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038 紫薇星

“顾熠,这么早啊。”

“齐姐,早。”

齐妙递给顾熠一杯咖啡。

在剧组待久了,多年养成的习惯让她总比其他人早到一会,可连着几天,齐妙发现,顾熠居然来得比她还早。

几乎是每天上午,顾熠都在长椅上读剧本。

从齐妙的角度看,在阳光下,他的面颊仿佛闪烁着光泽一般,睫毛浓密,他眼神专注,几乎与宁静的早晨融为一体,齐妙甚至不想出声打破这片平静。

“在研究剧本吗?”

顾熠点了点头。

两人聊了一会,剧组其他演员和工作人员也都陆续到了:“早啊小顾。”

自《一枚信笺》开拍以来,除了第一天找不准镜头闹了笑话之外,从第二天开始,肉眼可见地,顾熠的发挥越来越好了。

在他身上依旧能看出新人的特征———比如和齐妙的感情戏,顾熠就把握得不够准,需要经验更丰富的齐妙来带动他。

可其他戏份……顾熠的进步可谓神速。

连吴庆春都不说怪话了。

演对手戏最怕碰见什么人?台词不背角色不研究,开口一二三四五,成天只会在镜头前面耍帅的。

顾熠进入角色是没那么快,可一旦他沉浸进去了,他就能把角色的内涵完完整整表现出来。

“真刻苦啊。”副导演笑眯眯道。

“的确。”吴庆春道,“这样的年轻人现在已经不多了。”

顾熠表现好,电影的拍摄进度就快,连带着导演孙有明每天的心情都不错。

剧组工作人员最怕导演发火,孙有明在导演圈里已经属于很能控制脾气的了,他一生气,工作人员们就战战兢兢地等着加班的指示。

拍摄至今,《一枚信笺》剧组都没有加过班,就算拍夜戏也能按时收工。

工作人员原先对顾熠这个新人挺不信任,现在全都服气了。

“小顾,你过来一下。”

孙有明冲顾熠挥了挥手,顾熠站起身,往孙有明身边走过去。

孙有明顺手拿起他写的人物小传,进组之前,顾熠做的人物小传只有薄薄两页,戏才拍了一周,他这份人物小传已经添了好几页,剧本上也密密麻麻地记满了。

顾熠对沈遥这个角色的演绎,也逐渐从单薄变得立体。

剧本中涉及到沈遥带其他化学工作者做实验的部分,哪怕顾熠作为演员的资历最浅,他和角色的相似程度却最接近。

孙有明一边看着人物小传,一边感慨顾熠这小传真厚实。

一页一页翻下去,翻到后面的部分,孙有明赶紧把纸推给顾熠:“拿去!”

他就说怎么那么厚,最后居然是《XXX的分析》!

孙有明现在看到分析两个字就头大,但一整页纸,他居然只认识这两个字,感觉每一个符号都在肆无忌惮地嘲笑他,让他对自己其实是文盲这件事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

这几天拍的,是沈遥夜以继日攻克难关的戏份。

沈遥的研究和顾熠上辈子所学有一些相关性,但并不完全相同,原著小说侧重于结果,剧本则把实验的过程填充了一部分,但沈遥毕竟是虚构的角色,他的经历并非他一个人,而是很多很多人。

所以剧本里的实验过程会给人一种漂浮的感觉。

顾熠写的人物小传增加的也是这部分内容———他要把沈遥看作一个真实的角色,只有这样,沈遥这个角色才能真正鲜活起来。

“拍摄开始!”

这是顾熠的一场独角戏,按孙有明的安排,这场戏在电影中所占的篇幅并不短,是为了突出沈遥这个角色的拼搏与奋斗。

开拍之前,孙有明拉住顾熠叮嘱:“我再讲具体些作用也不大,我觉得,你对角色的领悟应该比我更透彻。”

“不要有顾虑,放心大胆地拍。”

顾熠点了点头,神色很平静。

镜头在这一瞬集中到了他身上。

第一个画面,孙有明就不自觉地捏紧了手指。

完完全全是……他想象中最好的镜头。

顾熠已经掌握了沈遥这个角色的神韵。

在这个镜头中,沈遥对实验的专注,和专注时那股一往无前的气势,都被顾熠完整表达了出来。

顾熠对化学实验的流程可谓如数家珍,因而在演绎沈遥这时,他可以比任何人都自然。

“不对。”

“流程没有错,试剂也没有错,问题出在哪里?”

到最专注的时刻,沈遥的眼神甚至会令人畏惧。

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当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可以说,他此刻根本不是在拍戏,他就是沈遥本人,他一次次投入实验的那种忘我,实验一次次失败的那种令人焦虑的情绪……都仿佛真实存在着。

四周的演员和工作人员连呼吸声都小了些,唯恐惊扰了此刻顾熠的状态。

众人自然能看出,顾熠已经入戏了。

他身形本就瘦,脸也是适合上镜的小脸,拍这场戏之前,化妆师特意做了修饰,让他的脸色看起来更憔悴一些。

可憔悴这个词不在形,而在神。

当看到此刻的顾熠时,众人或许会注意到他疲倦的面容,但更引人注目的却是他此刻的眼神———

他眼中泛着红血丝,眼底一片青黑,可双眼却亮得吓人。

他仍在一遍遍地尝试,哪怕失败一万遍,他也会为第一万零一次的成功而拼搏。

《一枚信笺》原著对沈遥的失败有一长串的描写,每次读来,齐妙都会跟着心焦,而此刻,顾熠的演绎同样让她体会到了读原著时的那份焦虑。

焦虑仿佛向四周蔓延开来,让人从心底期盼沈遥能成功。

齐妙心中既欢悦又复杂。

前者是身为书粉,后者是身为演员———作为云星奖最佳新人,齐妙自童星时代就得到过许多演技方面的赞誉。

她也见过一些有天赋的演员,但那多是一部部作品积累的游刃有余,是天赋与经验的结合。

但《一枚信笺》让她见识到了真正的天才。

顾熠似乎有揣摩人物情感的天赋。

如果不是见识过顾熠一开始的笨拙,齐妙也很难相信。

《一枚信笺》定角后,齐妙做过几位主演的功课,她没找到顾熠拍戏的镜头,却看了好几场顾熠的舞台。

这两天齐妙又在看《星之战》了,她有些明白顾熠为什么会是最终的C位,她看过对方的所有舞台,顾熠不是天赋最出众的,但他绝对是对舞台领悟力最强的选手之一。

场中,顾熠的这一场戏也到达了尾声———

尝试过数十次后,沈遥终于找出了问题所在。

他心中已经清楚,这一次实验必然能够成功。

可他面上依然沉静,似乎与四周的欢呼格格不入,唯有那双眼睛泄露了他此刻真实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