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收发自如(第2/2页)

只是他为帝久了,不自禁的带了点时人的思维方式。自觉这样作弄大臣不成体统,因收了笑意,转过话头,突然向着秦桧斥道:“你此次被弹劾,总归是奉职不谨所致!”

“是,臣罪在不赦,请陛下降罪。”

秦桧远没有宋朝大臣所谓的风骨,一听皇帝斥责,立刻起身免冠认罪。

赵桓板着脸数落道:“你才为相几年?前几年财赋上困难,朕也不能如祖宗一样赏赐大臣钱财,你的俸禄便是一点不用,够买多少亩地?一百亩?可是这几年下来,你四处买地,现下记在你名头下的田产,已近千顷,御史弹劾你贪墨,岂是假的?”

秦桧无可辩白,虽是深秋,额头汗水淋漓而下。

其实宋代官员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收入,已经成为成例,很少有人因此被弹劾。比如天下闻名,先天下忧而忧的范文正公,为官没有几年,也是买了万亩良田。这种事向来是士大夫间的传统,也不消说得。只是赵桓改革台谏制度,不象以前纯以进士为御史,而且对贪污罪也极为重视,借着这个理由办了很多大臣。秦桧这两年已经极为收敛,还是被人揪出了老底,咬着不放。

若论宋廷传统,一个宰相被如此斥责,除了自请辞职,然后彻底退出政治舞台外,再也没有别的选择。

赵桓不依不饶,将秦桧许多劣迹说出,见对方面无人色,便又放缓了语气,向秦桧道:“不过前朝诸公都是秀才,一旦为官则鲜衣怒马良田美宅并置,可细究乎?此中关节,朕亦明白,非你一人如此。只是国家常例俸禄外,还有赏赐,若再贪污,则无可宽恕。你日后不可再犯,朕有用你处,需得自爱谨慎,你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