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天地会总舵主朱三太子!(第2/3页)

“《大同歌》?这是什么歌?”于师爷这时已经翻到了书的末尾,正在看《大同歌》的歌词儿。

“这是天地会的会歌……你们听好了!”王忠孝清了清嗓子,然后就用低声吟唱起来:“起来,勿为穷苦之贱民!起来,勿为待宰之羔羊!满腔之热血已然沸腾,吾等应为天下大同而争之……旧世界,必为吾等摧之,千万之黔首团结奋起,勿言吾等布衣卑贱,王侯将相岂有种乎?这是最后之斗争,万众一心,光复中华,天下大公!这是大同之黎明,戮力齐心,大同主义,必将实现……”

这王忠孝的《大同歌》用得就是那一曲大气磅礴、慷慨激昂,激励了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的曲调。现在虽然没有伴奏,只是清唱,但依旧让在唱的几人有了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仿佛他们已经置身反清革命的战场上,同数以千万的抗清义士一起,列着大阵,举着刀枪,高唱着《大同歌》,迎着八旗兵射来的箭镞和子弹,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一曲歌罢,书房之内的气氛已经变得无比庄重。所有人都站在那里,王忠孝则将一张写了“天地会”三个大字的宣纸高高举起,用庄严的声音宣布:“奉朱三太子令旨,天地会现在成立了……诸君,愿入会否?”

“愿意!我等愿入天地会……”

……

康熙八年,隆冬时节。

在北直隶沧州府的天津卫和青县交界处,已经冻结起来都可以跑马的大运河边上的官道上,一支数十骑的队伍,正浩浩荡荡地一路南行。走在当先的是两名身材挺拔高大的男子,一壮一少,俱是顶戴行装,身披斗篷。两个顶子,则是一红一蓝,远远一看就知道是了不得的大官了。

这两位,正是王辅臣、王忠孝这对父慈子孝的好父子了。

而紧跟在这对父子身后的,则是一个金顶小官,长得也是一表人才,正是王忠孝的大舅子,王辅臣的贤侄杨起隆了。

忽然,骑马走在最前头的王忠孝勒住了胯下的走马,停在了一座夯土包砖的小城之外。

杨起隆也赶了上来,停马在了王忠孝身边,然后扬起马鞭一指前方运河边上的小城,介绍道:“世凯,这是一座驿城……称为小站城,附近还有另外两座一般大小的驿城,现在都空着。

周围一带都被圈作了八旗马厂,有现成的马厂衙门、库房、马厩可用。运河则从驿城东面通过,运点什么东西特别方便。此地位于天津卫和青县交界处,往西南三十里便是青县县城,往东北七十里就是天津卫城了。”

王辅臣这个时候也策马到了王忠孝身边,四下看了看,点点头道:“倒是个屯兵练兵的好地方……依着运河,交通便利,周围又是马厂,极为开阔,练兵总管大臣的衙门可以摆在天津卫或是青县。世凯,你选的这个地方还真不错啊!”

当然不错了!

小站练兵,专终大清……那还能有错?

王忠孝笑着对王辅臣道:“爹,孩儿建议您就把总管大臣的衙门设在小站城内……虽然前后不着的,但胜在清净!您可以牢牢看住您自己的那一镇兵。至于另外两镇,您既然管不了,就把他们摆在青县和天津卫。

另外,孩儿的精武门也可以从海淀迁过来。精武门里面也有百十号精壮少年,都跟着孩儿还有麻子、大炮、王安、王全他们练过的,而且还都粗通文墨。爹爹再好好带一带他们,把《骑枪突击二十四法》上的本事全交给他们。这样他们就都能当把总、外委把总用了。

‘仁、贤、义、安、全’和吉祥他们几个,还有您带来的那些家丁亲兵,都能当成参将、游击、守备、千总来用……邵二叔、蔡三叔、白四叔、李五叔、龚七叔、黄八叔他们都当总兵、副将,这样咱们就能从上到下就能把这一镇都给精兵把持住了。

另外,火药郭和他儿子郭金宝都精通火器,不仅会配置火药,还懂得铸炮。您回头也请个旨,把他们也调到咱们的队伍上。咱们的队伍可不能只靠骑兵冲阵,一定得多弄点火炮和火枪。其中步队战兵的火枪配比不能低于三成,最好可以达到四成。

至于火炮,不要太多,一镇兵配属十二到十八门应该就足够了,不过这些火炮一定能快速运动和摆开……得设计一个好点的炮架,回头孩儿去找火药郭和金宝好好商量一下。”

王忠孝对这一镇“革命武装”可算是上了心啦!

不仅把自家天地会的那几个兄弟都给安排进去了,而且还把精武门的学徒也一个劲儿往里塞……‘仁、贤、义、安、全’都在精武门当师傅,他们同时又是天地会的创始会员,等将来时机成熟的时候,自然可以在精武门的学徒当中发展天地会员,宣传天地会的“天下为主君为客”和“反清复明均田地”。

这样就能很容易地将这一阵新军变成天地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

王辅臣哈哈一笑,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道:“行了,行了……练兵的事儿你别急,咱爷俩慢慢合计就是了。这一镇精兵是我的,也是你的!”

他这话是故意提高了嗓门说的,说完还回头看了跟随的义子、亲兵们一眼。

这些义子、亲兵全都向王忠孝抱拳行礼,一起大喊:“愿为义父(主公)和二爷(哥)效死!”

王忠孝也立马抱拳还礼,笑着道:“各位兄弟,你们都是我王大头的兄弟……以后有我王大头的,就有你们的!”

王辅臣等儿子说完,就大手一挥,指着前方的驿城笑道:“走,跟老子进城喝酒去……杨大掌柜的人已经替咱们在小站城里摆了酒啦!”

说完这话,他纵马奔向前方的小城。那群义儿和亲兵,也都呼啦啦地跟了上去,只有王忠孝和杨起隆两个人拉在后头了。

王忠孝看了眼杨起隆,笑着问:“起隆,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天地会?”

杨起隆愣了愣,似乎没听明白,“什么会?”

“天地会!”王忠孝压低声音道,“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天’,反清复明均田地的‘地’……听说过吗?”

“什么?”

杨起隆被王忠孝的话瞎一跳,赶紧左右看看,还好没有别人——王辅臣已经领着他那帮人走了,现在就王忠孝、杨起隆他们俩落在后面。

“起隆,你别装了!”王忠孝看这杨起隆一副紧张兮兮的模样,干脆就把话儿挑明了,“你的心思我都明白……于师爷和小环都和我说了!”

杨起隆这下真就不装了,只是笑了笑道:“世凯兄,您的心思,我也是明白的……我们都是同道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