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从现代穿回民国16

目送着陈宛上了黄包车, 姚容和叶鹤栖慢悠悠走回了家里。

脱去身上的棉袄,姚容穿着贴身的白色毛衣,倚坐在沙发上, 拿起桌上的报纸继续翻看起来, 甚至问叶鹤栖里面哪篇文章的文采比较好。

叶鹤栖:“……”

叶鹤栖觉得她娘实在是太潇洒了。

反正她肯定做不到这么风轻云淡。

姚容瞥见她那副欲言又止的模样,顿时明白了她心里在想些什么,轻笑道:“你要是觉得他们说得不对,也可以写文章去反驳他们啊。”

叶鹤栖叹气。

这个做法她也想到了。

只是她之前也说过,她的文笔不好, 积累不够深厚,写不出什么精妙绝伦的文章。

姚容摆事实讲道理:“你的文笔再不好,肯定也比我的好啊。但陈主编不仅跟我约稿了,还说要把我的文章刊登在头版头条上。”

对哦。叶鹤栖被姚容点醒,琢磨道:“陈主编会那么激动,一来, 娘你是事件当事人之一, 二来,你提出的论点让人耳目一新。”

姚容点头:“陈主编肯定知道我写不出什么花团锦簇的文章, 所以她要的,不是一篇文采好的文章。”

“这段时间, 这类型的文章已经够多了。”

“她要的, 就是我写出一篇真情实感,同时又观点新颖的文章。”

姚容这番话, 差不多是将答题思路都告诉叶鹤栖了。

叶鹤栖瞬间充满了自信:“我明白了!”

还有什么作者, 能比当事人更真情实感的。

而新颖的观点?

哼, 她也不是白白穿越的好吧。

这正好就是她的长处啊!

姚容莞尔:“那正好,接下来我们母女两可以一起写文章。”

“还要请叶老师多多指教了。”

叶鹤栖挥挥手, 谦虚道:“指教不敢当,我们这叫一起进步。”

姚容摇头一笑,继续去看报纸。

叶鹤栖看了眼外面的天色,起身去厨房做晚饭,顺便琢磨自己的文章。

“有了!”

想了一晚上,叶鹤栖终于在临睡前想到了一个又好又损的点子。

***

启事刊登第七天。

就在这场骂战的热度渐消时,北平《女报》和沪市《妇女时报》同时开始连载《火凤凰》这篇小说。

报纸打出的旗号有——

“民国登报离婚第一人”

“开响民国妇女离婚第一枪”

“听当事人叙述刊登离婚启事的心路历程”

“从旧式妇女到进步女性,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当事人姚容和叶鹤栖将自己的真实经历改编成小说,还原当代最真实的女性婚姻困境”

……

北平和沪市的街头,卖报的孩子背着厚厚一沓报纸,嘴里不断高呼着这些口号。

不时有人叫住报童,从他们那里买来一份报纸。

一则两三百字的离婚启事引发的轰动,绝对比不过一篇十万字小说引发的轰动。

之前那场骂战仅限于文化界,平时不太关注报纸的人是根本没有听说过的。

但现在小说出来了,还各种什么“第一枪”、“第一人”、“女性离婚”的,不少人就算是为了瞧热闹也会买下一份报纸。

用一句比较现代的话来形容,就是:这件事情原本只在圈子里流传,但现在它开始慢慢破圈了!受众群众扩大了!

毕竟这件事情,它既有思想高度,又有大众喜闻乐见的情节。即一男两女,情感纠葛,家庭狗血,豪门撕逼。

大雅又大俗。

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受众,都能从小说里面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而受众群体的扩大,也让原本渐渐消停下来的骂战,以更激烈的方式,再度掀起。

之前那场骂战,更多是局限在报纸上,但这篇小说,让这件事情进入了更多青年学生的视线里。

比起许多抱陈守旧的文人,青年学生的思想无疑要更进步也更激进。

北平几大高校联合起来办了一场辩论会,讨论这件事情到底是对是错。

而绝大多数青年学生都认为这件事情是正确的。

“有人觉得,姚女士的做法太偏激了。”

“也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论点:姚女士应该先跟男方私下达成协议后再登报广告而之。”

“但你们再仔细看看小说,想想姚女士当时面临的到底是怎样一种处境。被困在后宅的她,有什么资格平等地和男方进行协商吗?”

“也许她刚提出离婚这件事情,她和她的女儿就会被关进祠堂,被施以族法。”

“所以,在没有资格平等协商的情况下,逃跑然后登报,寻求舆论的支持,才是最为正确、最为明智的做法!”

“有时少数人必须先站出来把门踹烂,才能换来多数人拥有开窗的权力。”

辩论赛最后,一名学生领袖起身,陈述自己的观点。

而他的这番话,也帮他们辩论队顺利拿下了这场辩论赛的最后胜利。

除了举办辩论赛外,这些激情澎湃的青年学生还给报纸写文章投稿,甚至还组织着要给姚容母女捐款,担心她们逃出叶府后生活会有困难。

陈宛听说了这些风声后,颇有些哭笑不得,特意在下一期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声明,大意是:

姚容母女逃出叶府后的生活很平静顺遂,在小说最后有描写相关内容,大家不需要为她们以后的生活而担心。

看到这则声明后,青年学生们不捐款了,他们改为写读者来信,然后将读者来信寄到报社。

陈宛愈发哭笑不得,打算等小说连载完以后,再将收到的信一起寄去沪市。

北平那边的读者来信,姚容和叶鹤栖暂时看不到,但她们先看到了沪市这边的读者来信。

是《妇女时报》送来的。

足足装满了一个纸箱。

叶鹤栖坐在书桌前,如开盲盒般,随机从里面抽出一封信阅读。

信的种类五花八门。

有专门寄来骂叶鹤栖和姚容的。

这段时间,叶鹤栖的心态已经练出来了,对于骂她的,她不过一笑而过,甚至还有心思点评:“骂得一点水平都没有。”

但更多的,是在鼓舞她们。

又或者是说自己从小说里得到了鼓舞。

甚至还有一个女生写信问叶鹤栖能不能把那些认字小故事出版成册,她也想给她娘买一本。

这个提议,让叶鹤栖有些心动。

她将信递给姚容,询问姚容的意见。

姚容想了想,道:“我觉得很好啊,你可以问问陈主编或者贝主编,看看她们愿不愿意出版。”

“要是她们愿意的话,正好趁着小说热度还在的时候印刷售卖。”

叶鹤栖摩拳擦掌,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兴奋之色:“我觉得她们应该会乐意的。普及汉字,让更多人学习认字,这也是她们一直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