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娶新妇寄存货物(第4/5页)

两三年的功夫过去了,玉茗也能做出像样的饭菜来。

娘家里一切顺利,梅香也跟着高兴。如今弟媳妇进门,家里又有两个小丫头,能帮阿娘分担不少。

家里人一多,叶氏的空闲就多,她又开始经常过来给梅香帮忙。有时候是她单独过来,有时候是带着儿媳妇和女儿一起过来,渐渐的,梅香和玉茗也越发熟悉,偶尔玉茗也会单独过来给梅香送一些家里新得的吃食。

冬天是梅香家里最忙碌的时候,办喜事的多,喜馍铺子天天都没闲着,豆腐坊里的生意也比夏天好多了。除了这,今年仍旧要帮叶厚则和韩敬奇等人带卖木炭。

叶氏不会做喜馍,也不想去学。这是他们三家的生意,自己若去帮忙,人家到底分不分钱。她索性不去管,只帮女儿干一些家务活,有时候抱着慧哥儿看她们干活,在一边一起说说笑笑。

慧哥儿已经一周八个月了,跑起来横冲直撞。每天穿着厚厚的棉袄,快速的往前扭动。

他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多,以前梅香每顿饭单独给他做些吃的,现在只要把饭菜做得淡一些,慧哥儿可以跟着大家一起吃。

梅香自己弄了些豆瓣酱,家里炒菜盐放的少,谁若觉得太淡了吃不下,加一些酱在自己碗里拌一拌。

能和大家吃一样的饭菜,慧哥儿特别高兴。他已经知道用勺子往自己嘴巴里填东西,但总是撒的到处都是。

有时候用勺子去舀饭菜,舀了半天都舀不起来,一着急,慧哥儿还是会用手去抓。

一顿饭吃完,他胸前粘的都是米粒,脸上糊的跟只花猫一样。饭没吃多少,倒是折腾的大人够呛,最后还是要喂他。

梅香家菜园里的菜都长起来了,现在她再也不用去街上买一根绿叶了。才入冬的时候,梅香就腌了一大缸的菜。

梅香用的是那种最大号的缸,里面放了雪菜、萝卜、辣椒和大白菜。

每隔一天,梅香会从腌菜缸里捞出一些菜,洗净捏干水,切碎了,下油锅爆炒。

早上吃红薯稀饭的时候,配上雪菜炒鸡蛋,那味道才好呢。有时候夜里吃擀面条,里面加一些腌萝卜条,或者把腌辣椒切碎了和香豆腐丁一起炒,梅香觉得比肉都好吃。

今年家里没有红薯,郭舅妈和郭二姨每人带了半袋子过来,梅香从家里拿了一些豆腐作为回礼送给二人。

郭舅妈和郭二姨每次上门来做喜馍,严格遵守自己的规矩。不在外甥家吃饭,不拿外甥家一针一线。

亲戚是亲戚,生意是生意。做生意期间就不讲亲戚,等亲戚间走动时不谈生意。

早些时候,梅香经常想把家里的豆腐送给她们一些带回去做菜。但郭舅妈和郭二姨严词拒绝,并让梅香从此再不要提此事。梅香见她们坚持,也不再勉强。

这样相处下来,这喜馍铺子在三个女人的运作下,像模像样的。这一年多以来,账目清明,没有发生过任何矛盾。

继续说菜园,各种菜先后长起来了,梅香家里吃不完,经常给叶氏和杨氏送一些。莲香那里不需要,周氏经常会送一些给她。

黄炎夏经常会出去捞鱼,每次得了鱼之后,也往大儿子这边送一些。叶氏这边从不跟女儿客气,反正她现在过来的勤,能给女儿帮不少忙。偶尔有学生家长送给明朗的东西,叶氏也会给女儿分一些。

十月中旬,天忽然下起雪来。因黄茂林时常去县里,家里实在走不开,梅香今年没有进山砍柴,而是花钱买了许多柴火。

柴房里堆得满满的,花了二百多文钱。

叶氏倒不反对,女儿家里豆腐坊和喜馍铺子,合在一起一个月能挣不少钱,倒不必为了这二百多文钱特意往山里跑。

一日下午,家里不用做喜馍,外面雪下的大,冷得很,家里柴火充足,梅香就在厨房里烧了个火盆。

等火盆里的柴火不再冒浓烟,梅香把火盆端进了前院倒座房,与黄茂林一起带着小柱和慧哥儿一起烤火,烤糍粑吃。

倒座房里还有一些豆腐,每天下午,镇上仍旧会有客人来买豆腐。

一家人正说说笑笑,忽然,外面有人摇铃铛。

黄茂林忙起身,打开窗户,伸头一看,是个外乡人。

黄茂林笑着问他,“客人,您需要些什么?”

外乡人先叽里呱啦说了一通,黄茂林一句没听懂。这人又用蹩脚的官话说了几句,黄茂林去过省城,勉强能听懂一些,才知道这人是想问此处有无货货栈可以存货。

镇上倒是有两家货站,都小的很,撑死两间门脸儿,自己家的货都要摆不下了。

黄茂林就把实情告诉了他。

哪知这人摇摇头,他从外地来的,运了一批货物,路过此处,没成想下了大雪走不了了。他先把货物寄放在驿站里,但驿丞要价高,他有些吃不住,就到最近的平安镇来问一问。

天下大雪,许多人家都紧闭门户,他问了几家,都没问明白,也不知是人家听不懂他的话,还是见做不成他的生意不想搭理他。

黄茂林把那人迎进屋子,仔细问了问他的情况。

这人运的是一些茶叶和药材,最怕潮,驿丞哪会好好帮他照看,他就想找个地方寄放东西,要是有那种专门对外租赁的仓房最好不过了。他只是个小商人,货物也不多,需要的地方也不是很大。

黄茂林想到自家厢房都空着,跨院也还有好几间屋子都空着,都是新盖的房子,若是底下铺上稻草,也不会沾上一点水。

那人一听,顿时大喜,想要把货物寄放在黄茂林家里。

黄茂林心里有些打鼓,从来没有干过这样的买卖。这人又是外地人,他的货物到底如何自己也没看过,万一已经潮了坏了,到时候岂不要我赔钱?

黄茂林仔细斟酌了一番,见那人面色焦急,最后提议要先看看货,那人点头答应了。

黄茂林怕自己一个人看不好,把隔壁杂货铺的吴掌柜和王老大夫的小儿子叫上了。吴掌柜家里也卖茶叶,王大夫的小儿子认识药材,有这两个人长眼,总不怕这人坑他。

驿站离这里不近呢,黄茂林套上了家里的驴车,赶了半个时辰才到。众人一看货物,果真都是好的,黄茂林这才同意把东西寄放在自己家。

那客商长期在外行走,也不是个没经验的傻子。他要求与黄茂林签一份契书,让当地里长做见证。

黄茂林又带着他和货物一起回去,然后找张里长做见证,签了份契约书。这人把货物寄放在黄家,等大雪消退,再来取货。

张里长等人以为黄茂林就是想干一件善事,既然他自己愿意,无非就是做个见证的事情。

梅香却觉得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等货物都整理好了,众人都走了之后,梅香低声问他,“茂林哥,怎的忽然大费周章管起这事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