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二十二道菜的席面(上)

◎“我自己出完”◎

徐小溪吃了一根鸭脖, 对半掰开的时候,上面的肉都能看到,两个鸭掌, 喝了一瓶牛奶,也就饱了, 她饭量一直都不太大, 当年师傅还跟自己说要多吃点, 要把力气练够, 不然颠勺没力气,她就去健身,干活,力气可以练出来。

秦时时觉得鸭胗真的好好吃,香有嚼劲,根本停不下来,嘴唇吃的都不用涂口红了, 晚上就不能再吃了, 不然明天早上会肿, 上镜显胖, 打了一个饱嗝,摊在椅子上。

“走吧, 别摊着, 咱们去干活。”徐小溪准备到路边摊位上买上几包种子。

她们这边的街道上会时不时的有人摆摊卖点小东西, 都成本不高, 也都是年纪比较大的,毕竟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

一大盆的鸭货盖上保鲜膜放到厨房的桌子上。

秦时时又戴上帽子, 没戴口罩, 这里没人会认识她。

徐小溪带着她下楼到卖种子的摊位上选了几包, 一袋芫荽种子两块钱,几样蔬菜不到十块钱,种出来的菜能吃一个冬天。

秦时时在后面拿着锄头跟铁锹,这会太阳已经不大了,就是吃的太饱,人有些困顿,明明才睡了俩小时。

她们俩过去的时候,旁边的黄婶正在晾晒衣服,她家的大门开着,能看到里面的情况,孩子在小推车里睡着了,看到徐小溪热情的打招呼。

“小溪,来种菜了啊?”

徐小溪笑着点头,“是呢,地晾的也差不多了。”说着话就直接推开破门进去。

秦时时看着这明显是收拾过,“要把这土给敲碎吗?”

徐小溪拿过来锄头给示范了一下,“大概就是这样。”

昨天用铁锹翻的地土块比较大,今天打碎,然后把种子给撒上,再浇上水,天气预报说明天会回温,如果温度高一些,就暂时不用着急盖地膜了。

秦时时编起来自己的衬衣的袖子,弓着腰干活。

黄婶子把家里弄好,推着小车出来,到隔壁家门口,“这是你妹妹吗?长的也好看,你们家人都长的好看。”

徐小溪正想说什么呢,秦时时就先开口,“婶子眼光好,我们家就数我们俩长的最好看。”

黄婶子看人不仅仅长的好看,干活也挺顺的。

“行,那你们先忙着,我带着孩子去串门。”

秦时时还跟人乐呵呵的挥挥手。

“婶子再见,回头再说话啊。”

黄婶子高兴地应了一声。

两个人埋头干了好一会,把昨天锄好的地分成了几小块,把种子给撒上,其实现在这个时间种有些晚了,但能出来就行。

种子均匀种上,折腾完就已经下午四点了。

老式压井一个人压着,徐小溪在屋里找到一个破桶,勉强把菜园子都给浇好。

两个人忙活的都出了一身汗,这会太阳已经要下山了,拿着工具回家。

徐小溪把给她带的东西都分别打包好,“这个盒子里装的是中午卤的鸭货,另外两瓶是牛肉酱,咱们去店里,把你的行李箱还有猪蹄给你带走。”

秦时时就这么听着徐小溪的话,她都不舍得走,溪姐给她准备东西的时候就是家人。

“溪姐,我会努力拍戏,等来年给咱们江县捐款,有什么希望小学,我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她对江县的感情很深厚。

徐小溪笑着点头,又骑着电动车到店里把东西都准备好,然后送她出去。

何姐也特热情,上午说过话知道她爱吃辣条,从箱子里拿出来两包,就是那种细长条的,颜色比较深,卖的话是一毛钱一根,但吃起来特别好吃。

“你回来一趟不容易,在外面打工要照顾好自己,有啥事就回来家里多看看,辣条路上无聊的时候吃。”

秦时时笑着使劲道谢。

“谢谢何姐,我下回回来也给大家带礼物。”这次回来本来就是临时起意,待的时间也不久。

何姐不在乎的害了一声,“带啥礼物,咱在家里有吃有喝的,快走吧,你的车到了。”

秦时时自己叫的车,直接从这里送到省里的机场。

徐小溪伸手抱抱她。

“有什么事情随时给我发微信。”

秦时时点头,“我会的,溪姐有什么难事也告诉我。”

徐小溪把她送到大路上,“到了给我发保平安的短信。”

秦时时关上车门降下车窗挥手,“好。”

徐小溪送走她到店里也忙活自己的活,她牛肉汤熬上,店里又简单打扫一遍,上午的时候秦时时拖了好几遍的地了,就接了一个电话。

“徐老板,我,老宋,你现在忙吗?”

徐小溪嗯了一声,坐在店里。

“不忙呢,宋老板说。”

宋老板先是叹了一声气。

“是这样的,我有个姑姑,要过三年,这眼看着就是后天,但师傅出了车祸,腿摔断了,找了别的厨师手艺都不好,我就想问问你看行不行?”

宋老板小时候兄弟姐妹多,那时候又赶上家里太穷,养不活那么多孩子,他就被爸妈送到姑姑家养着了,姑姑家当时赶上好政策,也是第一波做生意的,家里条件好,所以也就是说虽然是喊姑姑的,但感情跟亲娘差不多,姑姑供他吃穿,还给他娶妻生子,眼看着要享福了,结果突发心脏病就去世了。

原因是当时她俩亲儿子为了分城边的一块宅基地,本来也说的好好的,这块宅地基盖上小楼,总共三层,老大一家住二层,老大一家住三层,她们老两口住在一层。

结果房子盖好装修好,老大两口子拿出来十万块钱,让姑姑签下来协议,把房子全部让出来,让他们都出去住,一家人闹的很大,最后请人还签了断绝关系书,但老二明显不愿意,亲兄弟反目成仇,姑姑气的当场心脏病复发送到医院就晚了。

宋老板当时是表示自己可以给姑姑养老送终的,不需要他们管,但那两兄弟还在争房子。

江县的习俗,老人去世三年的时候要办一场大的,邀请亲朋好友过来吊唁,再一起吃顿饭,两兄弟也不来往,有啥事都是让宋老板在中间传话。

这次三年的席所有的花销他全部包完,只是为了尽点孝心。

徐小溪算着是周六,倒也有时间。

“行,我明天下午去你那边看看厨师定的菜单吧。”

宋老板真是万分感谢,他知道人死了再去孝顺啥都晚了,可他还是想这么做,乡下人都要面子,如果三年的席面做的不好,别人也会说的,他不想让姑姑都去世这么久了还被活着的人嚼舌根,只想办的风风光光的,姑姑要强了一辈子,姑父没什么本事,家里都是姑姑一手撑起来的,她敢想敢做,不然也不会在那个年代做生意又能盖三层小楼,因为两兄弟反目成仇的事情,外面的人已经看够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