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3章 神僧玄奘

洛阳天都,东北区域,毓德城,原郡丞武华之武府。

覆灭郑府后,武龙、罗士信、李世民等人,还是返回了武府。

武府原本只是郡丞武华所住,府邸并不大,只能容纳一两千人。所以大半银甲武卫和李唐铁骑,还是待在郑府,顺便看守郑府俘虏。

此外,由越王杨侗做主,已经把郑府赏赐给了武国公武信,算是武国公在东都洛阳的一个巨大驻地,让银甲武卫可以不用去驻扎在军营。

武信和弘伯一返回,章青便汇报了郑府所得。因为武信不在,郑府利益也就没瓜分,都在银甲武卫手中。

银甲武卫阵亡四百五十四人,李唐铁骑阵亡九百三十一人,这是覆灭郑氏的代价。

击杀郑氏炼神老祖十四人,炼气境三千五百余人,炼体境及族人侍从等,约一万七千余人。俘虏炼气境约一千四百余人,炼体境及族人约五万八千余人。

缴获粮食七百五十四万石,古画陶瓷、金银珠宝等三百余车,各种武器约八万余件,盔甲一千两百余件,功法六万余部,现金约四千五百余万金币,山庄、客栈、酒楼、商铺等两百余家,农田地契合约四万余亩……

有了武阳郡的多次经验,此次章青等三位炼心文修,轻车熟路。再加上窦氏、长孙无垢、韦珪等文修的辅助,效率很高。

外面传言,是灭了郑氏,其实没有。

大半郑氏族人,只是被俘虏了,被灭绝的是郑氏高层和强者。

不是银甲武卫仁慈心软,这里毕竟是东都洛阳,无数势力在看着,又反军将至,和武阳不同,不能兴起太大血腥!

一个天都顶尖豪门的资产,数不胜数,武信并未一一查看,只对最顶尖、最具价值者有兴趣。

洛阳郑氏的传承之宝,是一个巴掌大,残破古朴,非金非木非石的牌子,大概只有七成,被称之为……御火神令。

这御火神令,就是洛阳郑氏意图脱离总族荥阳郑氏管制的最大依仗。

因为有了自己的传承,就有了传承之本、传世之资、立足之能。

立足世间的真正家族,必有其独特传承,否则只是无根浮萍,就是梦幻泡影,也不会被天下人承认。

镇族宝典就两部:《南离御火真经》,《大日法典》。

前一部沿自御火传承的文字版,文武都能修;后一部是价值连城的罕见文修宝典。

天级宝典十九部,分别是:《九焰焚天功》,《金乌秘典》,《离火天瞳诀》,《南明离火护体神功》,《九焰归元典》,《焚天极火经》等等,大半和火有关,是洛阳郑氏费尽心思收集而来。

神兵级别宝物,就三件:南明天刀,八龙神火棍,烈焰青锋剑,也跟火有关。

这就是权势和领袖的优势。

若非武信走上争霸之路,手握兵权,位及国公。光靠个人努力,想得到一部天级宝典或一件神兵,都难如登天。

此次所得天级宝典,随便扔本到江湖上,都会掀起很长时间的腥风血雨,会有无数人不惜代价地舍命夺取,连超级势力也会参与。

可以说,如今武信的底蕴和财富,早就远远超过古族武氏了!

如今武信看的是大势,而非某物、某点。功法神兵、丹药宝物等,武信根本不缺,也不必为这个费心费力。

“留下御火神令和神兵,其余功法抄录一份。”

大概了解后,武信便当众说道,又看向窦氏问道:

“此次战利品,我方和李唐,瓜分一成。其余九成,会分配给东都各个势力,用来鼓励和诱惑他们协助守城!李老夫人以为如何?”

窦氏很配合地微笑应道:“武国公清廉睿智,老身佩服,就按武国公的意思,李唐没意见!”

李湛、李世民等李唐之人,心思各异,倒没出声。

表面上,此次李唐队伍的最高负责人,是李湛。武国公问的却是窦氏。李唐可不是女权家族啊!

“那就处理下。此外,明晚设宴,在……”

武信点头应道,说到一半接道:“在郑府设宴,宴请东都各个势力,明言瓜分郑府资产!”

没办法,武府还是太小了。

“主公!唐国公求见!”

正商议间,一位武卫入内请示。

“久仰唐国公大名,快快有请!”

武信欣喜热情连声说道,顿了下,起身接道:“不!还是本公亲自前往迎接吧!”

唐国公李渊,现在才来,已经很给面子了,毕竟他的老婆、儿女、兄弟等,都在武信手中,还被卷入覆灭郑氏的漩涡中,不知将来会怎么样,荥阳郑氏会怎么反应!

此外,武信清楚李唐和正道、佛门的深厚关系,此次守护东都,还得多依仗李渊啊!

……

武府门口。

身形微胖,宽厚仁善的李渊,带着二十几人静候。

最引人注目的是几位年轻人,气质出众,颇为耀眼。

李渊左侧,是个高官文袍,面容仁厚,五官端正,留有三寸胡的俊朗年轻人,气质温文尔雅,颇具亲和力,让人一看便好感顿生,是李渊长子……李建成!

李渊右侧,是个身穿劲衣,虎背狼腰的双十年轻人,双眼锐利如狼,气息凶戾阴狠,身躯笔直如枪,锐气惊人,是李渊四子……李元吉。

身后是年轻人,是最近在东都声名鹊起的天才俊杰,少林寺了空和尚,天剑宗小剑神独孤公子,神水宫宇文仙子,冥王殿石公子等等。

还有位美眉朗目,俊美如玉的小和尚,几位中老年人,气息都颇为强大。

如此阵容,让人侧目。

东都洛阳如今并不安稳,唐国公李渊很注重自身安全。

“哈哈……本公对唐国公慕名已久,终于盼来,蓬荜生辉啊!”

武信率着众人出迎,隔远热情万分招呼。

说话间,看向李渊身边众人,不由双目一缩,一股气差点喘不过来。

对于一些名士或风云人物,武信有所了解。眼前唐国公李渊身边,人才济济,小半是天骄,其余名噪一方或隐士高人。

人比人,气死人啊!

“武国公之名,如雷贯耳,闻名不如见面,渊之幸矣!”李渊大步前迎,长揖躬身应道。

从爵位上说,李渊和武信平级;从官职说,李渊比武信高一点点。年纪却大出很多,能如此对待,给武信很大面子了!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何来慕名已久?武国公在虎牢关,应该见过我等吧?”

就在此时,一位留有三尺胡髯的中年魁梧和尚,悬着佛号插言道。

武信脸色一沉……

李渊大急,欲言又止,脸露愧疚讪讪介绍道:“这是少林寺觉果大师,少林寺为拦截反军,在虎牢关损失惨重……都是渊之误啊!惭愧!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