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袖袍掩灵机,瞳映日月轮,照得万丈渊,终不见红尘(第2/3页)

三大源教,无论所修何种道统,一旦入了“七境”,皆可称之为“超脱境生灵”。

因为只有登临“七境”之后,才能真正开始与天地规则对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如今的天地规则,故而谓之曰“超脱境生灵”。

上境的昆仑神山已经许久都不曾诞生出七境生灵,此番落子地境昆仑丘,便是欲要以瑶池圣境为资粮,以成就昆仑上圣之境举界飞升的宏大布局。

一旦昆仑上圣之境携着积累无数光阴的地境气运举界飞升,并且与昆仑神山相融,上境昆仑神山的道统气运至少也会暴涨数成!

季月年心神颤动,望着数丈之外的五台山界之主,心绪止不住地翻涌而起,道:“敢问尊者,可曾知晓上圣娘娘的下落?”

五台山界之主静立在翠岩峰佛台之侧,俯视着脚下浩渺无垠的五台山界,道:“那瑶池上圣娘娘的真正来历,你不会不知。如今其大限已至,自然是从何处来,归往何处去。”

季月年眉头紧锁,细细思索着五台山界之主的话,却始终都没有半分头绪。

蓦然之间,五台山界之主自月白佛衣的袍袖之中伸出手掌,指了指身旁的佛台,道:“你可知这石台之上的佛像所塑何人?”

季月年依言望去,却只见那佛台之上的佛像模糊不清,佛光炽目,根本看不清丝毫本相。

思忖片刻之后,季月年心中却已经有了答案,抬首道:“此处乃是尊者的道场所在,这佛像能够立于此间,更是日日夜夜受尊者之礼,放眼这天地三界的苍茫众生,恐怕只有‘世尊’了。”

五台山界之主的眸光露出赞许之意,点了点头,道:“我佛慈悲,欲要拯救无量量生灵于苦海之中,我等佛陀菩萨虽然代佛教化一方,却终究只能算是小道,功德远不及我佛之万一。”

据《般若大觉梵经》记载,世尊诞生之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环顾四方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古籍有云,“尔时世尊既成道已,作是思维”,“佛”无论在世,亦或出世,皆为尊觉殊胜之尊,唤之曰“世尊”。

季月年行至石台之下,仰望着那模糊不清的佛像,神情沉凝,显得有些若有所思。

五台山界之主侧身望向季月年,沉寂如水的眸光落在了季月年的脸上,道:“此番我之所以教青狮唤你前来,其一,乃是为了代她传你一本佛经,其二,则是让你随我五台山界之众,一同听法。”

季月年神情微惊,道:“还请尊者明言。”

五台山界之主亦是抬起头来,望向了石台之上的佛像,轻声道:“你虽然得传了她的‘心道’,却从未修过正统的须弥佛法,此时弊端尚未显现,可是待你登临道果之时,若没有源教真法为基,根本无法真正踏入道果之境。而我五台山界所讲的法,正是嫡传的灵山佛法,无论你修‘心念’还是‘行迹’,亦或者继续修她的‘心道’,灵山佛法于你而言皆是立身之基,更是绝对不能缺少的修行底蕴。”

轰!

仿若一道轰鸣惊雷般,季月年的脑海深处划过一道炽目电光,蓦然之间拨云见日!

佛源神魂之所以始终都不曾发挥出应有的威能,其真正的原因,便在于自己缺少最为基础的灵山佛法!

无论是《渡灵佛咒》还是《般若心经》,皆是珍贵至极的无上神通,季月年虽然精修这些佛咒,却一直都缺少佛家源教的奠基之法,这也是其直至如今都未曾显现源教气息的原因所在!

莫说其此时乃是混元真玄之境的修业,寻常生灵一旦证得太乙果位,便会显现出极为明显的源教气息,便似北俱芦洲极北边陲的“元清”一般,初入太乙便是佛家源教的生灵。

而季月年如今已经修至了混元真玄之境,却依旧没有半点源教气息在身,故而其始终都不能勾连天地之间的源教气运加持己身,平白无故便比他人少了许多修行气运。

五台山界之主望着有些呆怔的季月年,沉寂的目光仍旧没有半点波动,道:“两年之后,便是我降临显通寺讲法之日,这段时间你便在翠岩峰修行,届时随同五台山众一同听法,可知晓了?”

“自当遵从尊者之言,”季月年应了一声,堪堪回过神来,蓦地想到了一事,自袍袖之中取出一物,奉了上去,“此番得了菩萨尊者垂见,季月年心下有些惶恐,也未曾多做准备,些许薄礼,还望尊者能够收下。”

五台山界之主伸袖接过那物,沉静如水的眸光第一次有了些许波动,定定地看着季月年,轻笑道:“难怪你能够修得她的心道嫡传,这般地境无双的绝世根骨,实在是罕见,这个‘薄礼’,我便收下了。”

此言落罢,这尊身着佛衣的生灵便散作漫天瑰美绝伦的灿金佛光,离开了翠岩峰。

季月年怔神半晌,眼角的余光望见了那个普普通通的蒲团,心绪流转之间,当即便知晓了此物乃是尊者所留,给予自己修行之用。

“此地位于云梦之巅的显通寺深处,唤作翠岩峰,乃是尊者的起居修法之处,寻常五台山界的生灵根本不得而入,如今因她之故,五台山界尊者竟教我在此修行两年……”

不知想到了什么,季月年轻轻叹了口气,走到那个蒲团之侧,在其旁边席地坐了下来。

其眸光深处泛起丝丝缕缕的漆黑火焰,朝着身前的蒲团望去。

充盈无比的气运灵机雀跃跳动,浓郁至极的佛源气息几乎汇聚成了溪流,每时每刻都在朝着蒲团聚拢而来。

“石台之下乃是翠岩峰的脉络交汇之处,还有这个蒲团,竟是这般不可思议的至宝……”

翠岩峰上这个普普通通的蒲团,可谓是五台山界无数生灵梦寐以求的佛家瑰宝。

季月年伸袖抚摸着身前的平凡蒲团,神情稍稍有些沉郁,喃喃道:“又是一道沉甸甸的因缘,这些沉重如天的因果压迫下来,岂是常人所能承受。”

随着修业精进,季月年逐渐察觉到了一件让他心绪翻涌之事,便是无量观世音菩萨尊者对待自己与其他佛子,有着诸多不同之处。

普陀圣境选定了三十六尊佛子,其中只有一尊能够继承南海道统,登临潮音涧之主尊位。

可是无量观世音菩萨尊者对待季月年这里,却是屡屡教授于迷离梦境之中,传法于真灵过往之处。

如今甚至就连五台山界文殊菩萨尊者的身外化身,都对季月年极是优待,不仅许诺了一部为“她”代传的佛经,更是许其在显通寺翠岩峰修行两年,此后可与五台山界众生一同听讲灵山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