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令下山摇动,升帐鬼神惊(第2/2页)

“山神!!”

三花猫一听见神,就觉得了不起,眼睛都放光,明显兴奋起来。

宋游便耐心与她讲解。

忽然外头传来动静。

是一阵鼓声,升帐鼓。

“轰隆隆隆……”

鼓声连绵不绝,其势如雷。

众多将领早已准备妥当,听见鼓声,立马便赶来此处。便只听见一阵甲胄碰撞声,从帅府外传来,不过并未到这后院,而是在前边停住,竟是一通升帐鼓还没有敲完,将领就已经到齐了。

宋游停住口中话语,扭头看向外边,三花猫感觉疑惑,却也没有打扰,只跟着他一同看向外边。

不断有声音传来——

“得令!”

“领命!”

全都铿锵有力,饱含杀气。

当真是令下山摇动,升帐鬼神惊。

宋游在后院安静的听了很久,这才回过神来,一如往常,继续与三花猫讲述这点石成兵术。

次日清早,陈将军便完成了出战前的一系列繁琐事情,并通报北方其余四镇兵马,接着领大军出城,转守为攻。

宋游自然也随军而行。

一场记入史册的战争画卷,在他面前以很快的速度铺展开来。

塞北草原绝不是个弱小的对手。

在这个世界与这个时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王朝的矛盾由来已久,几乎难以化解。北强南弱之时,不管是谁当家,不管北边草原上驰骋的究竟是哪个部落什么民族,都必然南下,南强北弱之时,中原王朝才得以安宁,双方无论是谁,鼎盛时候,军事实力几乎都站在当世之巅。

十几年前的北方大战,那时的塞北与大晏俱是巅峰,多亏陈子毅,最后以大晏的胜利告终。

如今双方再度碰面,又怎么一个惨烈了得。

此时的大晏与塞北皆是两个庞然大物,塞北汉子天生骁勇,大晏北军亦是精锐,大军刚一触碰,就像两个凶猛的巨兽轰然撞在一起。

最惨烈之时,仅仅半天时间,草原上就伏尸数万,这可皆是当世最精锐善战的军队了。

宋游到这时才体会到国师说的——

现实中哪有那么多的奇谋巧计?即使是奇谋巧计,也说明不了陈子毅的大智。

不知十几年前的陈子毅又是什么模样,然而现如今的陈子毅,却是已经完全无需奇谋巧计来衬托了。甚至他什么也不需要做,只站在那里,那面绣有陈字的大旗在战阵上一竖起来,敌方便自弱三分,己方又自强三分。原本五百不敌一千,如今便能敌了,原本塞北全民皆兵,大举南下,那声势绝非北方五镇可以轻易阻挡,如今便能阻挡了。

那面旗子只要立着,就有这个功效。

只要立着,就不断有人去保着它,让它倒不下去。

也确实没有那么多的奇谋巧计,多的是面对面的冲杀对抗,扯破喉咙的嘶吼,是大晏武人的血气,是历朝以来第一支职业军队的战力,是即使折损近半但建制仍存的可怕凝聚力,也是无数折戟断剑和倒下的尸首。

要说智慧,皆是大智。

是开朝之时扶阳道人定下的注重民生的基调,是一代代统治者和官吏的精心治理,也是不知多少国民的共同努力,才有本朝的大晏,才有这么一支披甲率高得可怕的职业军队,才有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才有身为大晏人的自豪与骄傲。

是陈子毅出世以来未尝一败、一刀一枪打出的威势,是极高的眼见与魄力,是对时机的精准把握,多年战阵经验的融合,最纯粹的用兵之道。

如此算起来,其实处处皆是大智,只不过这些东西在说出来的时候,往往并不如奇谋巧计来得让人惊艳罢了。

这是综合力量的比拼,自然也是集体的大胜。

只是可惜了……

血染千里,伏尸百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