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道明真相(第2/2页)

张氏哭了好一会才算把自己的情绪控制住,她面红耳赤地看眼刘秀,声音带着哽咽,但难掩喜悦之情,对刘秀小声说道:“妾……妾让陛下见笑了。”

刘秀连忙摆手,意味深长地说道:“我与公孙,义为君臣,情同手足。当年我被王郎追杀,流落至无萋亭,饥寒交迫,身患重病,是公孙的一碗豆粥救了我啊。”

这件事情,之所以会被广为流传,甚至传到后世,成为一段佳话,不是冯异去四处传扬,彰显自己的功劳,恰恰相反,冯异从不会主动对人讲这件事。

而是刘秀自己经常向人提及此事,每次说到无萋亭,说到那一碗豆粥,他总是会感慨万千。

看似大咧咧的,毫不在乎自己当年的惨状,实则却是显露出刘秀的大胸怀。

刘秀没有因为自己做了天子,就把当年落魄之时的事列为禁忌话题,他经常提到此事,也是在鞭策自己,要勤勉于政,要懂得知恩图报。

他的思绪仿佛飘到从前,感慨地说道:“每每想起那一碗豆粥,似乎还能闻到它的香气。可是真香啊!”

张氏眼眶湿红,忍不住再次落泪。刘秀对她一笑,说道:“我视公孙为兄长,按理,也该叫你一声嫂夫人才对。”

“陛下万万使不得,妾不敢当。”

刘秀含笑说道:“公孙当得起,嫂夫人也当得起!”

说着话,他指了指外面的几口箱子,说道:“公孙在外征战,家中的吃穿用度,难免紧张,这些嫂夫人先收下,等公孙回京,我另有重赏。”

“妾谢陛下隆恩!”张氏带着哭腔,向刘秀叩首。

今日,刘秀的心情格外之好,在大堂里和张氏还聊起了家常,了解冯府的近况,询问张氏没有困难之处。

见张氏摇头,他含笑说道:“倘若嫂夫人遇到为难之处,尽管来皇宫找我,我保证,绝不会再对嫂夫人避而不见。”

听闻他的话,张氏被逗笑了,向刘秀欠身说道:“妾多谢陛下!”

刘秀在冯府了待了一个多时辰,才起身离开。

张氏送刘秀和阴丽华出门,向外走的时候,张氏颇感愧疚地说道:“贵人刚刚诞下四皇子,今日却烦劳贵人专程来到冯府,妾实在是过意不去啊!”

“嫂夫人千万不要这样说,我终日待在皇宫里,早就想出来透透气了,今日能出宫,还是借了嫂夫人的光呢!”阴丽华笑吟吟地说道。

皇宫聚会,大臣在前宫,女眷在后宫,张氏不太喜欢盛气凌人的郭圣通,对平易近人的阴丽华却极有好感。阴丽华的样貌生得太过娇美,不认识她的人,会对她产生极强的距离感,可是若和她接触过,便会发现,阴丽华的性子极为随和,而且她的随和不是那种装腔作势的随和,而是打内心里生出的随和。

虽说对阴丽华很有好感,但毕竟是天子的嫔妃,要说接触,也只有赶上皇宫宴会的时候才能见上一面。

走在前面的刘秀回头瞧瞧,见阴丽华和张氏想谈甚欢,话也比在皇宫时多了许多,刘秀心中感叹一声。

他放慢脚步,等阴丽华和张氏走上前来,他说道:“平时,嫂夫人若得空闲,可以经常来皇宫走动,丽华在皇宫里也很是孤单,难以找到能说得上话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