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校园贷◎

赵鹏出生在农村,家境贫寒,打他记事起,他们一家四口就挤在一个40平的老房子里。

屋漏偏逢连夜雨。

在他13岁那年母亲意外去世,家中能挣钱的劳动力少了一个,刚初中毕业的姐姐只能放弃学业,跟着父亲一起在云陵市一家餐厅打工,供他读书。

这种家庭里供出他这么一个大学生并不容易,好在赵鹏还算争气,高考时发挥出色考上了本省的985大学云陵大学。

因着自己家境原因,赵鹏从小自卑寡言,只会埋头学习。

而他自卑的情绪在来到云陵大学后变得更甚。

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同学们的见多识广,都让他深深地意识到自己与这座城市的格格不入。

他不社交,也不参加各类社团活动,一直牢牢封闭内心,沉默寡言。

转机出现在大二上学期,赵鹏无意中被拉进了一个名为“互联网兼职3群”的企鹅群。

企鹅群的群管理员每天都会发布一些兼职项目,缺钱的赵鹏就蹲守在企鹅群里,一有兼职项目赶紧报名。

那段时间他除了上课就是兼职,在他的努力下,钱包也慢慢充盈了不少。

没过多久,“互联网兼职3群”的群主将他拉进了另一个名叫“互联网贷款2群”的企鹅群,跟他一样在兼职群里踊跃接单的另外几人也被一同拉了进来。

群主直言这个群的管理是他老板,拉他们进来就是为了帮忙充充人数完成个KPI。

他们不用在群里说话也无须做什么,老板在群里发红包跟着抢就行。

之后的一段时间,赵鹏一边干着兼职一边抢着红包,不仅给自己赞出了生活费,偶尔还能往家里打点钱。

又过了一段时间,“互联网贷款2群”里突然有很多群成员开始晒自己的电子设备了。

男孩晒Switch、iPad、游戏笔记本电脑等,女孩晒手机和各种名牌包包。

偶尔有好奇的成员询问他们哪来的钱,他们就顺便分享起前几天老板发红包时随手分享的一款贷款APP。

这个贷款APP叫“快去贷”。

据群友介绍,“快去贷”利息低,最多能做36期分期,分期还款压力也小。

群友们还说现在年轻人讲究个超前消费,早买早享受。

他们都是从“快去贷”里把钱借出来,再用网络兼职赚的钱慢慢还。

起初赵鹏也只是看着大家分享的手机电脑有些向往,但是理性上还是能控制住自己的。

可群友们隔三差五的晒自己用借的钱买的好物,时间长了,“早买早享受”这个念头像病毒一样在赵鹏脑海中蔓延,最终他还是没抵御住诱/惑,咬牙跺脚,也在“快去贷”里借了25000元的贷款。

他原本的计划是用6000元买一部旗舰手机,再用10000元买一台高性能的游戏笔记本电脑,还剩下的9000元可以用来分期还前几个月的贷款。

他甚至给自己找好了借口——他买手机和电脑不是为了玩儿,而是想更好的做网络兼职,赚取更多的钱。

“我手机和电脑收货没几天,老板就私聊我,希望我能在群里分享用‘快去贷’借钱买来的手机和电脑。作为回报,他将给我免去第一个月的还款利息。”

赵鹏神情颓败,攥起拳头懊恼地砸了下自己的头:“我、我贪图那一个月的利息就同意了……现在想起来,他就是靠着这样的手段来引诱我们借钱消费吧。”

周清倾挑起眉梢,不置可否,“接下来呢?”

“接下来没多久‘网络贷款2群’就解散了。”赵鹏苦笑一声,喉咙有些发干,“老板给出的解释是这个群现在有点敏感,得先把群解散,等风头过去还会把大家都加回来。”

“但就在‘网络贷款2群’解散半个月后,‘互联网兼职3群’也解散了,我……我彻底失去了收入来源。”

苏廷希平静阐述:“你一开始还抱有着美好的幻想,觉得9000元还能顶几个月,只要兼职群重新组建起来,你只要抓紧时间兼职赚钱肯定能还上贷款。但直到你的钱都快花光了,兼职群和红包群还是没有重新组建。”

“是,我知道这件事情我做的不地道,但我……我当时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赵鹏闭了闭眼,声音越来越弱,“就是在那个时候,之前兼职群的群主联系了我,给了我一份新工作。”

“这份工作需要我去各种平台发布招聘兼职的信息,但是唯独不能在招聘网站和招聘APP上发布。我每成功拉一人入群,他会给我10块钱好处费。”

“其实我那时候已经隐约察觉到不对了,可、可我真的没办法了,我太需要这份工作来还贷款……”

……

赵鹏的全盘托出让周清倾和苏廷希意识到这个案子的严重性。

这不仅仅是一起性质恶劣的网络诈骗案件,隐藏在诈骗案之下还有触目惊心的校园贷。

开车回省厅的路上,苏廷希先给温婉卿打了个电话,大致跟她说了下在这里得到的线索,让她通知大伙儿半小时后会议室集合开会。

挂了电话,一直在出神的周清倾突然开口,“所以那些人借用大学生的银行卡,就是为了转移校园贷上面的资金?”

“是。”

苏廷希望着窗外不断倒退的景色,食指支撑着额角,神情颇显无奈,“他们够狡猾也够谨慎,一边用一点好处引/诱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用他们的银行卡帮他们倒账,一边又找了无数个赵鹏这种人帮他们拉人头,顺便给他们收集同学们的手机卡和不常用的银行卡。”

“这起案件涉及的人数众多,估计接下来一段时间又有的忙了。”

一提到校园贷三个字,周清倾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一堆与之相关却不怎么雅观的词汇。

她想起之前看到的某条新闻,手指不自觉地在方向盘上轻点,开口问道:“我之前看到一个新闻,说某大学生借了10000元校园贷逾期没还上,也不敢跟父母说,没想到雪球越滚越大,最后居然需要还100多万元!”

国家规定贷款的年化利率不是不得超过24%,只要超过了就会被定义为高利贷。

互联网贷款平台为了规避这个风险,他们都不会让自己的年化超过24%,因此互联网贷款平台最常见的就是23.75%这个年化利率。

周清倾这么一说倒是提醒苏廷希了。

他拿起手机在应用商店搜了一下,发现赵鹏口中的“快去贷”并不能够在正规应用商店搜索下载,这也说明“快去贷”不在被国家监管的范围之内。

既然不在国家监管的范围之内,他猜测“快去贷”的服务器八成是在国外。

像这样的APP往往还会有几百个乃至于几千个镜像网站,查起来费时费力。

他锁上手机,不疾不徐地给她解释,“你说的这个新闻有三种可能性。第一,她可能借的真的是超过24%的高利贷。第二,她所借贷的互联网贷款有砍头息,且砍头息应该特别过分。第三,一般这种互联网贷款平台的违约金非常高,她很可能违约超过一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