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大队办公室——

两个村的大队长来, 赵村儿的大队长赵新山收到赵柯的通知,立即从地里回来接待。

这期间,赵柯招待三个人,随便闲聊几句。

等赵新山回来, 杨队长和李队长跟他寒暄完, 才说明来意——他们都不想落后, 想发展又一时理不清头绪, 无法确定优先项,就来跟赵村儿大队学习请教。

以前大家各有各的穷, 这几年, 六河子大队稍微好点儿, 他们大队的人对上附近几个大队, 都有点儿傲气。

其他村儿私底下没少酸言酸语,也会说他们拿鼻孔看人,得意什么。

但真要见着面,态度都好, 家里孩子找对象, 首选也都是六河子大队。

今天两个大队凑巧地撞在一起,都是同一个目的。

不凑巧的是,两个大队一直互相看不上,关系相当一般。

所以,双方看彼此的目光,便流露出几分不友善, 一开口就互相挤兑, 火药味儿十足。

杨大队长埋汰李村儿, “李村儿大队那些懒货, 还想开出五百亩地?”

李大队长反驳:“我们怎么开不出来?”

“开出来, 你们种的出来吗?”杨大队长还故意转头问赵新山,“他们大队的青年在这儿干活,没偷懒吧?”

李大队长脸一拉,跟赵新山说:“咱们两个大队是邻居,我选得都是老实勤快的小伙儿,也叮嘱过他们踏实干活、听从安排,我这个大队长保证他们听话。不像有的大队,有个仨瓜俩枣就不知道姓啥了,没在你们村儿跟任闹矛盾吧?”

杨大队长专戳李大队长肺管子,接话,“我们村儿都是好青年,可从来不干丢人的事儿,倒是你们大队,还好意思来赵村儿?”

李大队长瞬间恼怒地腮帮绷紧。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先是李大胜纠缠、污蔑赵棉一个年轻姑娘,还动手伤人,被关进去了,成了附近几个村儿名声最大的恶劣男青年。

本村儿人都远远避着李大胜父母,李大胜爹的会计明年肯定选不上,基本算是废了。

另一件事儿,是村里的祸头子跑到赵村儿偷东西,被抓了个正着。

时下闭塞,人们习惯村里的大事儿小事儿都由大队长裁决,赵新山带人把那祸头子送回李村儿。

村里社员也都厌恶那祸头子,一直抓不到把柄,这次丢人丢到外面去,纷纷要求赶走他,李大队长也不想有这么个人祸害村子安宁,就报警抓走了人。

这时候的案子,都从重从快,尤其抓现行,证据确凿,祸头子直接判了刑。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外人往往会忘记事件的主角,提起来的时候只会用“李村儿的人”来指代。

李村儿大队背上了巨大的污点。

偏偏这两个污点,还都跟赵村儿有密切的关联。

李村儿大队的人对赵村儿的心情相当复杂,明知道这事儿怨不了他们,但心里就是膈膈楞楞。

上次过来,赵村儿的人,尤其赵新山和赵柯,没有对李村儿区别对待,李大队长做了好几天心理建设,才找到赵村儿大队。

要是被六河子大队的人搅合了正事儿,得不偿失。

李大队长深吸一口气,“一家人还有上牙碰下牙的时候呢,我自认处事儿挺公正,不影响咱们两村儿之间的感情吧?”

赵新山余光瞥向赵柯,和气道:“不影响,你们两个大队的青年在这儿表现都很好。”

事实上,赵新山不管那些外村青年干活的事儿,了解不多,只知道六河子大队的五个青年在许诚那组,李村儿的青年在赵成那组,应该没有闹出啥事儿。

赵柯笑着补充:“昨天村里的几个半大小子掉河里,李村儿有个青年帮了一把手。”

说明落实到细节,便真实且有说服力。

李大队长面上浮起笑容,还刻意斜一眼杨大队长,“我就说,我们村儿过来的青年都是好的。”

杨大队长嗤笑。

赵柯看向杨队大队长,道:“六河子大队的青年做的土坯结实又方正,我之前看见就想着下回见着您,问问他们是不是干过这些活儿。”

“干过啥啊,村里盖房子哪用的上他们这些小年轻。”杨大队长故作不在意地摆摆手,“他们就是瞎干。”

六河子大队的刘副队长也笑呵呵地说:“家里头都惯着,好在在外面,没给俺们大队丢脸。”

过分谦虚,就是高调的炫耀。

李大队长嘴角下撇,不屑。

赵柯拉回正题:“不到一个月就立冬,这期间既要开荒,又要修路,应该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别的……”

杨大队长和李大队长对视,谁都不先开口。

赵柯和赵新山看着俩人,也不主动戳破。

“立冬之前的活儿,确实都安排好了。”李大队长憋不住,率先跟赵新山和赵柯套交情,“我听说你们大队要盖大库,是要搞什么吗?咱们离得近,我们最方便帮忙,要是忙不过来,尽管找我们。”

六河子大队的刘副队长则是笑眯眯地说:“我们大队是想和赵村儿大队合作,大家共同进步,携手发展,只是我们都是大老粗,不知道从哪儿能合作,就来请教请教。”

帮忙和合作,性质不同。

从属关系和平等关系。

李大队长琢磨过味儿来,暗骂一声:老狐狸!

然后马上模仿刘副队长的话,说:“能合作当然最好不过,不过凭李、赵两个大队的关系,太公私分明不是伤感情吗?我们大队不计较些小事儿。”

谁计较?明摆着说六河子大队。

杨大队长阴阳怪气,“怪不得你们村儿里破事儿多,原来是感情用事,做不到公事公办。”

“你!”

俩人又要吵起来,赵柯忙哭笑不得地阻止:“两位队长,消消火儿,咱们三个大队,总共才千来个人,想要发展,肯定得齐心协力,有矛盾不利于团结。”

杨大队长和李大队长四目相对,几秒后厌烦地别开。

赵柯说:“我明白两位的意思了,我们大队随时欢迎兄弟大队的加入,不过咱们条件有限,具体如何操作,得从长计议,这样,我有个提议,先各自统计一下各自大队有没有什么特殊人才,咱们先整合资源,再商量下一步,怎么样?”

两个大队长都没有意见。

刘副队长问:“啥算特殊人才?”

“会种菜、会养鸡鸭、会打铁、会做衣服、会采药、会打猎……不管大小,全都算。”

她说的很详细,三个人明白了,点头。

“不过有一点,我想提前声明……”

赵新山听到赵柯说,忍不住摸向兜里的烟叶盒,卷烟。

赵柯继续道:“既然我们大队带头发展,理应由我们大队主导,当然,我们始终是合作关系,只是为了保证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有人做决定,争执的时候有人具备出面协调的效力,并不是一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