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实力不足,外交来补(中)

“真是糟糕啊!”金元道说的是北线的战争进程:“丸都被燕军不费吹灰之力攻取,不但国主生母被抓,竟然连历代先王的陵墓都被挖……”

营帐内的高句丽人就没有一个是脸色好看,高句丽在发觉前燕的动静后,高钊很快就进行了动员,国内诸家族其实也比较配合,不到一个月连带王族亲军高句丽聚集了十二万的大军。

作为高句丽的国王,高钊是意气风发地带着十二万大军主动出击,几乎是全高句丽上下都对此战获胜满怀信心,一切只因为前燕不过才出动四万,虽说前燕的四万大军之中超过半数是骑兵,可高句丽境内是多山地区,骑兵占不了太大便宜嘛!

高句丽的军队分两线出击,北道方向很快取得胜利,他们战胜了王寓所率的燕军,斩首一千余,俘虏近两千,极大鼓舞了高句丽全军的士气。

似乎是高钊发觉前燕军队不过如此那般,以高昂的姿态,暴涨的士气,接近十万大军得知慕容皝亲率大军从险峻狭隘的南道扑来,只差喊一句“慕容皝这是脑抽,竟然带着大量骑兵走险峻的南道”,大旗一挥直接扑过去。

对于高句丽来说,比较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慕容皝脑子没有出现问题,脑子有问题的是高钊。

高钊带着部队还没有到南道,也不知道是什么个情况,明知道派出去的斥候大量失踪或战死,竟然没有提高警觉,直愣愣地走进了慕容皝设下的埋伏圈。

“骁勇善战”的高句丽人面对不断从山地出现的燕军,几个要道也是扑出难以数清的燕军骑兵,再有脑子有问题的高钊先是喊了一句“不好,中伏了!”,见前燕士兵骁勇,己方的高句丽士卒不断被压迫后退,率先挥着马鞭子突围,结果是造成高句丽全军混乱,一战竟是几成单骑而逃的局面,将十来万大军丢下给前燕大军屠戮。

历来只要是高层还能顶得住,哪怕是打得再惨高层没跑底下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坚持一下。可要是还能坚持的时候高层先跑,底下的人一看,高层都跑了,咱为什么要留下,绝对也是呼啦啦跟着跑了。

战争中真正死于沙场交锋的其实都是少数,一般就是溃败之后死的人最多,还都是在亡命逃奔的时候被追上,非常轻易就被从背后干掉。

简直是太惨,太悲剧了!高句丽从威风凛凛的十多万人带着必胜的信心出征,没想一下子就崩溃,国中精锐一战皆灭,能不惨吗?

金元道已经在痛哭流涕,是为自己主人的生母被俘,更是因为历代先王的坟墓被挖,内心里更多的是为高句丽马上就要“国将不国”。

所有高句丽人都在哭嚎,国家不幸,任何一个依赖国家作为保护层的人,谁又会幸运?北线他们暂时管不着,南边情势的糟糕却是与之有切身的利害关系。

哭了蛮久,金元道终于记起了正事,说道:“那个汉部,派来了使者,要求我们献上粮秣,不追究之前的交战,我已经决定答应。”

一片吸气之声,双眼通红,鼻涕横流,众多的官员吃惊地看着说话的金元道。他们是北线崩溃,可南线还有两万精锐,不是不能打了啊?

“汉军出现得过于突兀,像极渡海而来的倭贼。他们不攻大城,只对村落烧杀抢掠,对我大高句丽没有存亡之忧。”金元道艰难地看着震惊的人们:“倭贼只为财帛,却不知道这股名唤汉军的贼寇能不能像倭贼那般,出以财帛能够雇佣。”

激烈的讨论声很快就爆发,他们一个比一个情绪激动,喷着唾沫发表各种意见。

倭国嘛,就是朝鲜半岛东南侧的一个列岛的国家统称,传闻那边还是处于半石器时代,人种矮小且十足凶悍。

倭国名称的由来与曹魏有关,相传曹睿在位期间,有一伙自称邪马台而来的矮小异族朝贡。矮小的人种来自海外遥远的岛屿,曹睿赐号“亲魏倭王”,倭国的名称就这么一直延续下来,需要等一个叫“和”的岛上民族崛起并统一列岛,才去掉“倭”的国号,自称日本。

汉部这边已经将百济军缴械,过程其实也不是那么和谐,镇压百济军的时候弄死了四五百个,连一个叫朴直旻的百济官员因为反抗都直接被砍死。

百济军的各种不服是随着朴直旻被砍死才平息,原来这个倒霉蛋是新罗种,祖上是投降给百济的什么将军,在百济这边也算是一个不算小的家族。那些百济人是见汉部连朴直旻都敢随随便便弄死,地位尊贵的都死了,那等于是没有汉部不敢砍的,只能是消停。

对了,朝鲜半岛虽然杀来杀去,可是对于各家族的直系成员其实还是以俘虏为主,被俘之后交赎金才赎回去就是。那也是百济人看到朴直旻被砍死,那些能称作官的家伙二话不说立刻投降的原因。至于死了的四百多百济人,那些都是朴家的奴兵,他们不死,一家就该全死了。所以说,半奴隶社会体系,连坐果然才是硬道理。

“你们……你们……”公孙豹差不多也怂了,他自持身份高贵又是博学之士,最为气急败坏的时候骂人都不吐脏字,就是拿一些信义啥的典故来埋汰刘彦却是有些文不对题。

“咱们不是盟友,再则是你们先出卖。”刘彦没觉得自己做错什么:“听说你这个猪加的官职还挺高的?”

现代的思维中,与猪牵扯上不是蠢就是萌,显然公孙豹一个中年大叔萌不起来,看着也并不蠢。

“我是公孙家族的族长。”公孙豹不是在彰显身份:“直接开个价吧!”

“什么意思啊?我们是入侵没有错,但不是绑匪。”刘彦浑然不觉自己丢人了,不了解朝鲜半岛现在的文化和价值观:“不也是你们自找的?我们本来的目标是高句丽。”

“……”公孙豹的脸颊在抽动,他想的是刘彦没打算放人,那么不是永久囚禁,就是要杀掉:“你们不能这样……”

地位越高的人越怕死,古时候的知识分子相较起来怕死的更多,要不戚继光怎么喜欢选不识字又憨憨的人当兵呢?

刘彦在等待高句丽那边的人做出反应。实际上,他并不认为高句丽会答应那些看起来夸张的条件,特别是自己率军在高句丽肆虐,似乎抢了不下于二十个村庄,掳掠了将近四千人,还三次干挺了至少五千高句丽兵?

然而,事情有些出乎刘彦的意料,或者说是汉部这边不了解朝鲜半岛人种的思维。

“唔?!”刘彦接见了过来的乞仠乙连力,知道这个家伙是高句丽的“小使者”,听完这家伙讲的话,比较明显地愣了一下,说道:“诚意,我们需要看到诚意!”

小使者是高句丽的一种官职名称,朝鲜半岛的政体官职名字有比较多重复,像是太大使者、大使者、小使者对应的就是百济的大使、大使者、使者。倒是,新罗采取了与高句丽、百济不同的官职,例如“花郎”有时候是官,有时候却是指刀术高超的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