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对手(第2/2页)

这就是区别,这就是差距!

燕地截杀之事,一直让李信引以为傲,更让他心中坚信。

他李信,天生就是要立大功,立奇功的猛将,绝不是那种打呆仗的平庸将领。

“项燕,或许年轻时是个猛将,但如今不过是个垂垂老朽,定然没有进取之心。以他们这种‘呆将’的性子,恐怕只会死守项城、平舆一线,欲要凭借城墙和我秦国大军进行消耗。”

“呵呵,我心中已有战法,届时定让蒙武、项燕这些‘呆将’大吃一惊,让这些老将知道,时代已经变了!”

李信自信一笑,自从去岁庆功宴上他被秦王政选为伐楚之战的主将,一直到现在都快一年的时间。

李信又怎会什么事都没做,他对着地图将伐楚之战不知模拟了多少遍。

如何打,怎么打,早已是胸有成竹!

看着蒙武向他询问接下来的行军安排,李信亦微笑着回答。

一切,等到了淮阳再开始。

……

“李信,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后生啊。”

项城墙头,项燕负手而立,看着北方,喃喃自语。

秦王誓师出征,李信统率关中精锐东出的消息早已传来。

就如李信知道了项燕为楚国主将,项燕也知道了他即将面对的秦军主将是何人。

“父亲,此番秦军主将不是王翦,你总能松一口气了吧。”

项渠走过来,刚好听到项燕这句自语,不由笑着说道。

他可清楚的很,自从秦楚宣战之后,项燕就整日担心的睡不着觉,就怕那秦王让王翦领兵。

对于那位连续干掉了赵国和燕国的老将,他项氏父子心中都带有一丝忌惮。

如今听说对手不是王翦,项燕总算能安心睡觉,吃饭也能多吃一碗了。

项燕笑道:“虽然对方不是王翦,但吾等也不能掉以轻心。那李信能被秦王任命为大军主将,也是有本领的。此子可是在秦国灭燕的时候,亲自截杀住逃亡的燕国公卿,这份洞察力,和他敢千里截杀的魄力,都不可小瞧。”

听到这话,项渠也颔首道:“那倒也是。不过父亲,既然李信还未率秦军到达,吾等为何不先动手,趁着秦军各部没有汇合之时,抢先发动攻击,不说将陈郢和去岁丢失的城池夺回来,至少也能重创一部秦军吧?”

项燕冷笑道:“你当那王贲是个弱者吗?李信虽然没到,但那王贲也绝不可小瞧,他好歹也是王翦之子,轻易之间哪能拿下,若是双方僵持,等到那李信率军抵达,吾等定然败矣。”

项渠低下脑袋。

“而且陈郢,何必要夺回来呢?我让你送出去的信件,你可办妥了?”项燕突然低语。

项渠应道:“送信的皆是我项氏死士,将信件送到那人手中后,他们就会自刎而亡,必定不会出现差错。”

“嗯。”

项燕点点头,他直起身子望向北方。

那里,是秦军云集的方向。

那里,是楚国故都的所在。

那里,尚有祝融的血脉在彼处流淌。

“就看你如何选择了。”

项燕叹了一声,思绪转而又回到即将赶赴的秦军身上。

“李信……攻赵之时,王翦率秦军主力距漳、邺,而李信出太原、云中,从侧翼袭赵。攻燕地时,此子又不走常路,舍居庸而不攻,千里追袭至于辽西。这是一个爱出奇谋,以奇兵致胜的年轻后生啊。”

项燕双眼微眯,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

他低语着:“此子善统率车骑,以奇兵取胜,如此便不可以常理待之……”

淮阳。

昔日的楚国都城。

自从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武安君白起攻破楚国郢都,楚顷襄王迁都到陈,再到陈郢于去岁落入秦国手中。

这座规模宏大的城市,作为楚国都城有数十年之久。

陈郢城中,昔日的楚王宫依旧巍峨高耸。

按理说,陈郢被秦军拿下后,城中的楚王宫亦当作为秦王的行宫对待,当有专门的人在其中进行打扫维护。

但如今正值战时,秦楚已经开战,淮阳又地处边境,随时都有被楚人夺回去的可能。

驻守此地的秦将自然不会花费精力,去让人维护那曾经的楚王居住之所,至多是让人封锁宫门,禁止闲人进出罢了。

宫墙内的殿宇缺少维护,到处皆是蛛网密布,野草杂生。

甚至在一场大雨的冲击下,一处偏殿还出现了坍塌的迹象,地上满是碎裂的瓦砖。

昌平君缓步走在荒草蔓延的道路上,举目四望,昔日的繁华殿宇,人来人往的巍峨王宫,如今只剩满眼的荒凉与枯寂。

但不知为何,他的心里却有一种难言的安宁感。

仿佛这里,才是他真正的家。

一块被大水冲下的瓦当挡在前路。

昌平君蹲下身子,任凭衣角浸润在泥泞中,他捡起那块被污泥覆盖的瓦当,小心的拭去上面的泥尘,露出瓦当上的图案。

一只凤鸟。

展翅翱翔。

昌平君愣愣的看着手中的瓦当,看着上面那凤鸟的模样,不知为何,他眼睛竟有些模糊起来。

秦国的瓦当上也常常有凤鸟图纹。

秦人之先,亦是帝高阳之苗裔,女修吞玄鸟之卵所生。

只是那秦国的凤,与楚人不同,秦人之凤鸟或是昂首挺立、鸟喙大且长,或是呈两足前后奔跑状,势如疾风,常给人一种凌厉逼人的感觉。

而楚国的凤,则常是展开双翅,翱翔于高天之上的模样。

这是一只高傲的凤凰!

是楚人历代先祖披荆斩棘,在这蛮荒之地开辟万里疆土的化身!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春气奋发,万物遽只。冥凌浃行,魂无逃只。魂魄归来!无远遥只!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只……魂乎归来!凤凰翔只!”

昌平君低语着,口中不由念出屈子所书的大招之音。

魂魄归来吧!不要再去遥远的地方!

魂魄归来吧!这里才是你的故乡!

魂魄归来吧!看看那高傲的凤凰,飞翔在天!

……

大招之音,亦是招魂之音。

昌平君哆嗦着手,掏出一张素色的帛书。

上面写满了修长细腻的鸟虫篆体,那是父亲曾教给他的文字。

亦是特来招他魂魄的楚国之音。

这一刻,昌平君的魂被招了回来。

他低着头,看着帛书上招摄着他魂魄的文字。

昌平君喃喃道:“祝融之子,芈姓熊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