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转工作

赵棉和李大胜的相亲流程,在赵五奶和余秀兰的控制下,走得飞快。

李家走前,硬是掏空两个筐,留下两个地瓜,四棒苞米。

一家人围坐在桌边,赵枫稀奇地摆弄,“看起来那么满,咋弄得?”

“啪!”

余秀兰打开他的手,“别动,我一会儿得送回你五奶那。”

四个姓赵的全都看向她。

余秀兰皱眉,不满意地说:“瞅着不正派,他妈也不是个心眼儿少的,这种婆婆,指定不好相处。”

这是经验,不是空话。

余秀兰对赵棉说:“这人条件再好,也不合适,我请你五奶回绝掉。”

赵棉点头。

余秀兰瞧她神情,没啥异常,安排了一通活儿,就装上那六个玩意儿,风风火火去赵五奶家说话。

马上到春耕,生产队要忙一阵儿,自家菜园子里的活儿得赶紧干,赵建国叫走了赵枫。

赵柯跟着大姐进厨房,想帮着打下手。

但赵棉啥都不让她伸手,她只能又坐在灶坑前当烧火丫头。

火光映在脸上,赵柯看着跳动的火苗出神。

原书里,李家没有三心二意,赵棉看中李大胜的条件能帮扶弟弟,加之余秀兰没有阻止,然后就有了赵棉的结局。

现在,李大胜这个对象就这么轻易的黄了。

改变似乎没有多难。

小说只是片面的世界,真实的生活才是现实。

赵柯觉得,都不需要她做太多事儿,他们家也不会有书里的结局。

按理说是好事,她可以继续按照之前的打算,过“养老”生活,但是……

脚尖被碰了一下,赵柯的思绪一断,才发现火小了,忙添了几根柴。

火重新旺起来,赵棉手脚麻利地盛起炒好的青菜,刷锅,等锅干了,毫不心疼地放半勺油。

赵柯都能想象到余秀兰同志看见时候的表情,“姐,妈该骂你败家了。”

“妈习惯了,这不躲出去了吗。”

赵棉将亲妈存起的腊肉下锅,面不改色翻炒。

赵柯忍俊不禁。

是了,无论是上学还是上班,每次她回家,大姐都要想办法做好吃的,区别只是她上学的时候家里没多少好东西,现在富余了点儿。

午饭前,余秀兰才回来,看见桌上不止有肉菜,竟然还有白米饭,一句“败家子儿”脱口而出。

赵棉和赵柯完全不受影响,一个给赵建国和赵枫倒水洗手,一个摆碗筷盛饭。

余秀兰闭了闭眼,重重地坐下。

三个姓赵的对视一眼,皆有笑意,就赵枫一个直奔桌子,欢快地说:“又有肉!二姐你多回来几次啊。”

赵柯在他的位置放了一碗饭,“我要是常在家,就不是这个待遇了。”

赵枫着急吃饭,迅速洗完手,推着还要忙活的赵棉坐下,等所有人都动了,端起碗先扒了一大口白米饭。

赵棉做饭,肉放得不偏不倚,每个人一块。

以前她想把她那块分给赵柯,赵柯说出“你不吃我也不吃”的话,她才吃。

赵枫则是等所有人都夹完,舀一勺汤汁浇在饭上,大口大口地吃。

“我过去,你们五奶还劝我再考虑考虑,说条件比李家好的,少。”

赵建国劝解:“人不合适,条件再好也没用。”

余秀兰瞅赵棉漂亮的脸,叹气,“我也这么想的,五婶儿看劝不动我,就说明天带东西亲自跑李村儿一趟,以后有好的再给小棉介绍。”

赵棉不失落。

赵柯随意地说:“愁什么,妈你不是舍近求远吗,这有现成的好媒人看不见。”

“谁?”

赵柯指指自个儿。

“你?”

就赵枫头也不抬,剩下三人全都看向赵柯。

余秀兰起先怀疑,随即眉头舒展,欣喜地追问,“咋,你能给你姐介绍轴承厂的男青年?”

“能是能,但我有个更好的主意。”

余秀兰着急,扒拉她一下,“卖什么关子,赶紧说。”

赵柯放下筷子,一字一顿地说:“我把工作转给大姐。”

惊雷投下,鸦雀无声,连赵枫都抬起头,震惊地看着她。

赵柯继续说:“如果只介绍,大姐再好,人家也不会高看一眼,还会觉得咱们攀高枝儿,但如果大姐也是工人,根本就不用妈着急。”

话是这么说,但赵棉第一个不同意,且态度尤为坚决:“绝对不行。”

余秀兰也醒过神,反对:“咋能换你工作,咱家可不是那种偏心的人家。”

赵枫持有不同意见,“我觉得,还是有点儿偏心的。”

“吃你的饭,没你事儿。”

“哦。”赵枫撇撇嘴,低头干饭。

“我吃完了。”赵棉起身,撂下一句话, “不用多说,我不换。”

赵柯看着她的背影,踢踢赵枫的小腿。

赵枫懵,看清楚二姐的眼色,忙端起饭碗,去找大姐。

余秀兰绷着脸,“你咋突然想一出是一出。”

赵建国心平气和地问:“老二,你咋想的,说说。”

赵柯决定先说服爹妈,“妈也说了,李大胜都算是条件好的,姐这么好,你们舍得姐随便嫁个人吗?”

赵建国摇头:“舍不舍得,咱家都不可能同意牺牲你的前途换你姐的前途。”

“不是牺牲。”

他们家,大事儿必须争得余秀兰同志的同意,赵柯拖着板凳靠近她,认真跟她掰扯,“姐今年二十一了吧,耽搁不起几年,但我今年才十八,拖个三五年也不算大,只要有招工机会,我相信我既然能进一次,就能进第二次。”

余秀兰神情微微松动,但也一针见血地问:“万一没有机会呢?换了就换了,可再换不回来了。”

其实对赵柯来说,之前去工厂,是为了贴补家用,提高生活水平,自然要争取。

如果工作转给大姐,再有没有机会也无所谓,反正可以等恢复高考。

这期间,是在工厂还是跟大姐换工作去生产队小学教书,差别是工资,但相对来说,生产队小学的工作量更小更符合她“养老”的意愿。

不过赵柯不能莫名其妙说会恢复高考,只笃定地说:“一定会有,双山公社没有,别的地方也会有,前些年外头就召了不少农民进厂,只是咱们不知道罢了。”

余秀兰和赵建国对视一眼,他们确实没咋听说。

赵柯再接再厉,“姐姐如果在厂里稳定下来,以后找个好对象,咱家就多了一条人脉,再加上我认识的人,消息来源越多,机会就越多,不止我,弟弟的将来也得考虑,不是吗?”

夫妻俩再次对视,这么大的事儿,没法儿立即做决定,提出要考虑考虑。

赵柯没意见,只是再次强调:“我等得起,大姐等不起。”

然而余秀兰看着她这振振有词的样儿,突然来了一句:“你知道你大姐每天除了去学校,还要收拾家,农忙时候也跟着下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