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当面催更(第2/2页)

启功瞥了林为民一眼,“也不大派得上用场。”

感受到一股深深的年龄歧视,林为民心中暗自腹诽,你们怕是不知道我林某人是靠着什么起家的。

原来如此,林为民还纳闷儿文史馆怎么想起自己来了。

他倒不是对自己的实力不自信,主要是他硬件条件差的有点多,他今年才刚满四十啊,还是虚岁。

“既然如此,我就不推辞了。”林为民说道。

启功满意的笑着说道:“好。有你这位享誉中外的大作家加入,文史馆的力量又壮大了。”

林为民玩笑道:“我对文史馆最大的贡献难道不该是拉低了平均年龄吗?”

启功闻言哈哈大笑,“不错,不错!”

半个月之后,林为民被请到了中南的海紫光的阁。今天,国家文史研究馆的聘书颁发仪式将在这里举行。

上午9点,有一位重量级领导宣读国务院的聘任通知,在热烈的掌声中,朱相向新聘任的国家文史研究馆颁发聘书,今天与林为民一同受聘的还有3位文史馆馆员和5位国务院参事。

这一届文史馆聘任仪式创下了一个记录,那就是新任馆员的年龄。

四位新任馆员平均年龄仅有66岁,其中更是有林为民这位年仅39周岁年轻馆员,成为国家文史研究馆自创立以来年纪最小的馆员。

聘书颁发仪式过后,朱相主持了在小礼堂召开的座谈会。

两个小时的座谈会一晃而过,用餐路上,朱相与众多馆员、参事走在一起。

一群最低也是花甲之年的白头翁中,一头黑发、面相年轻的林为民分外扎眼。

朱相玩笑道:“文史馆来了个年轻人呦!”

王蒙今天也在,朱相的这句话化用的是他的成名作《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在场众人闻言哈哈笑了起来。

吃饭的时候,朱相让林为民坐在他的旁边,这份特殊待遇让众人羡慕不已。

朱相笑眯眯的问道:“今天感觉怎么样?”

“好啊,进了文史馆,祖坟冒青烟了。”

朱相品味着他的话,问道:“你这话可不像好话。”

“您不能这么误会我,我这话可是发自肺腑的。”

今年春晚上,赵本山的《昨天、今天、明天》刚刚上演,白云一句“发自肺腑的?我十分想见赵忠祥!”火遍全国,“发自肺腑”这四个字已经被玩坏了。

“难怪东北出了个小品王,你们的方言确实自带特色。”

林为民开起了玩笑,“领导您可真会开玩笑,我来燕京都快二十年了,也妹有口音啊!”

周围人听着两人的对话忍俊不禁,朱相也笑了起来。

“行了,你就别耍宝了,我又不是跟你兴师问罪。”

林为民脸上露出几分狡黠的笑容。

正在这时,朱相问道:“不过你那小说下部动笔了没有?”

林为民一脸为难道:“工作忙啊!还没动笔,不过也快了。”

“快了是多久?”朱相追问道。

“明年吧!”林为民艰难的说道。

当面催更完,朱相满意的点点头,“还是要抓紧时间啊,不要辜负了读者们的喜爱。”

“是是是。”林为民一个劲点头。

周围的老同志们看着这个场景,心中艳羡不已。

领导人当面催稿,这个待遇放眼国内文坛也是绝无仅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