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银子人人都爱(第2/2页)

很多人都是掏空了几代人的积蓄才能够在城里面买一套房子。

一旦买到了烂尾楼,真的是连哭泣的声音都没有,也没有人会为他们这些人做主。

后世自己管不着,但是现在嘛。

这件事情上,刘晋是管定了。

乘坐四轮马车沿着水泥公路一直往西走。

大明的第一批修建的水泥公路主要是北线和东线,北线这边从京城往西修往山西,再修到陕西去。

出京城没有太远就抵达了正在开始动工修建的水泥马路这里。

弘治皇帝和刘晋下了四轮马车来到水泥马路修建的现场,在原先长长的官道上面,成千上万人在不断的忙碌。

将原先弯弯曲曲的管道给修直,加宽,原先有坡度的地方给整平,于水的地方也是用钢筋混凝土修建桥梁。

整个场面热火朝天,参与修建的人都热情高涨。

沿着官道一直看过去,视野的尽头都能够看到这庞大的队伍。

大明第一次大规模的修建水泥公路,银子由朝廷国库这边出,地方这边出土地,同时也是出力,以徭役加雇佣的形式来修建水泥马路。

所谓徭役加雇佣也是朝堂之上的一些官员提出来的,这些官员认为,朝廷修路不仅仅利用朝廷,同样也是利于地方,所以地方也必须要出力。

徭役加雇佣,是指地方这边通过徭役的形式征召地方老百姓参与修建水泥公路,但并不是无偿干活,朝廷这边会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但并不会很高。

这样调动地方的修路的积极性,也能够建设朝廷的国库开支。

因为都知道修建水泥公里的好处,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水泥公路所到之处,修建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大量的人都积极过来参与修建水泥公路。

水泥公路的修建上面,也是采用了分段施工的方式,根据规划,各个地方同时开工建设,最终在合并到一起的方案。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来将水泥公路给修通,缺点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水泥的需求量会非常大,以至于京津地区的水泥又开始吃紧了,产量都跟不上,水泥的价格也是不断上涨。

“水泥真是一个好东西啊,有了它,天堑变通途啊~”

站在一处山坡上面,弘治皇帝拿着望远镜观看热火朝天的画面,整个人也是忍不住感叹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