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伸向太平洋的手(中)(第2/2页)

科尔举例的就是德日之间的潜艇交流:由德国前往日本的行动称为“柳输送”,运输物资以新式武器及其图纸、工业制成品、技术资料为主;而从日本前往德国的行动称为“反柳输送”,物资则以德国急需的热带作物制成品、工矿产品为主。

半年前日本海军中佐远藤信夫指挥伊-30潜艇从日本海军基地吴港出发,搭载着3300磅云母、1542磅虫漆以及九一式航空鱼雷的图纸和一架E14YI水上飞机等物资经新加坡、马达加斯加,绕过好望角于8月5日成功抵达法国洛里昂港。该潜艇抵达欧洲后受到德国海军高层的热烈欢迎,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潜艇部队司令邓尼茨上将、日本驻德国海军武官横井忠雄大佐等都到洛里昂来迎接伊-30的到达,艇长远藤信夫中佐还被授予铁十字勋章,而伊-30也由德国专家做了局部改装。

“敝国元首从中深受启发,认为能够直接建立与贵国往来的海上和空中渠道,进行必要而紧急的物资、人员交换。”科尔先说了自己坐20余小时飞机从欧洲直飞日本的空中通道,建议对此进一步加强完善,“这条空中渠道可以解决快速的人员与图纸运输。而大宗物资交换就必须依赖潜艇部队。比如德国拥有比较完善的装备体系,在航空发动机、新型坦克、电探(雷达)等其他技术装备上具有优势,可提供相关成品、设备给贵方,而我们缺乏资源,比如橡胶、钨等物资,希望贵国能够提供,双方主要以货易货的形式进行交换。”

科尔说起了本方可以用来交换的装备。当然裕仁和古正之是不了解的,只能暂时先开列清单,然后由双方专门人员进行需求设计与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