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相望(第3/5页)

天下战事已定,余下京城的事宜可以交给陈英他们。

他就留在这里养病,此处气候温暖,离江南又近。他这一身支离的病骨也许还能多苟延残喘几时。

将来若葬在这江边,夜夜看江水拍岸,潮起潮落,江月照人归。

***

含章殿上。

杨太宰火急火燎地拉着曾贤问道:“陛下呢?”

“好像是在御书房绘画。”

“什么?”杨太宰顿足,这会儿皇帝还有这雅兴?

“陛下最近痴迷绘画。”曾贤道。

杨太宰急得眼皮子抽搐:“陛下也真是坐得住,萧暥灭了赵崇后,迟迟滞留蜀中,拥兵自重,不知道在打什么算盘,陛下还有心思画画?”

柳尚书道:“我早就预料到了,他有钱又有军队,坐拥蜀中天府之国。说不定真有裂土封王的心思。”

薛司空沉声道:“陛下英明,早有防备了。”

御书房里,武帝笔尖轻盈,流畅的线条勾勒出画中人隽秀的眉目。

果然如贺紫湄说的,照影香能让他梦中见思念之人。

随着他修为的提高,梦境也越来越随心所愿。

梦中之人温柔可亲。犹如一点烛火映亮了黑夜。他已经离不开照影香了。

每天清早起身,他耳清目明,连修炼导致的头痛耳鸣心悸之症也好了。

这段时间,皇帝的修为也突飞猛进。

清早的曦光映着他轮廓分明的脸容,唯有一双眼睛凛如寒星。

***

人间四月芳菲尽,时间一晃就到了暮春。

萧暥手中捏着一张薄薄的棉纸,云越略带不安地看着他。

他还在病中,那声音薄寒剔透,“山有木兮木有枝……”

萧暥笑道:“你还会写诗,以前我倒没有发现。”

云越脸上掠过一线薄红,如山抹微阳,“小时候经史子集都读过。主公喜欢诗,我就天天给你写。”

萧暥心里失笑,别以为你主公我是大老粗看不懂,你这似乎是情诗罢?

怎么着?这里的姑娘漂亮,这小子是动心了?

江畔的日子过得恬淡,每天云越早起给他梳头,更衣,煎药,搀扶着他到江边散步,晚上,在草庐里煮上茶,给他念诗。

“云越,你诗写得好,庶务能力也应该不错。”有一日萧暥忽然道。

云越正在给他揉肩,手微微一顿,“主公何意?”

萧暥缓声道,“你跟了我多年,如今天下已定,也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前程了。你既有文才,将来在朝中也可为你父亲的助力……”

跟着他,没有前途。

他这病残之躯,就像一柄锤炼得纤薄又锋利无匹的剑,以往南征北战,全靠一口杀伐利气撑着,所向披靡无坚不摧,却不知剑身早已经支离破碎千疮百孔,可如今收剑入鞘,衰朽的速度恐怕更快。

一双臂倏然穿过他腋下,从身后环住了他。

他感到后背一暖,清寒的肩膀禁不住微微一震,有些不适应和人贴那么近。

也许是这些日子,萧暥的变化给了云越胆气。他第一次把那清瘦的身躯拥入怀里,下颌抵着那骨感突兀的肩膀,鼻底有他发间淡香。

云越的声音有些波动,“战场上,刀光血影里尚不能让我离开主公,何况如今。”

萧暥按住他在自己身上摩挲游弋的手,心中苦笑,没想到这孩子对他的依赖那么深。

江头月底,草庐蕃篱。

他本想在这里隔江相望,度过残生,只可惜,恬淡的日子很快就到头了。

次日,萧暥收到玄门的消息:陈英被撤换到京兆尹,吴铄接任灞陵大营,柳行接手北军。

朝中的这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京畿大防尽被撤换。

同时,京城传得沸沸扬扬,萧暥驻军蜀中,迟迟不归,有西南称王之意。

萧暥眸色一沉,再次凝起冷意:“回去罢,省得他们多想。”

***

没有一名将军得胜还朝像他那么冷清。

大梁街道上,门市紧闭,空空荡荡,如临大敌,百姓如避蛇蝎。

萧暥没有回府,征衣未解,直接进宫。

含章宫的大殿上,萧暥单刀直入,问吴铄道:“若有贼寇混入大梁城,图谋不轨,当如何处置?”

吴铄愣了下:“捉贼之事,应该交给京兆府罢?”

萧暥断然道:“陈英,你说。”

陈英道:“封锁四门,在街道枢纽处设障盘查,并调集十天内进出大梁城人员之档案。”

萧暥目光冷冷掠去,“若再如兰台之变,北狄来犯,该当如何?”

吴铄倒吸了口冷气,不敢跟他对视,支吾道:“据城固守。”

萧暥无语偏首。

陈英立即道,“灞陵大营驻守京郊,就是为了拱卫京城,若把军队调入城内,成了瓮中捉鳖,自缚手脚。将军当趁蛮人攻城之际,从后面包抄,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

杨太宰赶紧道:“吴将军刚刚赴任,还需要熟悉。”

萧暥冷笑,紧接着又问了他几名新任将领,都是支支吾吾,答非所问。

这些人大多都官宦子弟,如柳行就是柳尚书的侄子。他们根本就没有打过仗,都是纸上谈兵。资历太浅。

加上萧暥积威之下,气势所慑,他们都不敢跟他有目光接触。

萧暥看向武帝,毫不客气道:“大梁防务岂能当儿戏?”

杨太宰抖着嗓子道,“萧将军,你这话从何说起,哪有人是生来会打仗的?”

他仗着大梁兵权收回,本来想硬气一次。

萧暥冷然侧目,目光如刀。

杨太宰不禁打了个寒噤,又退了回去。眼神飘闪地趋向柳尚书。

柳尚书不冷不热道:“萧将军,难道陛下就不能任免几个官员了吗?”

他话音未落,就听武帝道:“此事是朕思虑欠妥。”

众人怔了怔。不知道皇帝这是什么打算。

武帝恳切道:“吴铄资历不足,朕意,让他去西京的曲阳营任职,军中历练。再者,西京乃大梁之门户,防务不能疏失,当然,萧将军若有更好的人选,也可以向朕推荐,朕求贤若渴。”

萧暥微微一诧,忽然发现这次回来,皇帝和半年前相比,似乎有很大的不同。

这一番话,不偏不倚,不仅‘知错就改’地把灞陵大营和北军的指挥权退回,又委婉提出让大臣们推荐的吴铄柳行等新人将领去西京带兵历练,两头都能兼顾。

萧暥隐约感觉到,皇帝努力在他和朝臣们的矛盾之中斡旋调和。青年帝王已开始懂得为君之道了。

此时萧暥手中并没有合适的人选去西京赴任,多年征战,袍泽故人都越来越少了。

皇帝见他答应,便道,“吴铄等人缺少带兵经验,朕想请将军派人协助曲阳营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