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品茗(第2/2页)

但一亩地种豆科牧草养羊的话,羊除了产毛之外,还有肉、奶、皮之类的额外产出。

棉花也十分消耗地里的养分。

能量是守恒的,你的农作物不会凭空长出来,必须要消耗各种营养成分,棉花的消耗十分之大。但豆科牧草可以固氮,能补贴地里的养分,羊粪还可以肥田,对于维持土壤肥力有重要作用。

所以,品种、耕地、肥力、产量等多种因素制约下,就目前来看,北方是不可能推广棉花的。那么,御寒的主力就只能是羊毛了。

少府和民间对羊毛的研究也日渐深入。

羊毛脱脂技术,现在已经普遍使用纯碱了。此物在关北很多,尤其是天气寒冷的时候,草原上密密麻麻的盐湖底部会析出大量纯碱,去脂有奇效,且产量很大,成本不高。

而在此之前,邵树德曾开玩笑,可以用尿给羊毛去脂。好吧,也不是纯玩笑了。其实欧洲人一开始就是这么做的,只不过后来匈牙利盐湖的开发,产出大量纯碱,取代了臭烘烘的尿去脂技术。

草原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盐,无论是食用盐(氯化钠)还是纯碱(碳酸钠)。阴山诸部的牧人,冬天的一大工作,就是打捞盐湖中的纯碱,售往中原。且随着中原农牧并举的生产模式日渐扩大和稳固,这项生意的规模也日渐扩大。

北衙理蕃院、枢密院都曾经提起过,有蕃部酋豪热衷做生意,堕落腐化,穷奢极欲,满身铜臭。普通牧人也得到了不少好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战斗力有所下降。

他们认为,再这么搞下去,至少碛南诸部蕃人会越来越堕落。将来一旦有更凶恶的敌人逐水草而居过来抢地盘,他们多半打不过。

邵树德对此批示:“知道了。”

他暂时不准备做出任何改变。如今人少地多,非常适合三茬轮作制。此番打契丹,收获牛羊马驼四十余万头,足够数万户百姓完成农业改革。

一切尽在掌控中,没有改变的理由。

“官家之志,超越古之贤君多矣。”解决了长女之事,张惠也不吝奉上各种溢美之词。

“那可得要有奖励。”邵树德说道。

“官家要何奖励?”张惠吃吃笑道。

邵树德拿出了少府制作的黑色眼罩,戴在头上,附在张惠耳边,低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