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见当年山妖(第2/2页)

……

山顶确实多了一面石台。

道人盘坐石台面前,一动不动。

与天对谈,自是无需言语,需要的是天人感应,与天相通,于冥冥中知会天道,天道也于冥冥中给他启示,如是交会。

这个过程就已经是绝大多数人间修士、诸天神佛与妖精鬼怪完不成的了。

不是谁都能与天相通的。

宋游出身伏龙观,伏龙观受天道眷顾,此后下山修行,修为深厚,与天道的了解也越来越深,数次与天相通,还曾在此地与天相通,如今重新来到这个地方,仍旧花了不少时间,才做到这一点。

这次没有一夜一年。

时间照常流转。

起码道人与天相通没有再影响外界,这座山头的时间照常流转。

三花猫坐在他旁边,并不打扰他,却常常缩进他的怀里过夜避寒,白天也常常出去捕食,给他带些水果回来,等他醒来吃。

与业山鬼城相似的是,道人始终盘坐不动,没有睁开眼睛,如此不吃不喝,只饮山风而沐朝露。与业山鬼城不同的是,三花娘娘总会在果子烂掉食物臭掉之前把它们扔掉或者吃掉,再换上新的。

燕子也常常来去,绕山飞舞。

两只小妖怪常常离远一些去讲话,打坐修行、练习法术也都没有落下,甚至互相比拼之下,进展还要更快些。

山下有来客,皆是山中妖。

若是十几年前,三花娘娘定会惊惧,如临大敌,如今却根本不在意它们,只时不时瞄它们一眼,确保它们没有靠近就是。

日复一日,山景也在变化。

山中树叶黄了又红,红了又落,剩下光秃秃的枝丫,又落上了白雪。

如此一坐,便是一秋又一冬。

对岸山头人来人往,来了一拨又换了一拨,都来此观神仙,却都无人能跨过铁索,去往山的另一边近距离观看神仙真容。

一日正午,道人终于睁眼。

此时眼神平静,神清气明。

猫儿就在他旁边仰躺,无聊的玩着已有十几年的布球,四只脚将之蹬起来又接住,又或是无聊的使之旋转着。

燕子停在远一些的地方梳理羽毛。

山头倒是清净,草都不长,只落了一些雪,山头之下,陡峭的崖壁上,却是无数山妖精怪,挤在一起,或是趴着不动,或是抬头盯着他。

最前面的是一只人形妖怪,人身豹首,如山下的修行人一样,盘坐在崖壁上探出来的一棵古松枝上,一只面部斑斓的山魈,体型巨大,比阳州遇见的那位五显神之一也不觉得小,还有一名佝偻着的、有山羊胡须的老者,以及一只巨大的黑羽老鹰。

下方还有许多小妖小怪。

宋游低头看着它们,总觉得眼熟。

稍作一想,便想起来了。

这山中妖怪还真多,除了这座云顶仙山灵气浓郁灵韵玄妙,以及近些年来天地变化之外,恐怕也有自己当年在此一坐的功劳。

此时道人站起身来,除了引起旁边正在玩球的猫儿的注意以外,也引起了下方山妖精怪的注意。

“刷……”

许多山妖精怪齐齐向他投来了目光。

花豹与山羊拱手作揖,山魈直起身来行礼,老鹰低下了头,下方山精鬼怪亦是趴伏的趴伏,低头的低头,全都与之行礼。

这次不比上次。

上次也是与天地相交,与山水所感,却更侧重于修行,玄妙灵韵外泄,这些山中飞禽野兽已经得了灵智的妖怪感应到了,纷纷前来,围在他身边蹭一点修行造化。如今却是纯粹的对谈,一切玄妙灵韵都不外泄,这些山妖精怪之所以前来,守候在此,只是知晓了仙人再来,为了答谢当年点化的恩情,表达自己的尊重,如是而已。

只是山间精怪,却也懂礼知节。

“诸位……”

道人看向它们,尤其看向最前方的四只妖怪,这四只妖怪如今道行还不低:“这些年来,可有害人?”

众多妖怪连忙摇头,以示没有。

“这样就好……”

道人也露出了笑意,留下一句:“今后在山中好好修行吧,莫要轻易下山去,尤其是乱世时。下山的诱惑越是大,越是考验定力之时。”

众多山精鬼怪全都认真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