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爱你,恨你,问君知否?(上)(第2/2页)

甄祎略惊讶于贾环的自信,微微一笑,螓首轻点。贾环为帝师。朝中有流言:贾先生恐怕就是当年明朝万历年间的张先生。吾非相,乃摄也!

她对此嗤之以鼻。这些人根本没看到根源:贾环在朝中的地位,并非来自文官集团,或者他的自身官职。而是军队的支持!这是本质的区别。

宁炎则是钦佩的看着自己的老师,感受着那股气势。那是央央大国的自信!还有那种气度: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令他向往之。

闲话几句,教学继续。甄祎旁听,等贾环安排好课后作业。宁炎送下楼。甄祎则是和贾环一起顺路出含元殿。她有事和贾环商量。

走在林荫大路中,甄祎道:“贾先生,天子登基有几个月,还未大婚,不知薛、林二位夫人,何日可至京中。我许久未曾见她们,甚是想念。”

她有联姻之意。贾环和薛宝钗是两个儿子。和黛玉育有一女。时年十岁余。据闻生的极其美丽,如出水芙蓉,有沉鱼落雁之姿。

提及此事,贾环情绪微微低落,轻叹口气,道:“太后,少之时,戒之在色。安世年纪还小,才十三岁,等几年再大婚无妨。”并没有立即答应或者拒绝。

甄祎点点头,见贾环情绪流露,禁不住出声安慰道:“贾世兄,不必忧愁。想必过几日林……姐姐的病好了,你的夫人们就会启程来京中。”

她从宁潇那里知道的消息。黛玉偶感时症,缠绵病榻月余,本计划五月份到京中。现在六月份还没动身。

贾环微感诧异的看甄祎一眼。三十一岁的美人,俏丽如花。眉眼间带着英气。这声贾世兄,将他拉回到昔年的回忆中。

雍治十四年秋,甄礼被永昌公主设计入狱,甄宝玉到他府中求救。甄祎跟着过来,见面时说起永昌公主意图将她送进西苑,进献给雍治皇帝。神情羞愤。

当时,他想:贾府帮落魄的甄家解决麻烦,是人情世故。但,甄家的衰落,和他,是脱不了干系的。甄祎心里对贾府,对他是怎么想的,谁知道?

后来,这件事自然是随着永昌公主被他剪除掉,而结束。雍治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甄祎嫁给燕王宁淅。这桩婚事由王夫人做媒。

贾环道:“谢谢。三姑娘有心了。”

甄祎笑着点头。此时已到含元殿的侧门口,目送着贾环离开。贾环这一声“三姑娘”,亦让她想起二十年前,雍治十一年秋,贾环抵达金陵拜访甄府时。

那时,她才十二岁。甄、贾两家当年还有意联姻:将她嫁给贾环为妻。但贾环拒绝。她气不过,觉得很丢脸。在贾环来府中时,堵着贾环问:

“环兄弟且慢着,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环兄弟。为何你去岁以年龄为由拒绝我甄家的婚约,今年中秋却在词作里把女儿家的闺名传的天下皆知呢?这是什么道理?”

她比贾环大一岁。

二十年的往事啊!京中近日流传的流言,她虽然嗤之以鼻。但有一点令她气恼。将她比作万历朝的李太后。李太后和张先生的故事,在文人笔记中,传的有鼻子有眼的。

侍女见太后站在走廊处,注目着贾先生离去的方向,半晌未动,轻声提醒道:“太后,我们该回宫用膳了。”

“唉……”甄祎轻叹一口气,“走吧。”

为谁情多丝宛转,未免辛苦窍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