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氏族和科学(第2/2页)

虽然叶昭一直没跟他捅破身份的窗户纸,但现在黄文秀已经百分百的确定了叶昭的身份,自是越发恭敬。

叶昭笑道:“东阁,来,坐吧,我正想找你呢。”

这次能随炮舰去朝鲜的商人自都是广州头面人物亦或其代理人,黄文秀身为泰和行的掌舵,自然在受邀行列,更莫说这艘商船本就是泰和行所有了。

“怎样?那会说话的机器鼓捣的如何了?”叶昭嘴里说的会说话的机器自然是留声机,乃是泰和行资助的项目之一。

黄文秀道:“还是没什么进展。”说起来就心中一凛,有时候都不知道王爷是不是星宿下凡,好像什么都懂,以前黄文秀是不信这套的,现在可真有些相信天命所归神龙降世之类的传说了。

叶昭微微点头,又道:“光学实验室还好吧?”实验室是两个月建成的,聚集了一批光学物理学家和玻璃制作工匠,专门研究显微镜头和照相镜头。实则这种实验室十几年前普鲁士人就开始搞,倒也并不新鲜。

光学镜头,叶昭可就给不了什么意见,只能招募科学家资助他们工作,幸好现今西关俱乐部早已在欧洲美洲打响招牌,甚至几位比较著名的皇家院士也来到广州,只为了寻求科研技术的突破,这也得益于叶昭资助的几个科学怪人,写给他们相识故旧的信时很是将西关俱乐部夸赞了一番,要知道这些科学家性子古怪的很,各个愤世嫉俗谁也瞧不起,能从他们嘴里得到夸奖就不由得不令那些故旧大跌眼镜,何况一些物理化学的理论公式,立时就吸引了他们,有些多年钻研遇到的瓶颈好似迎刃而解,他们又哪里不欣喜若狂,自然觉得这个东方俱乐部实在是科学圣地,更要来广州一探究竟。

若不是叶昭一再低调,西关俱乐部早已名动全球,尽管如此,怕现在已经引起欧洲各国政府的注意,尤其是几国有皇家院士陆续登上前往中国的轮船,就更是惹眼了。只是现在不是铁幕时代,欧洲各国间技术人员流通极为平常,是以各国对于此事最多加以关注,短期内也难有什么异常反应。

正与黄文秀说话,听到外面哒哒的高跟鞋声,叶昭就是一笑,不用看也知道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