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亡国之君35

无论是从情谊入手, 还是从利益入手,永庆帝都无法说服南流景。

肩膀和膝盖传来的剧烈疼痛,向永庆帝清晰传达出这样一个信号:眼前这个流着他血脉的少年, 是绝对不会放过他的。

既然如此, 永庆帝也懒得再忍让了。

这罪己诏,他是绝对不可能写的。

他不仅不写,还在旁边口出狂言,各种侮辱性的言语不堪入耳。

南流景唇角微微上挑,眼里却没有任何笑意。他在永庆帝面前蹲了下来, 双手轻轻摁住永庆帝的头。

“你要做……唔……”

永庆帝话没说完,就感觉到自己的下颚好像失去了知觉。

南流景凝视着永庆帝的眼睛,语调没有一丝起伏,永庆帝的后背却瞬间被冷汗打湿。

“骂我可以,但谁允许你折辱我母妃的。”

“现在只是让你下巴脱臼,要是以后再敢说一些不该说的话, 你的舌头也没必要留着了。”

威慑住永庆帝, 南流景这才扭头看向齐明煦:“去看看小舅舅进宫了吗。”

齐明煦退了出去,不多时就扶着姚盛安走了进来。

“小舅舅, 你来了。”南流景道。

永庆帝霍地抬头,盯着姚盛安瞧了好一会儿, 才从姚盛安的五官轮廓依稀认出他来。

姚盛安刚才进宫的时候, 已经看到了季玉山和季贵妃的尸体。这会儿瞧见永庆帝跪在地上,他心中只觉畅快。

“你急忙寻我进宫, 所为何事?”姚盛安问。

“是有一件事情要拜托小舅舅。”南流景将空白诏书递给姚盛安, “我们这位皇帝陛下, 直到现在都没能认清自己的过错,不愿意写下罪己诏, 小舅舅来代他写吧。”

姚盛安微愣:“这是不是于礼不合……”

南流景道:“我说无妨就无妨。”

旁边已经摆好了笔墨纸砚,姚盛安接过空白诏书,走到桌案前。

在姚盛安准备提笔写字时,南流景突然开口,吩咐齐明煦:“齐大哥,你将永庆帝带到桌案前跪着磕头忏悔,罪己诏何时写完,就何时停下。”

永庆帝没想到南流景会这么做,吓得瞪大了双眼。

齐明煦将永庆帝拽到桌案前,双手一按一松,永庆帝再挣扎,这头也结结实实磕了下去。

每一下都磕得砰砰作响。

南流景满意地点点头,对姚盛安道:“小舅舅,慢慢写。将你知道的永庆帝的所有罪行,都一一写出来。”

“一道罪己诏不够,那就写两道;两道不够,那就再多写几道。”

“等这些罪己诏写完,我会将它们昭告天下,还会将它们一字不改地写进史书里,放到皇陵里。”

姚盛安心中愈发痛快。

这份痛快落到他的笔端,就化成了酣畅淋漓、直抒胸臆的文字。

两道罪己诏已尽,罪帝南陵的罪行依旧没有写完。

四道罪己诏,仍觉有罪。

连着下了五道罪己诏,姚盛安才开始慢悠悠收尾。

而跪在下首的永庆帝,已经磕得头破血流。

“我写完了。”

片刻,姚盛安停笔,转头去看南流景:“接下来要做什么?”

南流景取出传国玉玺,用永庆帝的手握住传国玉玺,而后,他用双手托起永庆帝的手,帮永庆帝在每道罪己诏上都盖了章。

做好这一切,南流景收起传国玉玺。

“将罪帝……”

像是突然想到什么,南流景改口:“将废帝南陵带下去,与六皇子南乐暂时关押在一起。”

审判完了季玉山、季贵妃和永庆帝这三个罪魁祸首,也是时候去清算其他人。

南流景道:“梁光誉,齐明煦,齐思听令。”

三人抱拳行礼:“臣在。”

南流景将三份名单分别递给三人:“趁着雨还没有停,带齐人马,清缴季玉山同党。天亮之前,将名单里的所有人缉拿归案。”

并不是说季玉山的同党都是坏人。

季玉山把持朝政太久了,朝中很多官员为了能够安心做官,或多或少都会和季家有接触,甚至是直接进行站队。

如果一棒子打死所有官员,那未免会让人寒心。

所以南流景拿出来的这份名单,是经过暗阁调查的,有确凿罪证的一批官员。

不趁着如今局势未定进行一场彻头彻尾的大清洗,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如果将大烨王朝比作一颗苍天大树,天下黎民就是树根,那些贪官污吏就是害虫。

失去了民心,大树就会根基不稳。

稍微来场暴风雨,大树就会被掀翻。

所以想要让大树生长得更好,想要让大树变得更生机勃勃,就需要想办法稳定民心。

而那些覆盖在树上的蛀虫,便如附骨之疽,不断蚕食着大树的生机以强壮自身。

不下一剂猛药清除他们,大树很难恢复生机。

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就是举起屠刀铲除祸害的最好时刻。

***

原本有了转小势头的暴雨,仿佛预感到了京都即将发生的事情般,再度席卷而来。

此时已是深夜,帝都却无人入眠。

没来得及退去的积水铺满街道,只要有人经过这里,都会掀起哗啦啦水声。而这种哗啦啦的嘈杂声响,从这场雨开始下起来时,就没有消停过。

没有人看见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所有人都能猜到外面正在发生什么。

暴雨与杀戮,沉闷与惊慌,构成了京都百姓对这一夜的所有印象。

当天边露出一点点拂晓之光,暴雨逐渐停歇,这场杀伐也进入到了最后尾声。

有胆子比较大的百姓推开窗户,探头向外看去,却觉街道上的一切都与平时无异。顶多就是暴雨之后街道变得脏乱了一些。

只有那些有资格出现在大朝会上的官员知道,一切都不一样了。

昨天深夜,有禁卫军硬生生敲开所有官员的家门,犯事的当场带走,没犯事的都被告知今天要按时来皇宫参加大朝会。

官员们按照平时的位置站着,放眼望去,整个大朝会几乎空掉了四分之一的人。

这四分之一的人去了哪里……大家都心中有数,不会傻乎乎问出来。

“户部尚书、户部左右侍郎,兵部尚书、兵部左右侍郎都没有出现。”

“季家的人也没有出现。”

一些站位比较近、关系也比较好的大臣们互相交换着信息。

很明显,昨天那场权力的角逐里,季家落败了。

“昨天来府上知会我的,是禁卫军。”

“宫中井然有序,禁卫军和暗阁的实力都应该保存下来了,没有出现太大损伤。”

这些官员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从一些细节就能猜到大概的走向。

“难不成最后胜者是……陛下?”

就在其中一些人刚刚得出结论时,一队装备精良的禁卫军护卫着一行人从偏殿走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