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妈妈我捡垃圾养你啊12

姚容离开木材市场后, 没有马上回家,而是直奔附近的报刊亭,在那儿买了瓶水, 顺势与报刊亭的工作人员攀谈起来。

在工作人员的推荐下, 她买了几份报纸,又买了一些邮票和信封。

回到家里,江泛月正在埋头写东西。

姚容没有打扰她,自己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翻看报纸,大致了解每份报纸的定位和板块。

翻完手里的报纸, 姚容又进了趟屋里,找到孙涛涛借的那几本童话书。

这年头,不少出版社在出版图书时,书籍最后一页都会附上征稿启示。

姚容翻看了一遍,果然找到了两家出版社的征稿信息。

江泛月写累了,抬头一看, 就注意到姚容在誊抄出版社的信息:“妈妈, 你在做什么?”

姚容维持着原身的写字习惯,字迹十分生涩:“你不是说想赚钱吗, 我在帮你收集出版社的消息。”

江泛月放下笔,活动手腕:“会不会太早了, 说不定短时间内都用不上。”

她虽然已经建立了写作信心, 但对于出版这件事,还是十分敬畏, 认为自己眼下的水平差得很远。

“怎么会用不上。”

姚容不认同。

“你忘记涛涛妈妈说的话了吗, 她说《大树爷爷》这个故事已经能拿去投稿了。涛涛妈妈是名牌大学毕业的, 又见多识广,她说的话肯定没错。”

“再说了, 只是试一试。要是能成功了,肯定是很高兴,要是不成功,我们就继续努力。反正浪费的只是几毛钱邮票。”

江泛月一想也是。

总不能连试都没试,就打退堂鼓。

她凑到了姚容身边,与姚容一块儿挑选起出版社来。

两人挑了好久,挑中了属于本市的常晋出版社。

常晋出版社是本省最大的出版社,除了图书杂志外,也会刊印报纸。

它所制作的《安省周报》,是本省销量最大的报纸。

而《安省周报》里,恰好有一个栏目是关于亲情的。

作为本省人,江泛月肯定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登上本省的报纸,让更多家乡人看见。

巧合的是,在原剧情里,江泛月走投无路时,正是给这家出版社寄了信和书稿。只可惜,那时的她,没来得及得到出版社的答复就病故了。

现在挑中这家出版社,也算是把这段缘分重新续上。

“那就这家了?”姚容问。

江泛月点头:“我按照征稿要求再重新抄写和修改一遍故事。”

几天后,江泛月把投稿信件投递到邮箱里,和姚容一块儿在老地方摆摊。

赵棕蹲在摊子前,左看看,右摸摸,满是稀罕。

姚容正在接待其他客人,暂时抽不出时间招呼赵棕,赵棕抱着小板凳坐到江泛月身边,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巧克力。

“月月,吃点儿?”

江泛月看出他是想问自己一些问题,这个巧克力就类似于贿赂般,拉进两人的关系 ,于是抿唇一笑,接了过来:“谢谢赵叔叔,赵叔叔有什么想了解的,直接问我就好。”

赵棕咳了咳,没想到会被一个小女孩看穿了心思。

不过江泛月这么说,确实正中赵棕下怀。

他开始询问起各种细节。

江泛月回答得很细致,偶尔还会补充一些赵棕没有提问到的点。

“你也会做玩具吗?”赵棕问。

“我只是帮打个下手,不太会做。”

“你妈妈不教你学木工吗?”赵棕稀罕道。

这年头,家里有手艺的人都很讲究子承父业。

就像他爸,始终念念不忘让他去学木工,奈何他在这方面实在是块朽木,连他爸这种沉浸几十年的老木工都雕不好。

江泛月的笑容透着自豪:“我一开始也有点想学,以后帮她打下手,但她让我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去学,不必在这件事情上消磨时间。”

赵棕:“……”

赵棕险些酸成一只柠檬精。

他爸怎么就没那么开明呢。

“不过你年纪这么小,你有热爱的事情了吗?”

江泛月小鸡啄米般点头:“有了。”

赵棕有被小孩子卷到:“我还没有。”

江泛月拍拍他的胳膊以示安慰:“我看得出来,赵叔叔喜欢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而且很擅长交际。你现在只是暂时没有找准一个努力的方向。”

等姚容送走客人,扭头看过来时,就听到赵棕抓着江泛月的胳膊直呼遇到了知音。

姚容:“……”

赵棕注意到姚容的眼神,连忙松开江泛月的胳膊,重新摆出一副正经严肃的模样:“姚姐,你忙完了?”

“忙完了。月月刚刚把基本的情况都跟你介绍好了,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这几天里,赵棕认真询问过赵老爷子,从赵老爷子那儿得到了不少意见。

他针对一些可能引发矛盾的问题,提前与姚容做了细致的沟通。

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赵棕才道:“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关于商标和品牌名字的。”

要是姚容自己摆摊做小生意,那注不注册商标和名牌名字都没问题。

可要想扩大生产,把玩具生意打造成一个品牌生意,就一定需要落实各种正规流程,让回头客以后都认准了这个品牌来购买。

赵棕担心姚容不知道其中的重要性,正想着详细解释一番,姚容从口袋里摸出一页纸,展开之后,上面画着一个圆形图标。

里面是一只长鼻子的小象。

“这是我设计好的图标。你看看怎么样。”

赵棕和江泛月纷纷探头,面露惊讶之色。

赵棕惊讶,是因为他没想到姚容考虑得那么全面。

江泛月惊讶,则是因为她猜到了姚容用小象形象作为商标的用意。

“至于品牌名字,就叫童话世界,怎么样?”

赵棕愣了愣,嘴里重复两遍品牌名字,竖起大拇指:“这个名字够形象的。”

玩具应有尽有的世界,可不就是童话世界吗。

“我已经备好了六十份玩具。这几天就拜托你把它们寄卖出去,我这边就负责注册商标和招人扩大生产,你看行吗?”

秋风呼啸,气温冰凉,赵棕却激动得脸都红了。

他清楚意识到,自己要等的那个机会,真的来了。

这样一个既有专业能力,又有管理经营能力,走一步还能看三步的大佬,居然被他抱到了大腿。

天啊,他赵棕,终于要出息了!

所以这个时候,怎么能说不行,他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一切都做到能力范围内的最好。

赵棕雄赳赳气昂昂地离开了。

不得不说,他的性子虽然有些咋咋呼呼,但是脑子真的灵光。

对玩具需求最大的群体,一定是孩子。

赵棕带着玩具,去了市里几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