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赵柯不是不想盖砖房、按电话、通电, 她还想家家户户都有电视,家家户户都有电灯,但现在条件不允许,不能刚会走就要跑起来, 那一定会摔倒。

发展是第一要务, 基础建设要跟上, 但不能太超前。

就赵村儿大队如今的情况, 硬要超前消费,就好像古代大兴土木, 会造成不必要的财政负担。

钱要花在刀刃儿上, 路要一步一步走。

养猪场的养殖情况基本稳定。

秋收即将到来, 这一次秋收, 是为今年那场盛大的春耕交出的答卷,九月中,整个公社就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

而今年双山公社的酸菜厂销路更广,又打通了更多的单位和供销社, 按照计划, 要稍微扩大收白菜的量,不过双山公社各个大队先前捐物资,送出去不少白菜,双山公社便只能跟周边公社的食品站合作,由食品站跟农民收白菜。

在这种种情况下,双山公社的发展会不会引起嫉妒和麻烦?

当然会。

双山公社肉眼可见地要腾飞, 远超周边公社, 就像当初公社的其他大队羡慕赵村儿大队一样, 周边的公社也在羡慕着双山公社的“富裕”。

不过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

酸菜厂收白菜由公社主导, 也算是带动周边经济, 而且风向更加微妙,双山公社大力捐款捐物资支援灾区,省里高度赞扬,县里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妨碍双山公社的发展。

赵柯呢,每一篇投稿给《首都日报》的文章,几乎都有她对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浓厚的爱,在她的文章里,这里永远有最无私的馈赠和最可爱的人们,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平凡而温暖的故事。

感受过文字温度的读者们,会对她的家乡天然地产生好感。

段书记跟县里汇报工作,时刻挂在嘴边的是:双山公社先走一步,是为了响应“恢复经济”的号召,是起表率作用,先发展带动后发展。

看,双山公社不就向其他公社收白菜、帮助农民创收了吗?

所以幸运和畅通,有时候是多方面推动的自然发展。

赵枫好不容易休假,赵柯能够在家陪弟弟的时间并不多,除了一开始的几天,后面经常往返在赵村儿大队和公社,偶尔和段书记、吴主任分开下乡,还要在公社留宿。

赵枫和赵柯互相坑,实际他很依赖姐姐们,尤其是赵柯,从小他就跟着她四处淘气,很黏赵柯。

赵枫眼瞅着他的假期要结束,赵柯还总不见人,便有些不开心,“我姐不是赵村儿大队的妇女主任吗?多少有点儿不务正业了吧?”

余秀兰道:“她还是咱公社集体合作社的副社长,马上又要秋收,不得有个轻重缓急?”

“那也不能总不着家啊,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当上公社书记了呢。”

“啪!”

余秀兰一巴掌拍在儿子后脑勺上,“别在这儿胡咧咧,赶紧给我抱柴禾,把菜也切了,等你姥过来做饭。”

远香近臭。

赵枫帮着村里积了十天酸菜,余秀兰对儿子也没什么温情了,该支使支使,该捶打捶打,完全跟以前一个样儿,一点儿不含糊。

赵枫……虽然怀念刚回来那几天的好日子,但更习惯她这种对待。

余秀兰又安排道:“记得叫小兰和苏知青过来吃饭。”

知青点就两个女知青,叫一个,另一个孤零零的,余秀兰干不出来,所以只要找庄兰来吃饭,干脆都一起叫过来。

赵枫先跑去跟庄兰说,免得她们自个儿做,然后才跑回家干活。

傍晚,家家户户炊烟生气,村子里鸡鸣狗叫,娃娃们在路上跑跳打闹。

赵柯和傅杭一起骑自行车回到大队。

“汪汪汪!”

当初,赵新山说要给村里的狗配种,下崽后,抱回来一条公狗一条母狗,让它们在村外的大库边儿上安家在这儿,看护赵村儿大队的大库和砖窑,顺便也为赵村儿大队守村门。

社员们还用破砖头垒了一个宽敞的狗窝,它们比人都先享受到砖房,狗生待遇十分好。

前段时间,母狗带上崽儿,赵柯离开前,它的肚子还圆圆鼓鼓的,现在侧躺在狗窝外边儿的草堆上,肚子瘪了,肚子前面好几只小小的奶狗拱在那儿吃奶。

两只大狗平时发现陌生人才叫,这次对着赵柯和傅杭叫得也不凶,仿佛在喊她看它们的崽儿。

赵柯便停下自行车,推车过去。

傅杭随她一起。

赵柯靠近,两只大狗都没有表现出警惕,母狗躺得极其安稳,还抬起两条腿,让赵柯看得更清楚。

小奶狗肉肉的,比赵柯的手掌长不了多少,喝奶的样子憨态可掬。

赵柯试探地伸手,狗不反感,才落在奶狗身上,一下一下地抚摸。

而傅杭一靠近,两只狗纷纷龇牙,冲他发狠。

傅杭:“……”

回赵村儿大队的次数少了,连狗都当他是外人了。

傅杭真诚地建议:“公社宿舍那边,也应该有两只狗看家护院,抱四只到公社养吧?”

赵柯的手一滞,默数了一下,总共六只狗崽子,他要抱走四只,傅知青这报复心有点儿重……

傅杭伸手,摸向赵柯摸得那只狗。

狗不止龇牙,还冲他叫:“汪!”

再叫,一个狗崽子都留不下了。

赵柯摸狗头安抚,“傅知青不是外人,乖点儿。”

狗躺倒任撸,傅杭也成功撸到了它们的娃。

赵柯道:“抱两只就够了。”

傅杭改口改得丝滑:“你考虑得有道理,两只正好。”

赵柯忍俊不禁。

傅知青能屈能伸,将来肯定是个人物。

今天赵柯本来打算一个人回来,傅杭临时调了时间,说要在赵枫走之前见见他。

而他回来的突然,家里自然是没有准备饭菜的,便理所当然地被余秀兰邀请留在赵家吃饭。

刘三妮儿和余秀兰对傅知青都很亲昵,傅知青也很会来事儿,一到赵柯家便不闲着,有眼力见儿地主动找活干。

他越是这样儿,刘三妮儿和余秀兰看他的眼神越是和气。

这人啥时候登堂入室了?!

赵枫很有危机感,立马抢着干活,傅杭要干啥,他都去抢,坚决不给他表现得机会。

余秀兰呲儿他:“你干啥,家里活儿还不够你干的,你老跟小傅挤啥?”

傅杭态度很包容,“余老师,我跟赵枫好久没见,他跟我闹着玩儿呢。”

“闹什么闹?没正行!”余秀兰支开赵枫,“去洗把小葱回来蘸酱。”

“我去吧……”

傅杭迈开步子。

赵枫抢先,越过他时小声道:“在我家献殷勤也当不了我姐夫,你哄不到我姐的!”

余秀兰催促:“磨叽啥呢,赶紧去。”

赵枫冲傅杭龇牙,跟村外那两条狗像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