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太后娘娘也要帮手(第2/2页)

但是,这些太后想要去做皇帝,那就是绝对不被允许的,甚至是,很多在政治上很有作为的年轻太后,她们也根本就没想过,她们自己也可以走到前台来,获得皇帝的称号。

这就好像是让你来当推磨的驴,却不让你获得名利是一个道理。

而现在,郗恢反对宋轻音来当内舍人的理由,其实和大臣们不让太后当皇帝都是一样的。

内核没有改变。

虽然女博士也算是内廷的女官,但是,那种性质就只是在后宫做一些文案工作的荣誉职位,并没有任何的实际权力。

而内舍人呢?

虽然听起来也只是囿于内宫的这么一个官职,但毕竟是有了正式的职位,同时,舍人之职也算是给宋轻音时刻陪伴在王贞英身边找了一个十分合理的理由。

现在宋轻音的位置就相当于是外廷的中书舍人,从事的也是帮助皇帝整理奏章,文书之类的工作。

同时也可以给圣旨、文章辞藻润色。

其实呢,宋轻音有了这么一个内舍人的职位,以现在大晋的情况,她也好,王贞英也好,也都不具备武媚娘和上官婉儿在后世的条件。

一则是上官婉儿能够做内舍人,并且积极参与朝政,真的提出有意义的见解,那也是建筑在武媚娘可以在朝廷上说了算的基础之上的。

那为什么武媚娘就能说了算呢?

因为她是皇帝啊!

既然是真正的登了基,又改了年号,正式称帝,那就是皇帝,绝对不是热心干政的皇后,也不是有实无名的太后。

只是皇帝,真真正正的皇帝。

皇帝说了,我要有一个内宫的秘书,男女有别,男的不好使,我看婉儿就很好,朝廷上的大臣谁能说不?

况且,在武媚娘正式称帝之前,她就已经以皇后,太后的身份执掌朝政二十年了。

她在大唐朝廷本来就根基深厚,这一步想要跨出去,难度相比其他的太后都要容易的多。

更何况,武媚娘插着腰对前朝的事务指指点点,连她的正牌丈夫李治都不管,还乐见其成,觉得老婆能干,是好样的,那些大臣还能说什么?

而现在王贞英面对的情况却完全不同。

其实,在王谧看来,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

不管是女博士也好,内舍人也好,宋轻音的各种活动也只能限制在后宫,她又不能换一身衣服和列位大臣站在一起。

就把它当做王贞英给宋轻音的一份奖励就可以了。

“何来独创?”

“宋博士本来就是先皇钦定的内廷女官,如今为太后娘娘效力,予以加封,这不是顺理成章吗?”

“微臣也认为,太后娘娘此举并无不妥。”何无忌也帮腔。

王贞英坐在珠帘后面,看着这些所谓的大晋肱骨们的表演,又低头瞧了瞧怀里的婴孩。

这些大臣,就是这样可恶!

今日之事,如果是换做她怀里的小娃娃来做,不必他有多大,只要有个十三四岁,他说现在要加封一个官员,他们这些大臣,还敢跳出来说三道四吗?

为什么不敢?

不过就是看他是个男人罢了,而她王贞英,不过是给宋轻音一个好名声,他们就要横加阻拦。

说到底,不过是因为她和轻音都是女人。

太后以母亲的名义执掌朝廷或许还可以,而轻音呢,在后宫做个写写画画的女官,或者是暗地里在后宫帮忙,而不走到前台来,这些朝臣们都能容忍。

但是,你要有个体面的真正的官职,那可就不行了。

女流之辈,还想和吾辈一样在这里参与朝政,这不是牝鸡司晨吗?

王贞英很气愤。

自从郗恢站出来之后,很多大臣也纷纷附和,各种表示,他们越是表示,王贞英心中的怒火就更盛。

他们越是说不行,她就越是要行给他们看一看。

“好了!”

“不必说了!”

“予心已定,没什么好说的了。”

“太后娘娘,微臣也认为,宋博士还是继续做博士更好,以博士之身份辅佐太后娘娘。”

“微臣也复议。”

“微臣也复议。”

好啊!

全都跳出来了!

一到这种关键问题,这些大臣就全都站到一起去了。

朝臣们的表现,着实有些出乎王贞英的预料。

王恭所行非法,干出了那么丑恶的事情,他们却对她的处置方式轻飘飘的就同意了,仿佛都没有反对的必要。

而王贞英的这个提议呢,相比王恭的恶事,简直就不值一提,这些大臣却接连跳出来反对。

看来,不给他们来点狠的是不行了。

王贞英望着殿上的大臣,怒容毕现。王谧暗自估计,再过一小会,太后娘娘就要怒了。

而这些大臣是绝对不可能阻挡她的脚步的!

他也做好了准备,关键时刻要站出来支持王贞英。

事实上,这也是王谧在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奋斗。

按照他和王贞英的计划,就是以不动声色的方式,达到移交权柄,乾坤大挪移的效果。

但是,如果现在的这一步都推进不下去,那么接下来的大事,不是更没有着落了?

想必,大殿上的王贞英,也是同样的想法。

朝堂之上议论纷纷,有反对的,当然也有赞成的,通过这些朝臣的议论,对于王谧来说,也是大有好处的。

他可以通过这些人此刻的表现来判断他们真实的人品,自己这边的人,大约都还是靠得住的。

不管是老范,还是老袁,这一刻都默不作声,不时看看他的反应,虽然没有跳起来支持,但是那个意思也是支持的意思。

对于他们这一边的人来说,也确实不需要太过张扬。

毕竟,他们有王谧这个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