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涛海怒 第五十章 战训识字班(第2/2页)

不过,还有很多的不足,最大的不足就是不成系统,不成体制。特别是江东左军规模扩大,又分地驻扎之后,各营推动情况就会有落差,甚至在战训任务重的营哨,这些工作可能会给忽视掉。

其他事情稍定,这件事自然要提上日程,林缚也将此当成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抓。

这不仅涉及到基层军官的培养问题。

江东左军设六营,编有三十四哨,一百余都队,营指挥,正副哨将及正副都卒长及营哨级参佐军官超过三百人,加上林缚设想中的后备军官规模,差不多要达到五六百人。

这么一个大的群体,以后会日益的庞大,要维持稳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世的高级镇府军将领,由于缺乏有限的手段,通常将麾下优秀的将卒都笼络为亲信,心腹,或直接收为扈从,形成军中嫡系这个特权群体,以来维护自己对麾下军队的统辖权。当资源都向嫡系倾向时,军队实际就分割成矛盾对立的两部分,实际上降低了军队的整体战力。一旦高级将领的嫡系在战事中消耗过大,往往是权势旁落的起端。

另外,高级将领掌握中级将领,中级将领掌握低级将领,低级将领掌握基层武官的形式,也容易在军中形成小团伙势力,形成派系争斗。当世的高级将领习惯玩弄权术,在军中形成派系相互制衡来掌握整支军队。实际上这也削减了军队的战斗力,严重时,甚至可能给下面的将领反噬。

江东左军在北上勤王期间发挥出耀眼的战斗力不假,但只要是世俗化的军队,就有种种弊端,不加注意,当世镇府军的不良风气就会侵袭到江东左军内部来。

林缚当然不屑搞嫡系,非嫡系那一套,那也不值得搞,更不想玩什么帝王权术,在内部形成不必要的内耗。他要江东左军在壮大的过程始终如一的是一个有向心力,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整体,战训识字班就是一个必要而且重要的手段。

战训识字班等形式所形成的集体生活,不仅能促进军官团体的形成,有效防止军中形成小团伙势力,促进军官团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也方便高级将领准备及时的掌握军中动向,统一思想认识——这层意义比军官的加速培养丝毫不弱。

林缚与曹子昂、傅青河、孙敬堂就这个事情讨论出一个具体的章程来,决定先在紫琅山附近三个营的驻军及亲卫营里先推动办这个战训识字班,再推广到其他驻营,津海那边的驻军则直接抽调三分之一的军官到崇州来接受培训。

午后,吴梅久过来探视林缚的伤情。

整个刺杀事件,江东左军这边对外也只是宣称林缚在山间遇刺。

林缚没有受什么重伤,但就事情的性质,林缚遇刺一事的恶劣程度甚与僧院通匪案相提并论,表明崇州的情况依旧十分的严峻,还潜伏不利地方的敌人。吴梅久那边自然要及时跟海陵府及郡司通报,林缚自然借机加强通匪案的清查力度,全面加强对各进出崇州的官道,河道,渡口,码头的控制,加强对隐匿丁口的清查。

刺杀事件的发生,使韩载也担心自己的性命受到威胁。即使知道纵容林缚如此布置,会使江东左军往崇州渗透得更深,控制得更严密,但为了自己的性命着想,他识相地闭上嘴,没有跳出阻止。

到夜里,内宅及亲卫营驻营都迁到山上,像武延清、葛福等人的住处也搬到山上,也方便东麓禅院腾出更多的地方来做其他事情。

奢明月一直到深夜才退烧,人很萎靡颓丧,但也没有性命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