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自投罗网,都是误会

“我说崔兄怎么大晚上就要走,原来是在这边玩腻了!”

那鱼龙卫中的一员拽住崔浩的手掌,大笑道:“好说好说,但也不妨今晚再快活一番,明日赶路,如何?”

崔浩摸了摸自己日渐消瘦的面容,咬牙切齿道:“最后一次。”

“既是最后一次,在羽州定让崔兄玩个尽兴!”

鱼龙卫鼓动道。

楼船歌舞,艳妓争芳,吹箫品玉,不足道载。

又是一夜孟浪。

第二日天蒙蒙亮的时候,脚步虚浮的崔浩好不容易走出了楼船画舫,满身胭脂气。

在岸边,几匹高头大马早已准备好。

“崔兄,我们现在出发?”

鱼龙卫中,崔浩所认识的那个李兄走上前来,不由问道。

“算……算了。不差这一时半刻,休……休息一日再走吧。”

崔浩眼前直冒金星。

难怪前辈们都说修行者要远离红尘烟火气。

的确,这红尘烟火,大大滴坏!

非常影响个人修行。

不知不觉间,他都快要在羽州待一个月了,灵株一颗没到手,倒是熟悉的姑娘添了好几个……罪过啊罪过!

他可是修道之人,岂能沉迷于此?

明日,明日必然出发!

“好吧,那就听崔兄的。”

鱼龙卫微微一笑,送崔浩回驿站中休息。

鱼龙卫们则是来到了一间密室。

“如何,消息传回来了么?”

先前还是好声好气的鱼龙卫,此时哪里还有半点开怀畅饮的富家公子风范,一个个皆是冷峻起来。

“刚收到消息。皇上让我们尽其所能的拖延一二,但也不要让他们心存芥蒂,尽量多汇聚一些人,一同前往皇都。”

一个月的时间,紧赶慢赶,八百里加急之下,终于是让消息从羽州到皇都,一来一回。

这还要得益于夏朝的基建做的相当不错,官道畅通,若还是大月时期,羽州的消息赶到皇都,怕是都要月余的时间了。

“没问题,这人也是个喜欢享乐的。路上还有扬州、豫州,最后才是皇都,不愁拖不了个把月的时间。”

既是收到了命令,鱼龙卫也很快就做出了安排。

有夏皇手谕,一路上畅行无阻,方便之门大开。

吃喝玩乐、美女珍玩,一应满足。

待得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鱼龙卫的人则会旁敲侧击的询问一些仙宗事宜,都不是太过敏感,但对夏朝颇为重要的消息。

比如他们就从崔浩的口中得知,归藏谷的掌门是个金丹级别的强者,至于如今下界寻求机缘者,多是炼气期修士,连筑基期都少有。

至于金丹级别的真人?

他们可看不上这个时候的仙缘,还得再往后等等——但也没有多少年了。

如今是底层修士的狂欢,能拿到多少,就全凭自身的本事。

最关键的,对凡俗王朝的态度嘛,归藏谷的意思是暂且不插手,等到宗门坐落处彻底定下之后再谈。

说白了,仙宗也得找洞天福地设立,那些有名的大仙宗自然不必为此发愁,早就有了盘算,他们这些小仙门,尚需自己努力。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到夏朝的仙宗人马已经扩大到了三波。

皆是被【天赐祥瑞】给钓出来的。

那所谓的“天赐祥瑞”当然是货真价实的灵株,也的确被围了起来,夏朝民众可以免费参观。

只不过,在每一株大张旗鼓的灵珍旁,都必然会有一位鱼龙卫守护。

五百多位鱼龙卫,如果一盘散沙也似的丢在夏朝,那肯定是一点浪花都看不到,更不好找寻自己想要寻觅的目标,总不能看谁可疑就捉起来吧?

可只要设立起天降祥瑞的牌子,就不再是他们找修行者,而是修行者找他们。

相比于不知藏匿在何处的灵珍一个人去苦苦寻觅,哪里有找现成的好?

然后就被‘守株待兔’了。

只要对祥瑞过于感兴趣的,留恋过久的人,在夏朝有户籍者,严查祖上三代。

不是夏朝人,还一直围观恋恋不舍的,严密监控。

想要直接出手拿走灵株的,鱼龙卫当即现身,与其交涉一番。

同为修士,多少还是能够说得上话,目前暂且还没有发生斗法冲突。

这个方法可谓是简单、高效还好用。

不止崔浩被这么钓了上来,其他仙宗的人也没好到哪里去,指不定还当夏朝是个傻子,有了灵珍都不知道先取走,反而高高挂起,生怕别人不知道。

殊不知被钓的鱼在咬钩前也通常觉得自己赚大了。

鱼龙卫彼此联络、共享消息,且等待着夏皇的答复,他们这些人只对夏皇负责,游离在夏朝官府之外,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真正的官职可言。

目前来说,这个方法很好用。

但,并非是绝对有效。

也有一批人,根本没有在【天赐祥瑞】那里留恋太久,目标明确,明晃晃的就冲着夏朝皇都而去,并未与鱼龙卫的人接触。

夏朝皇都。

皇宫之所在。

“这里,就是夏朝的都城了。”

两个修士目光随意的打量着周遭的街道,道路干净整洁、宽敞明亮,地面上也无污水、屎尿可言,足够八匹马一同走过的大道又宽又阔,的确有一番非凡气象。

“这夏朝,跟咱们看到的那些国度可不太一样啊。单单是看这副气象,怕是一两位明主都不够用的。”

年龄稍小一些,身着白袍的道人的随口说道。

一个国度是否兴盛,不是嘴上吹就能行的。

看一看百姓的面貌,走到城中的偏僻角落是否有乞丐趴伏乞讨……等等事宜,皆可真正了解一个国度如何。

他们虽是走马观花而来,看的并不算多么真切,可真来到了夏朝皇都,还是能够感受到夏朝的与众不同。

鲜花着锦自然艳丽,可若由烂泥堆砌,难免腐臭冲鼻。

可这夏朝并非如此,一路走来,竟连乞丐都未曾见到过,反倒是在城外施粥的大棚见了不少,的确有几分意思。

由内而外的兴盛,与那些天地剧变之下,受创惨重,国将不国的国度全然不同,甚至如今在夏朝已经完全看不到大灾过后的痕迹。

短短十余年,昔日的灾祸像是从这个国度被抚平、抹去了一般,这绝不是一件易事。

“的确不错。”

年长一些的紫袍道人也是轻轻点头,“走吧,直接走皇都的正门过去,会一会夏朝的皇帝,看看是怎样的人。”

两人随意的交谈着,嘴上对夏朝虽多有夸耀之言,却也没有太放在心上,光明正大的行走在朝天街,向着皇宫所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