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三十九章,这就是刘晋啊(第2/2页)

当然,这是弘治皇帝以及众多了解刘晋的人对刘晋的看法。

事实上刘晋是真的没什么才华,作为穿越者,只会抄袭和说写平白话的内容,写文言文、引经据典什么根本就不会,也太伤脑筋了。

制定的诸多制度、政策什么的,那也都是照搬、照抄后世的一些制度,之所以知道很多,能够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那也是因为是穿越者的缘故啊。

所以刘晋是能够偷懒就偷懒,尽量少写奏疏,惜字如金。

没办法,穿越者想要混得好,总归是要有一些人设的,刘晋的人设就做的很成功,美其名曰给天子减负,加快办事效率,实则是自己没才华懒得写奏疏就要求大家也跟着自己来,不要跟烂婆娘的裹脚一般又臭又长。

偶尔又抄袭一两首经典的诗词什么,以此来表示自己确实是有才华的,总归来说,才华肯定是要表现出来的,但又不能露馅了,所以诗词歌会什么的,能不去就不去,老老实实窝在家里面抱着媳妇不香吗?

刘晋也不和一般的大臣一般,恨不得天天就围在自己的身边,总是想要在自己的面前去表现一二。

这刘晋要是让他闲在家里面的话,他可以半年、一年的时间内都不给自己写一份奏疏,也从来不给自己问安什么的。

完全可以消失的干干净净,仿佛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这有时候也是让弘治皇帝觉得自己是不是对刘晋太过生疏了一些,关心不够什么的。

这回家丁忧守孝一年多的时间了,这还是因为极寒天气的出现,刘晋这才写了份奏疏过来,详细的谈论这件事情。

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弘治皇帝估计着刘晋可以三年的时间都不给自己写奏疏,也不会向自己问安什么的。

你要说刘晋不关心自己这个天子嘛,似乎好像也是可以这样说的,但那些关心自己的大臣们,一封接一封的奏疏写过来,都是问安啊、请上贡一些地方特产啊或者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什么的。

看起来好像是关心天子,但事实上这些奏疏极大的浪费了弘治皇帝的时间和精力,这变相的其实又是在害了弘治皇帝。

反倒是刘晋这种懒人,从不浪费天子的时间和精力,这又是有利于天子休息和有时间精力去真正思索国家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