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迪拜开发计划!

“既然已经拿到了人事权,暂时我那个大伯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最近我们要把目光投向中东,那里有巨大的商机。”

“中东,就是那个石油滚滚的地方?”

赵大浩愣了愣神,幸运的是,他已经查看了BAT集团重要项目的所有报告,可以随时发出警告。

“会长,最好还是暂缓进军中东。”

赵大浩叹了口气。

“现在形势不明朗,很有可能投了钱打水漂了,您不在国内投资么?”

确认了陈道俊认真的表情后,赵大浩对着对讲机说道。

“启动仪式将由各分支机构的社长主持,这个命令不会再有第二次内部通知,所以告诉他们不要等待,顺便说一句,会长会议也被推迟了,我们将在下午再做出决定。”

他又看了陈道俊一眼说。

“您知道建筑业现在正在经历什么吗?甚至可以说是焕发了第二春,这是赚取大钱的绝好机会,但是你要放弃吗?”

“现在,迪拜的好消息就在沙滩上……这是一座建在流沙上的城堡,地板和柱子都摇摇欲坠,他们的产业太单一了。”

“泡沫和沙子……依据是什么?”

陈道俊闭上眼睛:“因为M国正在崩溃。”

李学载沉默了一会儿,脸上露出荒谬的表情。

可当他再次开口的时候,却是一副非常严肃平静的表情和语气。

“我知道您说的很认真,但是有点太天方夜谭了,M国要崩溃了吗?”

“是真的,目前,M国正饱受数万亿美元的坏账之苦,承受重压,岂不是资不抵债?它就像是一艘漏水的巨轮,很快就会在金钱盛宴的重压下沉没。”

“您继续,我记着。”

他倾听并专注于道俊的话。

“自去年以来,M国房价一直在上涨……准确地说,是从2006年9月开始呈下降趋势,在短短10年内翻了一番,但现在不会再有这种情况了。”

“在10年内翻了一番,这很奇怪吗?2000年,当互联网泡沫破灭时,资金涌入房地产,这是一种市场规律,那是真金白银的钱在流动。”

陈道俊反问他:“你认为无论硅谷投资者有多少钱,从互联网撤出的资金数量,就足以让M国的房价翻一番吗?这是平均指数,不包括M国的贫民窟,那些体面的住房价格上涨了两倍多。”

“即便如此,它为什么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呢?”

“因为大家都是欠债买房的,准确来说,他们不具备还债的实力和能力。”

“我们国家也一样。”

赵大浩吐槽道,搞得好像寒国就不是这样。

“我们国家的银行不会借钱给失业人员买房,还有,就算你是实打实的上班一族,三四家银行也不会以你的房子为抵押借钱给你。”

赵大浩抬起眼睛。

他知道M国的银行不像寒国,会毫不犹豫地大肆放贷,但这是一种严重浪费钱的行为。

毕竟,如果一个人在寒国借了这样的贷款,就会因为欺诈性贷款而入狱。

“真的吗?”

“是的,多年来一直这样做,到了我无法承受的重量的时候了。”

赵大浩更疑惑了,华尔街这么多机构,凭什么就道俊知道了:“那您是怎么知道这个?”

“纽约逐日是一家投资公司,每天海外公司都会通过电子邮件把报告发给我,我分析过它,从一开始就感觉到了危险信号。”

M国资金紧缩的后果,将对中东产生的影响。

赵大浩闭上嘴,想了想。

“会长,你只需要知道危险在哪,而我们避开它……其他人应该都被排除在外。”

毕竟,他也知道陈道俊不是搞慈善的。

“但你是唯一一个自称危险的人,没有人在任何地方发出警告,我们M国分公司和顺阳集团的M国公司都没有说什么。如果你错了,我们就得离开宴会桌,看着别人吃得饱饱的时候吮吸我们的手指。”

“想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没有人说这很危险。但那时候,我负责顺阳汽车,接管了亚进集团和顺阳建设,那都是我一个人的钱,你忘了吗?”

“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正在听您讲故事,但这信息量太大了,我简直不敢相信……”

“我不相信,但你终究会相信的,不是吗?”

陈道俊最近这些年无往而不利,早就在他们面前树立了算无遗漏的形象。

“目前,我想我得稍微查一下才能确定,有些公司即使资不抵债,也不能排除软着陆的可能性。M国积累的财富是我们国家无法比拟的,我认为将其与IMF危机相提并论不合理。”

“如果你是对的,顺阳建设将受到重创,短时间很难恢复,所以建筑、重工业和产品应该错开。”

赵大浩又想了想。

再次张嘴的时候,他甚至还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目前,建筑业绩将触底,我不会让您为糟糕的业绩负责,作为大股东。”

“我为什么要给其他人低头,就不能让别人给我低头么?”

陈道俊不屑一顾的说道。

他这个人最讨厌的事情,就是对其他人说对不起。

出了事就道歉,那跟东瀛人有什么区别?

“这是一个好主意吗?哈哈。”

赵大浩似乎从陈道俊身上看到了陈养喆的影子,哈哈大笑起来。

……

陈动基正坐在家里休息,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

“谁?”

他皱着眉头接通了电话。

“我是BAT会长李学载。”

“连接。”

陈动基深吸一口气,拿起听筒。

“哦,我说这是谁呢?李室长……不,李会长,有何贵干?”

“也许当我是室长时会更好……我联系你不是为了感叹你的处境……”

“有话直说,不用拐弯抹角的。”

陈动基有些烦躁,他并不觉得自己跟李学载有话说。

“我们一起吃个晚饭好吗?我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要讲给你听,你会感兴趣的。”

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尽管很明显这个故事从来没有吸引力,但陈动基还是乖乖地照做了。

“即使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也不是拒绝与李会长共进晚餐,久别重逢,我可不会不念旧情。”

“那么,今晚怎么样?”

看他急着要见,显然是有话要问。

陈动基自然不无不可。

……

但,陈动基今晚惊讶了两次。

首先是,时隔很久的见面后李学载的变化。

他的容貌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侍奉父亲时的那份凌厉和冰冷已经荡然无存。

温和的笑容,随意的笑声,仿佛换了一个人,却又不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