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余秀兰见过段舒怡和她对象, 压下去的唠叨再次反弹:“你俩是同学,还同岁,你看舒怡,都要订婚了, 找那对象一表人才的, 多好。”

“人家没你想的那么多, 不也过得好好的, 想太多容易累。”

“而且要是找个家里有助力的,你们知识青年那些啥远大追求, 没准儿实现的更容易呢。”

“一个人, 怪没意思的……”

赵柯当耳旁风, 不回应。

余秀兰没指望能说通她, 她就是忍不住想要念叨,不念叨赵柯,也没其他人念叨。

总不能家里静悄悄的,没人说话吧。

赵柯听得多了, 猜到她可能是寂寞, 晚间吃完饭,就不立即回屋了,坐在厨房听她说话。

然而她这样,余秀兰反倒看不顺眼,“你不回屋看书,老在厨房蹲着干啥?”

“你不嫌我点灯熬油了?”

“学习是正经儿事儿, 我啥时候嫌了, 我是怕你看坏眼睛。”

“我控制着时间呢。”赵柯邀请, “要不我们借着油灯一起看书?冬天黑太早, 睡不着。”

余秀兰有点儿抵触, “我一乡下妇女,看那么多书干啥……”

“你哪是普通的乡下妇女,您是光荣的小学教师,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祖国教育事业的奠基人,当然是知识储备越多越好……”

“停停停……”余秀兰头脑清醒地打断她这些迷糊人的话,“你不要想忽悠我,我就教个一二年级的娃娃,学到初中二年级的知识,还不够用?”

赵柯在小马扎上坐正,“眼下够用,但你想想,明年托儿班办起来,升小学的孩子懂得更多,要是问点儿什么你不知道的问题,你怎么办?让他不该问的少打听?或者直接掐断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余秀兰不说话,她确实是用“少问那些没有用的”来掩饰她的无知。

但这肯定不是她的问题,牛小强他们听多了傅知青的故事会,脑瓜儿太天马行空了。

这换谁能答得了?学多少也答不完啊。

“还有啊,以后要是招新老师,一般没教学经验的,应该从低年级教起吧?你一个资深的老教师,被比下去的话,多丢人啊……”

余秀兰纠结。

赵柯忍着笑,从她的角度出发,一步步劝说:“要是招了知青当老师,妈你一个乡下妇女却靠实力升到高年级,咱家多有面子……”

余秀兰……妥协:“我学。”

就学到明年换老师。

·

余秀兰白天有备课的习惯,晚上又加了一个半小时的母女自习时间,但她不准赵柯往外说,她要偷偷学习,明年“轻松”升级。

甭管是偷偷学,还是光明正大地学,赵柯都支持她。

不过余秀兰要面子,从来不请教赵柯。

赵柯维护她的面子,只不经意地让她发现“姐姐”的旧笔记,恰好帮她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余秀兰一直没发现,每回都“没收”。

赵柯对于这种母女间的你来我往,还挺乐在其中的。直到连着好些天,余秀兰都好像开窍通了似的,学习相当顺畅,赵柯的乐趣忽然没了。

她悄悄观察了两天,才发现罪魁祸首——傅知青。

“我妈找你问题了?”

傅杭很有情商地解释:“是我发现牛小强问余老师的问题涉及的知识有些偏,主动帮余老师解惑。”

他长进得可真快,这么会说话了……

赵柯酸酸地看着他,凭啥余秀兰同志对她这个闺女就好面子,对傅知青就不好面子了?

她比傅知青差哪儿了?

她这种文科生虽然跟傅知青这种理科生有壁,但给学到初中知识的亲妈答疑解惑,没有一点儿问题。

“你心情不好?”

傅杭看到她眼里有对他的不满,从口袋里摸出一颗大白兔奶糖,递给她。

赵柯:“?”

傅杭两根手指捏着糖,又向前递了递,“交保护费。”

赵柯:“……”

他还来劲儿了。

一颗糖,赵柯没什么好扭扭捏捏的,爽快地接过来,“行,赵主任罩着你。”

两个人之前说开了,傅杭没有满脑子黏黏糊糊的谈情说爱,他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上,暗戳戳地讨好余老师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只在间隙进行。

傅杭就像是随意为之,除了那次借势表白,之后都没有故意在其他人面前做出什么,没带给赵柯丝毫纠缠、侵入的感觉。

知道那天发生的事情的几个人,都没有多嘴,村子里察觉到傅杭对赵柯有想法的社员们,发现他们之间的相处正常的不能再正常,就不再关注俩人了。

完全没啥好戏看,谁想要调侃他们两个一句,两个人全都不动如山,不害羞,开玩笑有啥意思,还不如去逗村里其他谈对象的小年轻们。

他们一逗一个准儿,社员们看着他们脸红害羞的样儿就好玩儿。

而社员们都没发现,赵芸芸和陈三儿隐藏在互相看不顺眼中的暧昧。

公社妇联组织相亲大会的公告通知到各大队了,时间就在定在元旦后,鼓励双山公社下的所有大队的未婚青年们积极踊跃地报名。

但赵村儿青年吃香,有意结亲的人生怕晚一步,当然不会去等相亲大会,早早下手。

还没到元旦,除了陈三儿和石头,其他男青年全都有对象了。

陈三儿以前名声不好,他家父子关系又不好,在这场相亲里,一开始并不受欢迎,后来其他条件好的青年都有着落了,才开始稀稀拉拉有一些人表示愿意相亲看看。

陈老爹无论咋着急,陈三儿自个儿不上心,他是毫无办法。

搁以前,陈老爹根本不会管他的想法,直接做主,能把相亲的人拉回家里,逼迫陈三儿相对象。

赵柯上回的话,他真听进去了,生怕父子俩的关系彻底完蛋,现在只敢找陈三儿好言好语地问,可惜每次都失望而归。

赵芸芸表面上挤兑陈三儿,实际上关注着呢,每次有人要给陈三儿介绍对象,她都要跑到赵柯家捶炕蹬腿儿撒气。

赵柯一次不落全看在眼里,她既不调侃赵芸芸,也不提醒,就只看着,等着看俩人究竟怎么戳破这层窗户纸。

另一个石头,完全就是无人问津,因为是孤儿,条件太差,他家里穷得叮当响,统共只有两块多的积蓄当彩礼,根本没有人家看得上他。

石头这段儿时间越发沮丧,闷头干活,连话都很少跟其他同龄人沟通。

偏偏村子里最近好些家都在准备结婚,喜气洋洋的气氛,衬托得他越来越形单影只。

相亲这事儿,是赵柯挑起来的,现在村子里又有监督员,赵柯耳朵比之前更灵,就在相亲大会前几天,找石头谈心。

“赵主任,你不用多说,我都懂,我穷,没人看上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