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2/2页)

而且,赵氏认为,能定下心来,把便宜的小杂鱼炸出好味道的王氏,和为了馅饼揉成薄层的不惜力的自己,是一路人。

在双方有意推动之下,今日赵氏和王氏相处得十分愉快,临走前,王氏还做主,给赵氏装了一碗小杂鱼,“嫂子,今日辛苦你们了,这小杂鱼,带点回去给孩子们尝尝。你也知道,这小杂鱼,没花多少钱,最贵就是个油钱,其他就是费功夫,别推辞。”

人的功夫不值钱。这是平山村所有人的共识。

“好,嫂子不跟你多推脱,明早咱们再来。”赵氏爽快道。

从李贤东家到李贵前家,相隔甚远,最近的抄后边一条小路。

平日里,赵氏等人是不会走这小路的,但这次不是有三人嘛,而且一整天没在家了,也不知道家里男人孩子、养的猪喂的鸡咋样,想想怪担心的,三人便急着回去。

“娘,咱们回去也炸小鱼吧。”低头安静赶路中,赵氏的大儿媳马氏突然开口说到,“豆哥儿肯定喜欢吃。以污二贰期无儿把以”

豆哥儿,马氏的儿子,四岁了,长得瘦长瘦长的,整日喊饿。半大小子,吃穷老子,马氏这个当娘的,自然时刻挂心上。

“行。”赵氏爽快应道。

都是当家人,心中自有一杆秤,这小杂鱼便宜又好吃,炸过之后,还可以放好几天都不坏。她们家人多,连鱼都可以自己捞,买鱼的钱都省了,划算得来。

“娘,王婶子做菜可有一手,跟传言里可不像。”这个话开了头,便随意了,马氏说道。

“这在继婆婆手下混日子,哪有这么容易出彩的。”赵氏说到,有那好名声,不得给自己亲生的。这不是自己亲的儿媳妇,便最好做那踏脚石。赵氏已经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那可真真的。”赵氏的两个儿媳妇,马氏和韩氏频频点头,虽然在亲婆婆赵氏手下混日子累一点,但谁家不是一堆活,起码不用一边拼命干活还得一个坏名声啊。

人的幸福都是比较出来的,相比之下,马氏和韩氏便觉得自己婆婆十分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