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赵柯和赵枫昨天挨家挨户地跑, 当了小半个晚上的烦人精,挖空脑袋说好话,掏空了精神,睡到九点才睁眼。

肚子空的难受, 赵柯坐在床上醒神儿, 听到门口有脚步声, 来回踱步那种。

“赵枫?”

门外脚步声停下, 赵枫惊喜的声音响起:“二姐!你醒了!”

赵柯趿拉着布鞋,下地开门。

赵枫对她早起头发凌乱的疯婆子样儿见怪不怪, 举起手, “我买了包子, 快不热乎了。”

赵柯让他进来, 整理了一下头发,去公共洗漱间洗漱了一下,回来吃包子。

“我刚才碰见个大哥,可斯文了, 你说是不是于师傅儿子?”

有可能。

本地人, 就算是厂里的工人,气质也多数都很质朴,赵枫这么说,对方肯定是气质很不一样。

赵枫思维跳脱,又问:“咱们啥时候回去?”

赵柯啃包子,“下午, 一会儿我去国营饭店点几个菜, 中午叫着于师傅母子一起吃顿饭。”

中午, 赵枫特意到工厂大门截大姐和于师傅。

赵棉老远就注意到有不少工友都会跟弟弟打招呼, 眼里又有些泛酸。

家人是她永远的避风港。

赵棉走到弟弟身边, 人来人往之中,和他一起等于师傅,心里格外安定。

于师傅和两人碰面,推辞了几句没推辞掉,就答应下来。

赵柯先等在国营饭店门口,远远就冲四人招手。

于师傅给赵柯和她儿子方煦互相介绍。

赵枫兴致勃勃地说:“原来早上我碰见的大哥真的是于师傅的儿子。”

赵柯不意外,随口笑着应了一句,“那真是巧。”

国营饭店就是个小馆子,屋里只有四张桌。

赵柯引着他们在窗边坐下,从于师傅手中拿回证明,得知厂里的举报取消了,再次很郑重地道谢。

于师傅说她:“别客气了,又不是外人。”

赵柯大大方方地说:“我跟您再熟,也不能光吃肥丢瘦啊。”

她什么时候都这样,有度,不会让相处的人心里不舒服。

所以赵柯询问打针的钱,于师傅没说什么客气话。

倒是方煦,下意识瞥一眼安静微笑的赵棉,推辞了一句:“没多少钱。”

赵柯的雷达嗖地一下支起来,笑眯眯地说:“钱一定要还的。”

赵棉出声,说了昨天打针开药的钱,“离开卫生所之前我问过大夫,我身上的钱不够,本来想着今天给的。”

“那正好。”赵柯从挎包里拿出钱,放到方煦面前。

方煦又看赵棉一眼,没再推,收下了。

之后几个人边吃边聊,赵柯都会留意一下两人的状态,赵棉很正常,方煦也没什么其他明显的表现。

而赵枫全程没心没肺地干饭,一点儿没多想。

·

李村——

李大胜又一晚上没回来,李会计夫妻心里没底,吵了一晚上架,第二天互相臭脸。

李大队长收到了儿子李大富让人带回来的话,拉着脸来到李会计家,告诉他们李大胜进局子了。

李大胜妈立马哭嚎起来:“赵家那杀千刀的,害我儿子,我要去跟他们拼了!”

李会计没她表现的那么激烈,可表情也恨得不行。

“拼命?别说你们有没有理,你真敢拼命吗?就算你敢去拼命,赵村儿的人是摆设吗?你去找事儿,赵家人能放过你们吗?”

李大队长看着两人的表情,实在厌烦,“讲点儿道理,是昨天你们儿子又去纠缠赵棉,赵棉才报警的。”

要李大胜妈说,她儿子就算缠赵棉,赵棉也应该受着,不能报警,可她不敢说。

大队长在村里,就像是土皇帝,基本都说一不二,很有权威。

现在他言辞一严厉,李会计夫妻就都不敢闹。

而李大富带话还特意说了今天早上工友们对赵棉态度扭转的事儿。

是赵柯在里面出力。

李大队长昨天就看出来,赵村那个丫头不是啥省油的灯。

他不想得罪人,以后影响他儿子在厂里的工作,万一害儿子丢了铁饭碗咋整?

于是,他很严肃地训斥李会计夫妻:“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是咋想的,相了一面儿,早不找去,看人赵家姑娘当上工人,就想上去咬一口肉下来,丧不丧良心?”

“都给了赔偿,签了证明,凭啥还关我儿子?”

李大胜妈抹眼泪,她现在也后悔了,但是晚了。

她瞧着可怜,可办得事儿一点儿不值得人同情。

李大队长转向李会计,警告:“赵家签那些啥意思?就是把住证据,让你们以后看好儿子。他们手里握着证明,要是去公社举报你,一举报一个准儿,你会计不想干了?”

李大胜妈的哭声戛然而止,慌急地问:“还会去举报吗?”

要是连工作也丢了,他们家可就真的完了。

李会计也紧张地追问:“队长,能不能想想办法,让他们答应别举报?”

“我能想啥办法,还不是你们自己造的孽。”

其实李大队长估摸着,赵家应该也有点儿顾忌,毕竟那姑娘以后还在公社,还得上班嫁人。

不过他不能说这话让李会计家又长胆子,就口气极差地说:“我抽空去赵村儿大队再打打招呼,你们以后也避着点儿人家,别上赶着招人恨,万一又惹恼人家,本来没想做绝也要去举报了。”

李会计一听,点头哈腰,“行行行,我们以后避着。”

李大队长说完事儿了,准备走。

李大胜妈带着哭音儿,着急忙慌地问:“队长,那我家大胜咋办啊?”

“也不用想办法去捞他了,让他在里头待几天长长教训吧。”

李大队长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他不帮忙,夫妻俩是一点儿办法没有,可又放心不下李大胜,就打算去公社看看。

自行车没了,他们只能跟村里头借牛车。

李村儿的人都知道李大胜被抓了,全都疏远他们,尤其是家里有闺女的人家,生怕也被他们家坏了姑娘名声,看见夫妻俩都绕道走。

有板车的社员家里也有闺女,虽然借了板车,但他们家女人收拾东西的时候,叮叮咣咣,态度明显不耐烦。

以前这些人全都巴结他们家的,现在变成这样……

李会计夫妻难堪极了,却还要赔笑脸。

还有更火上浇油的。

他们路过李宝强家时,李宝强妈正在骂儿媳妇:“懒驴上磨,连个蛋都不下,不多干活白吃食吗?”

但她一瞥见道儿上的李会计夫妻,立马止了骂,钻进屋。

留下她儿媳妇一人低头垂泪,默默加大力气推磨。

李大胜妈气得肺疼,“活该她断子绝孙!”

她还想抽打牛,被李会计掀开,“打坏了你赔吗!你能当牛使吗?你有牛值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