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三章:事变(第2/3页)

一旦事情有变,赵佗在咸阳只需振臂高呼,凭他的身份,必定一呼百应,军队尽数倒戈。

这种事情不得不防,当年嫪毐叛乱,就曾发动了县卒、卫卒、官骑、戎翟等武装势力。

当时的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等皆是嫪毐党羽,共同举兵反叛。

如今的赵氏比嫪毐并不差,所以要提防他们凭借军队暴动。

而正因为赵氏在军中的势力庞大,使李于劝说三世皇帝夺权的时候更有说服力。

赵氏一党不仅独揽国政,而且还掌握了军权,堪称是吕不韦和嫪毐的合体。

有这种臣子在身边,就问你这个当皇帝的怕不怕?

“将赵佗调走,此贼首不在,吾等一旦行动,则赵氏党羽必定群龙无首,不敢擅动,将被吾等尽数拿下。等拿下赵氏一党,就可顺利掌握三军,到时候有赵贼党羽家人为威胁,又有陛下诏令为大义,不怕他不俯首而降,如此国家大权将归于陛下与吾等忠臣手中,不会被奸臣掌控。”

李于声音恳切,他是皇帝的亲舅舅,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害皇帝的。

现在计划顺利,赵佗真的被他们调走了,给了小皇帝和李氏兄妹极大的鼓舞。

李于的计划也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擒拿赵佗家人,以及赵氏的党羽。

“赵氏在郎卫、卫尉和中尉军中皆有人担任高职,涉间更是太尉府长史,如今太尉病弱,此人多掌握太尉之权。陛下一旦下诏令三军擒赵氏,则消息顷刻间就会泄露于赵氏党羽的手上,为了防止惊扰赵氏,吾等当绕开三军,另寻臂助。”

大事当前,李于的脑子转的很快,分析出三军里多有赵佗亲信,你根本无法判断哪些人忠于皇帝,哪些人又是忠于赵氏。

一旦判断失误,那他们的夺权之事可就完蛋了。

故而先期不能动用三军,否则有被赵氏反制的风险。

李姝皱眉道:“若是连郎卫都不能用,那吾等如何擒拿控制赵氏党羽?”

李于略一思索,当着太后母子二人的面,说下了一个常被忽略的势力。

“宗室。”

他低声道:“宗室诸公子,皆乃陛下叔、伯,为嬴姓血脉,始皇帝子孙。面对权臣窃取国柄,宗室之人天然就站在陛下这一边,赵氏无法染指他们。吾等可借助宗室诸公子之力,定能擒赵氏党羽,然后掌控三军。”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宗室无功不得封爵,日子过得不是很好。

但再不好,那也是相对来说的。他们是王家血脉,每个人府上都有上百人的奴仆,若是诸公子一起响应,弄出个千人甚至数千人的势力是没问题的。

“陛下传诏令三军勿动,则不至于惊扰赵氏党羽。由诸公子在夜中率仆从先去拿下赵氏府邸,将赵彻等人控制在手,然后再将涉间、黑臀、钟离眛等人一个个拿下,如此清除赵氏势力后,则三军便可握于手中,大势可定也!”

李于说出自己的计划,井井有条,有很大的成功率,让皇帝母子皆颔首称赞。

“宗室之人,确实是站在朕这边的。”

接下来,李于借口皇帝生病,由太后下诏,招诸公子入宫觐见。

当着公子文、公子武、公子高、公子将闾、公子胡亥等诸公子的面,李于激昂开口,控诉赵氏专权,窃取国柄,并于军中安插势力的事情。

诸位公子脸色大变,面面相觑。

“赵氏窃取国柄,尽掌军权,朕甚感不安,若赵氏有田常之心,将倾覆我秦国近六百年之社稷啊。如今我嬴姓天下值危亡之际,还请诸位宗室长者助我,擒赵贼,以卫守天下。”

三世皇帝声音哀泣,向诸位公子行礼哀求。

除了以情动人外,他还聪明的抛出了利益作为诱饵。

“赵贼独霸朝纲之事,让朕明白一姓之天下不可无辅弼相助,若此番能擒赵氏,肃清朝纲。朕当开宗室之禁,甚至行分封于远疆,以立宗室,此事亦无不可啊。”

在三世皇帝和李于看来,只要能拿下赵氏,让他们掌握国政,分封宗室并非不可接受的事情。

当然这个分封是不可能在秦国郡县内分封的,到时候大事一定,三世皇帝就可封诸公子到化外蛮夷之地,比如日照郡发现的那个名为东瀛的大岛,天高地远,秦国难以管理,就可以分封点人过去嘛。

果不其然,利益才是最为打动人心的。

听到三世皇帝居然愿意开宗室之禁,甚至搞分封,诸公子顿时眼睛都红了。

相比于在咸阳被圈养,在外面称君做主岂不美哉。

更别说三世皇帝说的有道理,赵氏势力太大,一旦真起了窃国之心,那他们嬴姓的天下就可完了啊。

公子文、公子武、公子高、公子将闾等人在略微犹豫后,皆俯首道:“臣等愿助陛下,擒奸臣,扶朝纲!”

位于后方的公子胡亥也跟着说了一句,只是他的眼神有些闪烁。

见到诸位公子皆愿全力相助,三世皇帝和李于大喜过望,立刻安排和布置详细的计划,准备一击拿下赵氏余党。

事情很快敲定下来。

诸位公子皆被嘱咐保密,各回府中准备。

公子胡亥回到自家府邸的时候,他的眼中满是复杂之色。

看到启明穿戴着皇帝服饰的模样,总让胡亥想到那个最为宠爱他的父皇。

自从有了这个孩子,他在父皇面前宠爱日减,若说心中没有怨气,那是不可能的。

至于擒拿赵氏之事,又不免让他想到当年跟着父皇东行封禅,相比于其他公子和赵佗只见过几面,他可是和自己那位姊丈相处过很长一段时间,而且还处的很不错。

脸上神色变幻,胡亥终究拿不定主意。

他叫来亲信,吩咐道:“速请吾师赵高前来,此事勿要声张,暗中进行。”

……

到了第二日晚间,月黑风高。

咸阳城中已经进入宵禁,一片寂静。

就在那黑夜中,分布于咸阳城的十余个公子府邸,大门突然洞开,无数人手持火把,向着位于城中的镇国侯,以及太尉长史涉间、中尉司马黑臀以及郦食其、郦商、钟离眛、卢绾等人的府邸奔去。

“奉皇帝诏,擒国贼,振朝纲!”

诸位公子打着这个旗号,正要趁着夜色,将赵氏一党尽数擒拿。

哪知道他们刚冲过咸阳正街,还没有包围镇国侯府邸。

四方街巷中便有一列列全副武装的兵卒冲了出来,将他们包围。

“有贼寇欲于咸阳谋逆,吾等奉太尉、中尉等令,擒杀叛贼!”

无数声音高喊,双方打成了一团。

火把下,赵彻身穿甲胄,被亲卫围在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