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一份契机

得而复失,此乃大幸!

世人皆求得,可坐忘之道,尤重其失。

若不能从那种状态脱离出来,再如何高妙的感悟,也将就此消散,身融天地,魂消道陨。

看似是一条堂皇大道,实则险恶至极。

最接近大道的时刻,恰恰是最危险的时刻。

顾担两次进入坐忘之境,一次差点把自己搞死,一次神念枯竭,头痛欲裂,代价不可谓不惨重。

“世间竟还有如此奇妙之修行法。”

顾担亦是叹为观止,很难想象当初的那群修士,都是怎么在这一条路上走下去的。

“我这里有一些关于坐忘之道的典籍,乃是自师傅那里得来,孔兄不妨看一看。”

庄生拿出几本典籍,交给顾担,随后道:“师傅说,当今之世,大道不显,坐忘之境亦是极难进入。孔兄却能够打破壁障,坐而忘道,实乃非同一般的奇才,很想与你见上一面。”

“哦?”

将典籍顺手接过,顾担脸上升起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清平子想见他?

“有机会的话,倒也不妨见上一见。”

顾担随口说道。

“对了,还有一件事。”

庄生又道:“这一次我回去的时候,木坊已被宁坊打下,金坊也被水坊打下,如今留存在不周山脉的修行之地,仅仅只剩下了宁坊与水坊两处。又一次融合的灵气源泉,灵气大盛,恍如人间仙境,怕是最寻常之地,都足以比拟昔日的地级区域。”

“又融合了一次么?”

顾担的脸色终于是微微有了些许变化。

十四年,对他而言是弹指一挥间,对很多人来说,都已是一段相当不短的岁月。

“是啊。”

庄生轻轻点头,有些感慨的说道:“不仅仙坊再一次的融合,甚至黄朝堂主,自身的实力已经来到了筑基后期,其进境堪称神速!”

筑基后期!

十四年前,顾担可是亲眼看到黄朝吞下那被誉为‘灵气源泉’的莲花之后,晋升了筑基中期。

如今才过去短短十四年,便已至筑基后期,就凭对方下品灵根的修行天赋,这何止是快,简直是快到不可思议。

毫无疑问,之所以能有这么快的进境,那黄朝定然是又吞了木坊的灵气源泉,才能够得此擢升。

一阵没来由的危机感,环绕在顾担周身。

黄朝的进境,委实太快了一些。

若黄朝再率领着宁坊众人,打下水坊,吞掉最后一株莲花,不会直接成就金丹吧?!

真要是金丹,他仰仗的大宗师实力,怕是也绝不够看。

金丹级别,放在仙道中都已是强者,放在大宗门中亦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寻常人一生能够得见的最顶级强者,大概也就是金丹到头,因此对于金丹的记载可相当不少。

那种级别的强者,当真拥有着挥一挥手江河断流,躲一躲脚群山震颤的力量。

其伟力已足以影响天地,而非再是小打小闹!

他分明也从未懈怠过,可黄朝偏偏以这种极为不讲道理的速度追上来,甚至即将超越过他。

这其中要是没有一点幺蛾子,顾担是决计不会信的。

“希望这是一件好事吧。”

沉默片刻,顾担缓缓说道。

拿着书本,暂时回到自己的茅草屋中,认真研读。

书中有言:所谓坐忘,便是忘却自身,与天地共鸣,忘掉属于自身的一切,好似化身天地般运转。

但人毕竟只是人,而非真正的天地,一旦沉浸在天地的浩瀚之中,便会逐渐迷失自己,甚至厌恶自己相较于天地般渺小而脆弱的躯壳,产生出厌世的情绪。

最终宁愿舍去自我,拥抱天地。

而坐忘之道真正的核心,便是自身的神魂。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

机缘巧合之下,这份真我会感知到天地的韵律,以此共鸣,体悟。

抛开副作用不谈,这的确是一段极为美妙,值得铭记终生的经历。

可惜绝大部分人都难以承载与天地共鸣之时的感受,便是侥幸从那种状态中退了出去,也仅仅只能够铭记住那至高无上的享受。

而少有能够铭记其中关键,甚至将感悟真正化作自身实力的人。

这本书还记载,在上古之时,曾有一批人专修坐忘之道,游走于天地与自身之间,恰如走钢丝。

要么感悟天地,要么被天地同化。

当书籍被尽数翻阅之后,顾担若有所思。

“坐忘之道,应是与炼气士般,上古之时的另外一条路。其由神魂主导,感悟天地自然……它最终的境界是,元婴!”

顾担明悟了过来。

坐忘道,是与炼气士同级别的一条路。

炼气士的路,最终化作了仙道中的练气。

而坐忘道,最终脱胎出了元婴。

元婴,明心见性,真我始出。

于识海中凝结真我,得见自身,便为元婴。

相比于真正的坐忘道感悟天地自然,相差了不少,但这的确是同一条路,区别不过是一个走的极远,一个只是刚刚起步。

按照清平子曾经的说法,每一条路走到真正的极致,出现‘得道者’之后,便是此路不通。

所有修其‘同道’的修士,都要受其压制,严重些的身陨道消也再寻常不过。

但后来者若要继续向上攀登,就不得不再沿着当初的旧路走去,然后才能开辟新路,因为曾经的得道者,道蕴已经永恒铭刻在了世间,不走都不行。

也就是说,哪怕想要开一条新路,也得先走一次前人走过的路,只是无需再走那么远,走一段也就行了。

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每一个仙道境界,都代表着昔日一条至高无上,直至终极的道路。

除了天地化生的巫的肉身之境不必去走,世间已经处处留下了得道者的痕迹。

最终也就化作了一层层的境界,需要世人攀爬而上,才能站在山巅,重新为自己谋划新路,换条赛道寻求超脱。

如今的仙道,只是一群拾人牙慧者,在向上攀爬,每一个境界都是浅尝即止,便要向下一座山峰越去,只有踏遍每一处山峰,才能去寻觅自身的道路。

而天地生灵已经无法承受下一位得道者的重量。

对于仙道的认识越是深刻,顾担越是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残酷。

无论是巫的肉身无双,还是炼气士的先天一炁,乃至坐忘道的身融天地,万物皆我,都是何等美妙的一条道路。

可遗憾的是,大道仅容一人。

一人得道,此路断绝。

便是能够沿着足迹继续探寻,也注定无法与其相争。

后来者纵使侥幸一窥其中光景,也不可能真正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