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淮东 第九章 修堤之谋(第2/2页)

三五年内河漕运恢复了,自然能断了崇州最大的财源。而崇州之前又将银子投在修扞海大堤上了,那林缚除了做大越王朝的忠臣外,就没有太多的选择,封侯、封国公都不是什么问题。

要是三五年后,内河漕运还恢复不了呢?那时候封侯、封国公,能满足羽翼已丰的林缚的野心?

在刘庭州看来,将扞海堤修在三县与盐区的边界线,还不如将扞海堤完全修在盐区呢?

※※※※※※※※※※※※※※※※

没能拉得刘庭州的支持,刘师度也早早表明支持的态度,张晏也知道自己是独木难支,便是岳冷秋也希望崇州的钱粮能消耗在修扞海大堤一事上。他便是一人反对,捅到京里,反而会与张协、郝宗成起分歧,李卓对淮东军则一贯是支持的态度。

张晏唯有希望修筑扞海堤一事能拖上三五年,唯有寄望三五年内河漕运能恢复,“盐银保粮”之策自然就会作废,当前情况,不得不同意整条扞海堤从淮南盐区贯穿过去,这样倒也不便暗中拖一拖后脚。

如此,到十一月下旬,扞海堤修筑方案,便大体定了下来。

扞海堤南段先进入实施阶段,条件也最成熟。

淮东制置使早就在鹤城与江门设了巡检司,筑了城寨,还在江门与鹤城之间修了大道,为防备奢家派兵从海路袭扰崇州,江门与鹤城之间还筑了三座坚固烽火哨堡。在林缚决定要筑扞海大堤,鹤城、江门就先修筑了大量的临时军营。

崇州南有长江,北有运盐河,地势也比北面的湖荡平原区略高些,从江门到鹤城之间就没有再设河闸。这时候只要将人拉上去,就能分四段立时动工筑堤。

而北段、中段,则要每隔三十里先修七座驿堡,接下来再修出海河闸,到最后才分段筑堤,将驿堡与河闸贯连起来。

到十一月下旬,流民军丁壮与家属除了少部分在山阳安置外,其他也差不多都从淮泗迁来崇州,主要沿鹤城、江门集结。

当然,初期的投入也是巨大的。工辎营编卒六万,每月粮饷投入为米粮三万石,银两万两,这倒不难承受,毕竟是逐月投入的。再说这么多人,都是淮东军的基本兵员,必须要严格按照营伍编制养着。

要不是淮东军在崇州建设了冶铁及各类匠作工场,仅仅是数以万计的铁质工具,倒不是有银子就能立时购来的。

筑堤能不能提高效率,大量铁质工具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林缚初来崇州时,乡里挖土掘坑,还多用木锹、木铲。县里每回征役做工,不出差役钱粮,还是让出役的乡民自备工具,效率怎么能高?

当然了,除了大量的铁质工具外,还要投入大量的骡马与车辆,这样才能尽可能保证工期在两年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