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淮东 第十三章 兵援(第2/2页)

靖海水营各式海战船皆备大橹,远航用帆借风力,接战时帆橹齐用,快如奔马,五六里水程,仅一炷香的时间而己。拥挤在济州塞港的高丽水军根本来不及调整阵形,给袭了个猝不及防,甚至更加的混乱,在海岬形成内外港狭窄水道,好几艘船撞在一起,乱作一团。

而高丽人在外港的十数艘战船,面对靖海第二水营的第一波攻击阵列,战船体型与数量,都处于劣势。尚未接舷时,高丽人便遭受二十余架床弩的怒射;再接近,弓弩及装满火油的陶罐交相而来;待到接舷时,高丽人在外港的十数艘战船已经溃不成军,仓惶而逃。

拥挤在内港的高丽人战船更多。内港是海岸丘陵支伸出来的长岬环抱而成,内外港尽两百多步宽。先有高丽人先有数艘船撞作一团,封堵了港口,内港的高丽人战船更出不来。

葛存信放开外港仓惶而逃的几艘高丽人战船,封堵住内港,调集擅长近舷格战的中型战船从港口突入,彻底歼灭给困在内港的高丽人水军。

从东面、南面陆上包围济州塞的高丽人步卒约有四千余众,但对海上激战爱莫能助。看着己方水军给打得溃不成军,岸上的高丽人情知攻不下济州塞,也放弃攻击,往后收缩,往东撤兵而去……

约到午时,济州塞坞港里的战事,便以两百余高丽水军投降收了尾。

内港到处都是战船残骸,水道短时间里无法清出来。大量船舶停泊在外港,林缚从外港换小艇登上长岬,眺望济州塞内外形势。

在林缚所记忆的历史之中,元朝两度东征日本,以优势兵力都大败折戟;英国向外殖民扩张时期,最重视的一点就是利用海外贸易的高额利润收入,不惜成本的在全球建造海军基地。这大概能算是正反两面的教训。

在过去一年时间里,通过济州与高丽、本州、九州等地的商人贸易所得,相当一部分都截留下来建造济州塞,这时候便发挥应有的作用,不然他率大军前来,连个登陆的落脚地都没有。没有落脚基地,对当地水文地理又不熟悉,仓促渡海而来,即使有优势兵力,元朝东征日本之败,倒非不会提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