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真理(第2/2页)

“比如?”

“你们的军队十分强大,这在战场上得到了证明。”巴尔迪亚说道:“你们的城市规模巨大,我通过眼睛得到了证实。道路很宽阔,得到了妥善的维护,人们很文明,并不野蛮。官员们通晓哲学、法律和农业知识,他们中的大部分思想卓越,情感微妙,我认为,接下来的一百年是属于他们的英雄时代。”

这个彩虹屁,威力好像比塔姆还强一些啊!

不过邵树德还能稳住。他知道,不同民族的文化是有差异的,他们说话的口吻就那样,即便是理性的数学家,也不避免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感情相对奔放、外露。

如果他们说话的语气、用词、格式像中国人这么含蓄,那才是扯淡呢。

五里的路程一驶而过,马车很快靠近了洛阳城南的定鼎门。

当巍峨的城墙出现在前方时,邵树德又问道;“这座城市怎么样?”

“同样的惊讶,这是我第二次经历了,上次还是在长安。”巴尔迪亚抬起头,看着这座举世罕见的巨大城池,说道:“其实,在刚进入贵国土地的时候,我看到汗的人民在修建房屋和仓库,并与工人们交谈过。”

“有什么感受吗?”

“请恕我直言。”巴尔迪亚说道:“贵国在建筑方面,并没有广泛应用理论知识。所使用的工艺,往往是在狭窄的既定道路上缓慢前行,世代口口相传积累的成果。数学、建筑、力学知识完全缺失,贵国的建筑是一个没有大脑和思想的存在。”

这个评价就相当不客气了。巴尔迪亚相当专业地指出,大夏的建筑工人们只有口口相传的经验,只知道该这么做,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邵树德不确定他看到的是什么建筑,大概是私人修建的房屋或仓库吧,还是在西域那种地方。如果是朝廷的工程,是一定会请营建士出图设计的。

但话又说回来了,争这些毫无意义。营建士们的水平也未必多高,在这位花拉子米传人的眼里,可能也就那样吧。

“这正是我把你们请来的目的,因为你们掌握了无与伦比的知识,我希望它能得到分享。”邵树德说道。

“知识的海洋无比广阔,我只采撷了少许果实。”巴尔迪亚说道:“中国是一个强盛的文明国家,拥有漫长的往昔和让我难以尽窥全貌的现在,这里面毫无疑问积累了大量令人陶醉的知识。而且,就像汗所展现出来的热情和礼遇,这里没有对外来人的排斥,没有高大的围栏把自己封闭起来。因此,我必须进行严肃的研究。就像穆圣所说的,‘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这里欢迎真理,以及追求真理的所有人。”邵树德被他的态度所感染,收起脸上的笑容,郑重其事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