正的可以不带前缀的天王了,毕竟陈锋可是出演了《少包》的,虽然是尸体,但是有关机构官评天王时,本来就不看是不是主角,只看有没有成绩。

所以当时陈锋专门去查过数据。

不过后来《少包》的极限是七,没能破十,准确的说差得远。

这一次,陈锋又出演了,演的是‘鄙人不善于奔跑’常乃超。

这一次真要是破十的话,陈锋就在唱片销量认证天王之外,还能得到翻年官评的天王。

要知道当初张策永影视歌三栖,但称号上,排队等了好几年。

而成绩够了的话,不用等,马上就能拿。

陈锋当然挺在意这个的。

毕竟娱乐圈本质上就是名利场,一开始是逐利,到了这个级别后,混的就是脸面,一张脸本身就是钱。

韩舟:“只是我的预测。”

“我预测的模型和其他人不一样,所以我每次预测都比较夸张,但是每次预测都大概对。”

韩舟每次都是用前世经历过市场考验的原版的收视率,进行年代置换,换算后再算上宣发影响,来乘以系数。

差距不会太大。

除非,在这个期间,自己本身这杆大旗倒了。

全国现在还活动在一线的演员,有几个拥有破五和破七的电视剧?

韩舟现在自己就是收视率最大的保障,估测高一点,也正常。

陈锋正问着呢,张策永撸了一口串,一边嚼,一边:“别预测了,发横幅了。”

圈里人当然都知道,现在顶部的横幅,十有八九是报喜。

而且,央妈一般比较淡定,就算破纪录,都是一集播完时发一个横幅。

播出中居然放横幅,看来是大消息。

张策永拿起奶茶喝了一口:“嚯!”

陈锋:“啊?牛哔。”

韩舟:“哎呀,算错了一点点。”

漏了一个因数。

此时,一个电视剧导演的群组里,有人发了个感叹号。

然后有人发了个图片感叹号。

接下来,人人都在+1

这个感叹号图片,疯狂刷屏。

直到上一个时代,以电视剧出名,有过收视率高达百分之十一的代表作《狼烟卫霍》的魏恒严导演出来说话了:“记录不保,我这十六年的记录恐怕,保不住了。”

一个名叫鲁犀的导演:“我爸说,幸亏他拍《三国》时,观众选择少,所以收视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三,如果晚拍几年,恐怕干不过《亮剑》。”

有人算了一下:“按照当初的电视用户数,对比今天的用户数,如果纯粹比观看人数,好像领先不了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