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玩的就是心跳,出战(第2/3页)

为了让秦二世了解前线战况的特殊性,章邯只好派秘书长司马欣回朝廷汇报工作。司马欣,秦朝官员,除此之外,诸多情况不详。当初,秦二世派两名政府大员前来辅助章邯打击陈胜,司马欣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位为董翳。

算起来,司马欣离开咸阳城已有一年半载了。这一年多来,他只知在前线卖命,根本就不知道秦宫里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首先,赵高联合李斯整死蒙恬兄弟后,李斯又被赵高整得家破人亡,三族被屠。其次,赵高凭着一条巧如弹簧的舌头,把学生嬴胡亥搞得服服帖帖,言听必从,正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也。

对司马欣来说,朝廷里谁整谁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牵扯到他,以此保住饭碗和一条小命就得了。所以他现在唯一关心的是,赶快见到赵高本人,以便向他通报北方战况。于是司马欣就向秦宫走去,告诉守门人说要见赵丞相。然而,守门人跑了一趟,又回来告诉司马欣:请你稍等,赵丞相在宫里正忙得不可开交呢。

司马欣只好在宫外稍候,可是,一候就是三天过去了。

这就很奇怪了,我司马欣不是回来探亲的,更不是来行贿受赂的。北方战场瞬息万变,你赵丞相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腾出时间来商讨事情呀,不然等人家打进咸阳城来了,大家都只好喝西北风去了。

于是,赵高久不见客,让司马欣顿然见疑。司马欣毕竟是在咸阳城混过的,凭着官场经验和生存的本能,他仿佛嗅出一丝不祥的气息。于是,他派人四处刺探情报,一打听这才知道,原来赵高正在酝酿一场阴谋,那就是准备谋害司马欣。

赵高这招就叫杀人灭口,推辞责任。这主要是因为嬴胡亥不喜欢听坏消息,每次听到战败,不是砍掉败将脑袋,就是责怪丞相。在赵高看来,要想保住丞相之位,只能报喜,不许报忧,既然司马欣是报忧而来,你不死,难道要叫我赵高去死吗?

再不逃就来不及了,司马欣拔腿就往城外跑,又带着等候在城外的随行队伍立即向北逃亡。果然,司马欣前面刚逃,赵高后头就派人追来了,不过他还是成功地逃脱了赵高的追杀。

司马欣之所以能逃掉,不是因为他跑得快,而是他多留了一个心眼,不走故道另择他路逃亡,赵高沿着故道狂追,于是扑了个空。

真险啊,幸亏多学了两招防身之术,不然就成了赵高的一盘菜。司马欣一回到章邯处,就对章邯哭诉:如果我不是逃得快,早就成为赵高的刀下鬼了。现在朝廷被赵高掌控,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今天我们如果战胜了,他肯定嫉妒您;如果战败了,则必死无疑。战是死不战也是死,将军您要考虑清楚啊。

章邯看着司马欣,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他的胸膛之内仿佛有千层浪在汹涌澎湃,赵高实在太让他寒心了,狗日的太监,仗是我打的,功劳是你拿的,现在我有点闪失,你就想拿我开刀,我章邯到底哪点对不起你了?

一事未平,又来一事。这时,章邯收到了一封意外的劝降信,来信人不是项羽,而是下岗将军陈馀。陈馀被张耳炒掉后,没有另找工作,而是带着一帮兄弟游荡江湖以打鱼为生,正所谓人在江湖心系诸侯,于是给章邯写了这封信。

不得不说,陈馀这劝降信写得太有才了,连章邯都不得不服他三分,所以我把它摆出来,以飨读者:

章老弟呀,你知不知目前形势对你极度不利。战国时秦国大将白起南征北战,赵国四十万兵被他打趴在地上,从此再也不敢跟秦国叫板。然而白起如此功高之人,后来竟然被赐死。还有蒙恬将军兄弟,北击匈奴,开山填谷,修筑万里长城,却被人活活地砍杀。

你知道白起和蒙恬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惨忍的地步吗?那是因为他们功劳太大,皇上无法酬报,所以只好找个借口把他们干掉。你当将军也快有三年了吧,三年来在你手上死亡的士兵也不止十万了吧。可是你没发现吗,你打来打去反秦的诸侯却越来越多,你这不是在做无用功吗?

你再回头想想,赵高是拍马屁升上丞相之位的,他现在发现你顶不住了,又怕秦二世杀他,所以想用法子把你干掉重新换将军,以此推辞责任。而你长期在外征战,却不知道朝廷内部已危机重重,所以现在才落得有功被杀,没功也被杀的窘样。

地球人都知道秦朝灭亡那是迟早的事,你却还一个人在外苦苦为朝廷卖命,难道不觉得悲哀吗?你为什么不反戈一击,与诸侯结盟一起打回咸阳杀了赵高,这样你不但可以报仇,还可以被封为王。你自己说说,那样比起你即将趴在砧板上被腰斩,妻子被杀,哪样会好一点呢?

章邯看完,心里不由对陈馀升起一股敬意。与其说这是一封劝降书,倒不如说是一封救命书,陈馀就是有水平呀,分析问题入情入理,晓以利害,无不令人佩服。

章邯开始动摇了。我将心儿对明月,奈何明月向沟渠。胡亥皇上,不好意思了,是你那个赵老师逼我反的,那我就不得不反了。

于是章邯派人秘密去跟项羽谈判,你猜人家项羽怎么做的?谈判可以,仗还要再打。打你就是让你刻骨铭心,打你是让你不要漫天要价,打你就是要告诉你,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项羽兵分两路,一路以蒲将军带兵日夜渡过黄河,从侧面进攻,一路是以项羽为主力军从正面穷追猛打。这一打真让章邯有苦说不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我明明都认输了你还要打。

章邯不得不再次派人去跟项羽说,我都向您求饶了,求求您不要再打了好吗?

项羽冷笑,当初你杀我伯父项梁时,眼睛都不眨一下,不打你教我如何出得了心头这口恶气,打你狗日的,求饶了也要打。

这一幕就像是在放电影:章邯一个劲地求饶,项羽一个劲地打。我打打打,打得你鬼哭狼嚎,打得你六亲不认,不把你脸打得像车祸现场不罢休。

这一战,项羽打得太解气了,他不但把章邯彻底打趴,还让他本有的声威越发壮大。最后,项羽打累了,也解恨了,那就休战吧。于是项羽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他对谋士们说道:我们粮食不多了,不能再打了,不如接受章邯投降吧。

大将军都发话了,还有什么好说的,众将士也异口同声地说道:好,就按您说的办。

公元前207年夏天的六月,项羽选好日子在洹水(今安阳河)南岸举行受降仪式。举行盟誓过后,章邯见到项羽就一个劲地痛哭流涕。

项羽奇怪地看着章邯,我都不打你了,还哭个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