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软糯的香喷喷的红烧肉焖饭(改)

◎“不知道有没有我的份”◎

锅里做的多, 满满一大锅,三只肥嘟嘟的鸡,都十斤左右。

徐小溪还给黄婶子盛了一碗, 拿了筷子端了过去。

“婶子,你自己带着孩子在家, 一个人开火也很麻烦,就趁着吃口吧。”说完看筐里的包子跟馒头,“吃啥自己拿啊。”

黄婶子原先还客气的不打算要,但刚刚吃过那个包子之后,肚子里的馋虫瞬间就被勾了起来,刚刚又看着那一大锅鸡肉炖出来的,那大冬瓜跟细粉, 确实香,不太好意思的笑着接过来。

“哎,那我就不客气了,你这做饭太好,我改天得去你店里吃上一顿。”哪好意思吃饭不拿钱的,谁家做个生意都不容易,都是小本经营。

宝宝一岁多,就在下面抓着黄婶子的衣服下摆, 养着脑袋好奇的看着这些大人。

徐小溪蹲下来伸手摸摸宝宝的脑袋,“宝宝想吃馒头还是包子啊?”

宝宝又抬头看看奶奶, 才慢吞吞的就俩字,“包, 包。”

徐小溪直接拿了俩包子, 一个放到孩子手里, 一个给到黄婶子。

“婶子别客气啊, 以后还要长打扰呢。”

黄婶子这会子才知道赵婶子说的啥意思,小徐确实是会为人,说话办事一点不像这个年纪,很是周道,不管怎么样都客客气气的,每次见她都笑笑呵呵的,没见过她生气红脸的。

“别客气,这邻里邻居的,都是自己人。”

徐小溪这边安排好,又让他们几个吃饭,徐刚大爷跟赵大娘,赵奶奶,卫旬都跟着忙活多久了。

“奶奶,多盛点,我要不给汪爷爷也送一碗吧,他自己个在家不值得做饭。”

赵奶奶摆摆手,“甭管他,他中午跟人去下棋,说是在棋馆那边吃了,压根就不回来。”

江县一般下棋都是在公园,但也有专业人员下棋的地方,就是江县棋馆,但在东边,位置在江县一高附近。

徐小溪应下,“那成,您多盛点肉啊。”

“我不爱吃肉,你不知道,这柴火炖鸡里,就菜好吃,你这粉条最纯正,我多久都没吃这一口了,闻见这个味就饿了。”赵奶奶压根不用人管,她也不会跟小溪客气,自己爱吃什么就捞什么,她打小也是农村出来的,那会就吃柴火饭,后来慢慢进城,再到社会发展这么快,哪有专门烧柴火的饭啊,更何况还是大锅饭,她最爱吃了,比煤气灶上做出来的好吃,吃着就总觉得踏实。

徐小溪明白的,又看看徐刚大爷跟赵大娘。

“多盛点。”

徐刚大爷和赵大娘也饿了,各自盛了一碗菜,拿上一个包子跟一个馒头就吃了起来。

卫旬第一次看人盖房子,也第一次吃大锅饭,第一次这么在外面都端着碗蹲着吃,很新奇,他看师傅们都是蹲下来靠在墙边或者是树边,还都很香,他自己也觉得很好吃,也就这么蹲着吃。

徐小溪看大家伙都已经吃起来,自己也盛了一碗,拿了一个包子,坐在一旁慢慢吃,忙了一上午,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明天就不会跟今天这么忙了,桌子小厨房都已经弄好了,徐刚大爷把柴火都给劈好了,看样子还能烧上好几天的。

旁边的几个师傅们在一起边吃饭边说话。

“真好吃,这主家有心了,我原本还是打算着想在家带饭呢。”说话的是叫张海民,五十多岁,他很瘦很黑,由于常年干的都是这样在太阳底下暴晒的活,皮肤是黑的是发亮的那种,手指上都是厚茧,因为家里还种着地,加上负担稍微小了一些,原先都是出去打工,也是盖房子,老板总是打欠条,一年到头很容易要不到钱,现在他就在家里打打零工,还能照照顾家里。

他老大儿子,研究生毕业了,已经开始工作,还是进的大公司,已经能往家里寄钱了,他就剩下小闺女还在上大学,供养小女儿就行,他跟孩子妈没多大出息,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村里的人都羡慕他们家,能一下子供出来俩大学生,特别是闺女,考的好,在上海,让他以后就等着享清福,他没想过这些啥福不福的,儿女们好就行,儿子给的钱也都攒着了,孩子也要结婚买房子的,要的钱多,他现在赚的钱一部分要给闺女花,一部分要攒着,给孩子们留着有个急用啥的,去的上个主家,中午做饭不实在,就说话好听,虚的很,那菜吃着都变味了,明显是菜过期发霉,他不敢吃,万一吃病,到时候打针吃药的钱比赚的都要多,他后面都是在家里带饭的,但这个主家好,做饭手艺好,人心眼也好,怪不得盖个房子有这么多人来帮忙,管事的都来回嘱咐他们好好干。

“可不是,真香啊,这鸡肉做的好吃,这包子也是,其实咱们也不是说吃的多好,家常便饭能吃饱就成,下午干活才有力气,别拿一些坏的东西给咱们吃就成。”

旁边的工友跟他是一起经常干活的,上次的主家真是给人生气,最后还闹着说是他们挑食,老天爷,天地良心,都是好好地粮食,还不够可惜的呢。

张海民也跟着点头,说着话碗里的菜就见了底,正打算去盛呢就听见主家说话。

“都吃完赶紧盛菜,灶底下烧的是劈柴,余火旺,锅里的菜会容易熬烂的。”徐小溪觉得粉条跟冬瓜都不能炖这么久,到时候就不好吃了,得赶紧吃。

张海民赶紧过去盛了一碗,满满的,看锅里还有好些,真是准备的多,又拿了一个馒头回去继续蹲下来吃饭,吃饱喝足一会稍微眯着眼睛休息下,下午好好干。

师傅们吃饭很少是细嚼慢咽的,大家都呼噜呼噜的很快,不过也有吃的慢的,没一会就都盛了第二碗。

卫旬也盛了第二碗,他也能吃,上午又没吃,越吃越饿,要是能住到见房子落地就好了,但没办法,他爸妈让他一周后滚回家,想起来这个事情就难受,不过没关系,他还会回来的。

最后都吃撑了,锅里的粉丝跟冬瓜都没了,倒是肉还剩下好些。

徐小溪盛出来有两碗呢,也只能一会端回家,下午热热在家里当菜吃了。

赵大娘又帮着一起刷了锅,碗筷都是一次性的,放到一个大垃圾袋里全扔到路边回收的大垃圾桶内。

黄婶子吃过饭就把孙女给哄睡了,放回家里的床上,自己在外面也帮了忙。

赵奶奶吃过饭是一定要遛弯的,就在这边来回的走走。

徐刚大爷跟赵大娘帮着把这些收拾好,就准备回去,其实家里地里还有活,地里这天气一暖和不光粮食长的快,那草长的也嗖嗖的,得找人打除草剂。

“小溪,明个或者后天我来给你送劈柴,你这地锅烧着费柴火,在城里不好弄,但咱家里有,我们都收拾了好些,光玉米芯子都烧不完。”赵大娘想着都能给拉过来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