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俞相与罗捕头(第2/2页)

如此一日日冬深。

冬日萧索,萧索的却不止天地山水,城中百姓生活也变得萧索起来。

天气一冷,就更难讨生计了。

街面上似乎更乱了几分。

欺行霸市、偷鸡摸狗与在僻静之处劫掠行人的人都变多了一些。一旦乱起来,就引发连锁反应,与此无关的乱子也变多了。

就连国子监跑腿的胥吏怀揣书稿前往书坊时,因为神情小心,都被人认为是怀揣重宝,有些江湖人还跟了他一截。好在毕竟穿着制服,目前这些人倒也没有胆大到这个地步。

民间风言风语亦是很多。

有人说是顺王之乱坏了长京民心,有人说是太子当初篡改诏书坏了大晏国运,有人说是皇帝下落不明,太子又迟迟不登基,稳不住民心。

直到冬至之日,一群楷书手终于抄完了医经,一同向宋游道别:

“我等就离去了。”

“多谢先生茶水招待。”

“多谢先生。”

“雕刻印版也有匠人负责,目前没有生乱子,若是一切顺利,今年结束之前,第一部《蔡医经》一定现世。”

“辛苦诸位了。”

宋游觉得出乱子的概率很低,自己这里还有几份手稿打底,就算雕刻印版出问题,意义也不大,不过多耽搁一些时间罢了。

“最近长京乱,还请诸位回程小心。”

“我等知晓。”

“告辞!”

“唉今年长京不知怎么了……”

“不过我倒是听说,俞相早就看不惯长京乱象了,一直很想下手治理,只是苦于手下没有能人,他贵为宰相,亦不能事事亲力亲为,前两天听说他从曾任职过的逸州调来一名罗姓捕头,似乎很有本事。也许能治治长京街上的乱象。”

“从逸州调捕头来?这样行吗?”

“这可是有先例的……”

“哦!俞相这是在效仿二百年前的名相谷寿与周康伯?”

“正是!”

一群或年轻或年迈的穷苦书生,一边讨论着,一边结伴离去。

宋游听得清楚,倒是来了些兴趣。

这个传闻在大晏也传得很广——

本朝太祖晚年时长京治安混乱,多有仗势欺人之辈,时任宰相的谷寿曾在平州出任知州,见不惯长京混乱而捕头捕役无所作为,又知晓平都捕头周康伯一身正气,刚正不阿,遂将周康伯调任长京。

后来的周康伯果然一身正气,不畏强权,秉公办事,既打豪强纨绔,也捉妖邪鬼怪,终于将长京治安给控了下来。

人们感念他的功绩与刚正。

于是有了雷部主官,周雷公!

这位罗姓捕头也是他的故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