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烟笼寒水月笼沙(第2/2页)

“多谢叮嘱。”

“客官就不一样了,老儿听人说过,讲究的山贼除了不劫送信官差、赶考书生,还有几不劫:不劫道家先生,不劫佛家师父,不劫独行的妙龄女子,不劫迷路的幼小顽童。嘿嘿,至于有多少山贼是讲究的,老儿可就不知道了。”

“老丈回程还好接人吗?”

“不如那边。”

“回程得要几天?”

“十天,十一天。”船家笑着说,“这一趟运气还好,碰见个拖家带口的,又遇上客官你,平日里一趟可带不了这么多人。”

“也是辛苦。”

这么算算,这位老丈跑一趟来回下来,少说能有一千多钱的进账。运气好可能有两千多,运气不好估计也有大几百的样子。一个月肯定跑不了两趟但也不至于只跑一趟,收入还是算不错了。不过水路很长,这一路上又要撑船又要做饭,也是辛劳。

“辛苦赚来自在食!”

船家的声音混杂着水花声传来。

宋游眼前不禁一亮,一时好似被船家踏实又满足的态度感染到了,又惊讶于这样的一句话能从一位普通船家口中说出。

但很快反应过来,这其实也是傲慢的,既无礼,又不该。

总而言之,得了一句好话,就好像三伏天得了一阵凉风,三九天饮了一杯热茶一样,又像是出门逢了好运,惊喜而又让人心情愉悦。

心里软了,月光也变得柔和了许多。

大约一个时辰后——

宋游将被袋搭上马背,见三花猫在船头轻巧一跃,便跳上了岸,自己也随之一步跨出。

再回身看身后的马。

“慢些,不急。”

只见水波荡漾,船只缓缓悠悠,满耳都是水花声。

月光下马儿小心又紧张的走到船头,本待往岸上跳,听了他的话竟又收回了马蹄,又挪动着找了个更稳妥的位置,这才稳妥上岸。

船家在船头看着,笑而不语。

活得久了,又见得多了,其实有些道理无需书中得,自然会通。他早就看出了这位客官的不凡,只是他一个船家而已,又去多问什么呢?

“先生夜路慢走。”

“老丈也请慢些。”

船桨一撑,小舟便又离了岸。

待船走远,宋游才收回目光来。

只见月光下江水晃荡,波光粼粼,水花拍岸。江面寒气升腾,倒映着明月,又被月光镀上了一层朦胧,好似碎星点点,江水生光,仙境也不过如此。

再低头寻一寻,三花娘娘到了一处新的地方,又开始跑来跑去,这里嗅嗅,那里闻闻,好似全然没有听见他的话。

“走了。”

“好的。”

依旧是道人在前,马儿在后,三花猫时前时后时左时右,直到道人说要请她帮忙探路后,她才老实走在前面。

要去寻今晚的露宿之地了。

明德二年,正月中旬,游完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