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准备杀鸡(第2/3页)

而这个刘凯为了不让陈红怀孕,甚至特意给她带一些避孕汤。

这种行径一共持续了一年多,直到这次意外,导致暴露。”

任晓娟明显仔细认真的看过此事的卷宗,虽然她内心的情绪无比愤怒,但眼下汇报起来,却没有掺杂自己的情感,尽可能公证的叙述了此事。

“一年多?一农场的联络员是谁?”

李卫东其实是知道对方名字的,当初刚刚上任,他就把情报小组所有人员的身份资料记住,但却仍旧如此问。

“是韩志刚,今年三十三岁,57年加入情报小组,59年被分配到一农场当联络员。”

面对这个问题,任晓娟仍旧倒背如流。

“在此之前,韩志刚有没有反应这件事情?”

“没有。”

任晓娟没有任何犹豫。

她很清楚,韩志刚要倒霉了,尽管对方是她的同事,但她却没有为其求情。

因为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长达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对此事报告,只能说明他这个联络员有些失职。

毕竟,他是情报小组的联络员,有负责收集情报的责任。

而一年多的时间,却没有半点消息。

如果说他对此毫不知情,并不知道这件事情,那只能说他能力不行,并没有认真的执行自己联络员的任务,不合格。

如果他知道,却故意隐瞒不报,那属于严重犯错,更没有资格再待在情报小组。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讲,他都不算无辜。

“在此之前,农场那边有没有这方面的传言?”

李卫东又问道。

“有一些流言,只不过这个刘凯是一农场食堂主任的侄子。”

任晓娟回答道。

“呵,难怪呢,回去拟一份开除通报:韩志刚身为情报小组联络员,知情不报,同流合污,思想觉悟低下,不适合在情报小组工作。

经过常庆波组长批示,特开除韩志刚。

对了,写完以后记得拿去常组长那边让他签字。”

李卫东冷漠的说道,甚至没有给对方任何改过自新的机会。

如果放在别的单位,或者农场里,想要开除一个正式工,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做到的事情。

像在国营工厂里,就算是厂长,想要开除某个工人,也得开会商讨,这还是在对方犯了大错的情况下,否则就算厂长,也没有资格开除工人。

但审讯情报组却不一样,尤其是李卫东执掌情报小组后,得到大队长的命令,扩编审讯情报组以后,就更不一样了。

可以说,李卫东如今绝对可以一言就能把人开除。

因为像审讯情报组这种强有力的部门,绝对不会容许老鼠屎的存在。

开除你,根本没得商量。

不像那些国营工厂里,还有工会这样的存在。

像工会里面的老大姐,最喜欢给工人做主。

当然,李卫东这种所谓的开除,也只能是把韩志刚从审讯情报组开除,但他却让任晓娟写开除通报,摆明了是给那些农场看。

“是。”

对于李卫东的命令,任晓娟没有半点犹豫。

而且这么长时间的接触,情报小组内部早已经达成一个共识:自家组长绝对心狠手辣。

所以他们平时工作也格外认真。

因为自家组长不但对外人狠,对‘自己人’也不含糊。

只要看看行动小组现在天天哭天喊地就知道了。

甚至有传言,如果行动小组最后无法通过考核,也必须离开,没有半点人情可讲。

不过好处就是,他们即便从审讯情报组离开,那些农场也绝对会抢着要。

至于这些离开的人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恐怕只有未来才能揭晓。

但目前来说,即便训练再苦再累,可行动小组却几乎没人愿意主动离开。

“那个刘凯,一农场是怎么处置的?”

李卫东继续问道。

“因为他的行为让大队长震怒,所以一农场那边直接把刘凯送到监狱这边关押,目前还没有判决。”

任晓娟摇了摇头。

“嗯,回头通知审讯小组,让他们对刘凯进行审讯。对了,刘凯不是一农场后勤主任的侄子吗?让情报小组调查,没问题正好,有问题让这对叔侄做个伴。”

在这方面,李卫东表现的杀伐果决。

“另外,还有二农场,一并查查,但凡有欺负过女犯人的人渣,全部给我揪出来,回头我有用。”

李卫东几乎可以肯定,目前一二农场那些女犯人要么已经麻木认命,要么心中被愤怒充斥。

而在接下来不久,这些女犯人都会转移到第六农场,为了以后能安定,李卫东有责任先消除一些负面的情绪。

他让任晓娟把那些人渣找出来,就是给这些女犯人发泄用的,把心中的怒火消除掉,以后才更方便管理。

同时,接下来他还要训练女工。

如今的女工,是能顶半天的,她们先天会同情那些女犯人,一旦这些女人手里有了枪,天知道会做什么事情,所以李卫东先提前消除隐患,这也是为了后面更好管理。

“是!”

这一次,任晓娟的回答明显更加有力。

从她的情绪也反映出,她对李卫东这个命令到底有多拥护。

如果有好感度,那么此刻任晓娟对李卫东的好感度以及忠诚度,绝对蹭蹭的往上涨。

毕竟,她也是女人。

相比来的时候带着一丝忐忑,离开的时候,任晓娟充满了干劲,走路都带着风。

而这个时候,办公室里,李卫东脸上的冷峻愤怒已经消失不见。

然后拿出笔,开始在笔记本上写东西。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天黑,持续到屋内的灯亮了起来,持续到向天明过来。

“在外面我就看到办公室里的灯亮着,你这是要加班?”

向天明见李卫东还在办公室,满脸惊奇的问道。

毕竟认识这么久,他还从未见过李卫东加班,每次都是准时下班。

当然,李卫东也从未因此耽误过工作。

而且也是在没有紧急任务的情况下。

“你不是说晚上余教官要上课吗?我等会去学习一下。”

李卫东这才把钢笔放下,揉了揉有点发酸的手腕。

一整个下午,整个笔记本已经密密麻麻,少数也有两三万字,这个速度,跟钢笔尖在飞舞没什么两样,就连墨水都用了大半瓶。

也就李卫东如今的思维敏捷,精气神高度集中,身体素质又好,才能坚持下来,否则换个人,估计整条胳膊都快废了。

关键是,李卫东写的字并不潦草,看上去一笔一划,但速度就是快。

笔记本上,写的都是李卫东最近一段时间不断审讯犯人,根据对方的微表情,以及心理变化,整理出来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