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关于民主国家中的个人主义

我在前面讲过,在平等时代,人们都是自己确定自己的信念。现在,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平等时代的人们的一切感情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还有为何会产生这种现象。

“个人主义”[2]其实是一个新词,它是根据一种新观念创造出来的。我们的祖先只知道利己主义。

利己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的一种爱,一种显得偏激和过分的爱,它使人们只关心自己、爱护自己,而不去顾其他人。[3]

实际上,个人主义也是一种只顾自己的情感,它使人们与其同胞甚至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和隔离,但是却不会让人们感到心有不安。因此,当每个公民都生活在自己的小社会中之后,他们就不会去关心大社会的事情了。

利己主义是由一种盲目的本能所产生的,而个人主义不仅仅是一种不良的感情,更是人们的一种错误认识。个人主义起源于人们在理性和善良这两者上的缺失。[4]

利己主义可以扼杀所有的美德,首先,个人主义让人们失去公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主义也会破坏其他的美德,逐渐沦为利己主义。

利己主义这一恶习的历史和世界一样悠久,无论在什么社会形态下,它都有可能产生。

民主主义创造出了个人主义,而个人主义会随着人们的身份变得平等而发展壮大。

在贵族制国家,家庭的情况可能在数百年间都保持不变。一个家庭即使历经数代,也可能会一直居住在同一地方。这种情况一直代代延续,几乎没有改变。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祖先的身世,并对祖先保持尊崇的态度。他们能够亲眼看到曾孙的出世,并且非常疼爱这些后代。为已经死去的或为尚未出生的亲人,他们往往愿意承担义务,放弃自己的安乐。这种情况是屡见不鲜的。

在贵族制国家,每个人都能与多数同胞产生密切的联系。

贵族制国家的阶级的差别通常非常明显。一个人来自某一个阶级,他就会永远属于那个阶级,这样一来,每个阶级都会自己组成一个小社会,而相比大社会,自己的这种小社会在他们看来更加重要和珍贵。

在贵族制社会中,所有公民的地位基本保持不变,并且由于等级分明,所以每个公民都会形成这种观点,那就是在自己之上有人可以庇护自己,在自己之下又有他需要扶助的人。

由于这种观点的存在,在贵族时代人们与自己的身外事物总是保持密切的联系,并且往往会为了这些事物而选择牺牲自己的某些权益。的确,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同胞这个一般观念是不明确的,也没有人想到为全人类的事业去献身。但是,我们却能常常看到这种现象:为了某些个人而牺牲自己。[5]

民主时代的情况刚好相反:所有人对于全体的义务越来越清楚,却很少会忠于某个人,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爱护虽然广泛了,但是爱护的程度其实变轻了。

在民主国家,新家庭越来越多,而没有后代的家庭也不断出现,所有的家庭都可能有兴有衰。时代的联系随时都存在断开的危险,以至后来人完全无法了解到前人的事迹,这就让人们容易忘记先辈,也不会过多地考虑后辈,而是只关心自己最亲近的人。

在民主制度下,当各个阶级互相接近并相互融合之后,大家之间的关系就变得疏远了,互相把对方看作外来人了。而贵族制度则完全相反,它会把所有的公民,无论是农民还是国王,结成一条长长的锁链;而民主制度,则是拆散了这条锁链。

而随着人们的身份日益变得平等,大量的个人随之出现。这些人虽然拥有一定的财富和权力,但是他们虽然无法去对其同胞的命运造成重大影响,不过对于他们自己来说,他们的知识和财力已经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了。这些人不会辜负也不会有求于人。因此,他们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他们看来,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完全由自己操控的。

因此,受个人主义的影响,人们不但忘记了先辈,同时罔顾后代,并与同时代人变得疏远。人们遇到什么事情总是只想到自己,而最后被内心的孤寂完全淹没。[6]

注释


[1]1. 什么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怎样与利己主义产生区别,最后又变为相同的。

2. 个人主义对于生活在民主时代的人心来说,是一种奇怪的疾病,为什么呢?

(1)民主让人忘记了自己的祖先。

(2)它将隐藏在子孙后代之中。

(3)它通过破坏掉阶级和通过让人们彼此之间变得独立而将我们当代人分离开来。

3. 因此生活在民主时代中的人总是只考虑自己,并只会为自己的事出力。

4. 这还只是民主时代的开端,因为民主革命所带来的嫉妒和仇恨之情还没开始展现呢。(YTC,CVf,第23页)

[2]在草稿中,标题为“论民主中的个人主义及美国人用于对抗它的方法”的章节是以这样的话作为开头的:“当必须使用新的词汇来描述新的事物时,我会大胆地这么做。现在就有这样一种情况。个人主义是最近才出现的一个词……”(草稿,卷1)

“个人主义”这个似乎与卢梭提出的“自负”类似的词并不是托克维尔发明的,但是他与这个词的定义和用法却是大大有关的。这个词在这一卷里面是第一次出现。詹姆斯·T. 施莱费尔认为这个词的第一次使用是在1837年4月24日。这个词虽然新奇,但是我们没有忘记,托克维尔曾多次使用“个人的利己主义”来表达类似的意义。托克维尔在1835年的英国旅行中还用了几乎表示这样同一个意思的另一个表达方法。他谈到了“排斥精神”,一种“让每一个人或者每一个团体都能尽可能多地得到其好处,将之融入性格当中,每个人都能涉入其中”的情感。集体的个人主义这个有趣的观点则仅仅出现在了《旧制度与大革命》中。(OC,II,1,第158页)

托克维尔所读的一些书籍,凯尔戈莱(他对空想社会主义非常了解)的影响,或者词汇的普及或许都是托克维尔在之后使用“个人主义”这个词的原因。在理论上,新词汇的诞生总是伴随着它的相反的含义的,那就是托克维尔定义的“个性”这个词。有时候他还会用“个人力量”“独立精神”和“个人独立”这样的词。

康拉德·W. 斯沃特(《19世纪中期的个人主义,1826—1860》,《思想历史杂志》,第23期,1962年,第77—86页)指出,托克维尔的这个词也许是从圣西门中借鉴而来的。关于托克维尔思想对于个人主义的讨论,见让-克劳德·兰伯特的《托克维尔与两种民主》第217—240页和《托克维尔的个人主义观点》;见詹姆斯·T. 施莱费尔的《托克维尔的“美国的民主”的形成》,第252—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