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突飞猛进(第2/2页)

“已经过去了。”八代成摆摆手,“没必要再说了。”

“现在的小鬼真是难搞……”吉田无语。

如果所有的漫画家都是星野桂那种性格就好了,任他拿捏。

八代成思维跳脱,他很难跟上这个天才的思路。

“让我看看鸟秋野老师的漫画吧,”八代成盘坐在地上,翻开jump看起来,“《半泽直树》我看不懂,也只有《食梦者》了。虽然是秋宫老师作画,但能看到鸟秋野老师的作品,难能可贵。”

《食梦者》这一话的内容,是真城最高和高木秋人的磨合阶段,高木秋人写分镜,真城最高熟悉g笔。

业界术语不断出现,普通的读者阅读起来会很有新鲜感。

刚刚入行的八代成,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这篇漫画,是从小白开始讲起的,简直就是新人的完美教程。

“要制造一张原稿的话,首先按照分镜在原稿纸上画出草稿,给人物和背景描线,然后是涂黑和效果线。贴上网点纸。”

“吼吼,这样啊。”八代成若有所思的点头,“写完分镜后画原稿,原稿先画草稿,然后描线,最后涂黑和添加效果线……”

“是这回事啊。”

吉田幸司在一旁点头,“能讲的这么简洁清晰,不愧是鸟秋野老师。”

八代成赞同的点头。只要是夸奖鸟秋野未来,他都会点头的。

“所以,吉田先生,”八代成呆呆问,“分镜是什么?”

“哈?”吉田震惊住了!

“你连分镜都不知道吗!你是怎么画《乌鸦侠》的!”

八代成弱弱回答:“直接画不就可以了……”

“你还真是……无知的可怕……”他遇到了一个比星野桂还不熟悉画漫画流程的人。

“没有分镜,你居然能拿到「手冢赏」准入选……这真是个奇迹。”

漫画的分镜比小说的大纲都重要。

有了分镜,编辑才能和漫画家讨论剧情。

不写分镜,编辑还有什么作用?

吉田幸司绝不能让自己失去存在感!

“写分镜才能理清创作的思路,要不然就会成为拍脑子创作的类型了。这样下去是绝对走不长远的!”

“铺垫、高潮、漫画的意外性等等,都需要一开始就想清楚!你明白吗?八代君!”

吉田幸司指着八代成,高声劝说。

“原来是这样啊,”八代成恍然大悟,可是他又失落起来,“这样漫画就要画两遍了,一点意思都没有,毫无新鲜感……”

“不要给我看扁了漫画家啊!”吉田幸司恼怒道:“商业漫画,不能由着自己喜好乱来!铺垫好久的剧情,猝不及防舍弃;漫画走向让人嗤之以鼻的方向……这些全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你要将读者放在第一位,画读者会喜欢的剧情才行!”

八代成松软的瘫倒在地上,他喃喃,“好麻烦啊,画漫画。”

“即使你是天才也不能乱来,快给我去写分镜!”

“是……”

八代成有气无力。

吉田幸司无语极了。

“所以说现在的年轻人……”他叹息,“就连鸟秋野老师都会规规矩矩的写……”

“鸟秋野老师也会!”八代成忽的窜到吉田面前,扒着吉田的肩膀,眼睛闪闪发亮,“他也会写分镜吗!”

“没错,老师写的特别认真哦,”吉田腹有良策,“他的分镜是足以连载的程度。”

“哦!分镜好厉害啊!我也要画!”

八代成立马跑到桌子前,兴致勃勃的画了起来。

吉田幸司微微一笑,他有拿捏八代成的方法了。

……

“最近的《食梦者》好厉害。”山田荣一凑到相马悟的耳边说,“原来画漫画要用g笔,不只是d笔。”

真城最高要用两个月的时间熟悉g笔,是《食梦者》最近剧情的一大看点。

他的叔叔川口太郎,就是不了解g笔,画工才会成为弱项。

一开始熟悉了d笔,有了不好的习惯,就很难使用风格迥异的g笔了。

不了解漫画的人,很容易在这一点上吃亏。

“你不知道吗?”相马悟惊讶的问,“d笔无法表现出线条的粗细,无法表达出作品的特色和氛围,这不是常识吗?”

他小时候就在相马一郎的指导下,熟练使用g笔了。

之后在鸟秋野工作室的学习,更多是更高层次的画法。

空间透视感之类的。

“当然不知道了!”山田荣一大声道,“这点教科书上又没有讲!”

他连分镜都不知道呢,只会埋头苦干。

一般「手冢赏」入围的漫画,在画工上都会有方方面面的问题。

只要有可取的点,就是佳作了。

富坚这样,尾田也是这样。

“我从一开始就不够了解漫画啊,把这一行想的太简单了。”山田荣一叹气。

“不过还好,悟你的画工很棒!”他又信心满满起来,“有了悟的画,我们一定能打倒八代成的!”

相马悟点头,“嗯!八代成的基础也很差!”

“我们加油啊!快点完成短篇漫画,投稿「赤冢赏」!”

「赤冢赏」是jump纪念《阿松》、《天才傻瓜》作者赤冢不二夫而创建的新人赏。

在规格上,不输给「手冢赏」。

由于赤冢不二夫是“喜剧天皇”,「赤冢赏」更加追求搞笑的漫画,山田荣一在这一方面有天赋,就瞄准了这个荣誉。

相马悟幽幽说:“不过,我也明白鸟秋野老师画《食梦者》的原因了。”

“什么?”

“有许许多多像你这样的人,怀揣着一片热忱想要连载,却因为不够了解漫画而中路夭折。鸟秋野老师看到这样的情况太痛惜了,于是画《食梦者》指导我们学习画漫画。”

“他真伟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