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另一片战场(第2/3页)

想想看吧,有一天,当你们突然失去上帝,或者上帝曾降临的圣地从地球上消失,那将是怎样一种情景,大家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世界末日,生不如死啊。

西方人可以不关心孔子和山东,但他们绝不可能不在乎上帝和耶路撒冷。

什么叫经典,我告诉同志们,这就是。

全场掌声雷动,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法国总理以及在场的各国代表都纷纷站起身,向年轻的顾维钧表示由衷的钦佩。

整个巴黎都轰动了。世界从此认识了这个来自弱小国家的杰出外交家兼演说家。

 

外交界的美男子顾维钧风度翩翩,仪表不凡

 

在国联,顾维钧和颜惠庆的对手,是日本首席代表松冈洋右。

提起松冈,这人早年的经历还是蛮可怜的,完全可以被拍成一部苦情励志片。

十一岁时,松冈家便破产了。两年后,父亲把他交给做船长的弟弟,希望这个弟弟能给儿子找一条出路。

船长叔叔把他带到了美国。来到这个传说中的西方花花世界后,叔叔给小松冈找的“出路”,就是把他一个人扔在美国街头,让这个未成年的孩子自己去想办法。然后,他竟然就丢下小松冈,拍拍屁股走了。

估计这个没心肝的叔叔本身就是个不成材的东西,原本想趁此机会客串一回人贩子,把松冈骗到美国给卖了,赚点小钱花花,却没曾想有价无市,“鬼畜”不收,一气之下便把松冈给扔了。

可怜啊,才十三岁,小学还没毕业呢,就这么被抛弃在异国他乡。一时间,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也是松冈命不该绝,就在走投无路之际,有一家好心肠的美国人看到了这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就把他收养下来。

从此以后,一个农夫和蛇的故事便开始了。

正是这个松冈,在日后得势后,一扫外务省中的亲美英派,促成了德意日三国同盟,并主张对美国“绝不示弱”。

也许刚去美国的那段日子实在不堪回首,导致他对美国没什么好印象。

真奇了怪了,有冤申冤,有恩报恩。你不去恨那个不是人的叔叔,去怪山姆大叔干什么呢。不管怎样,人家是救了你的,又供你吃,供你穿,供你上学,大恩人啊。

因为经历特殊,这松冈做人做事都有那么一股子“你不惹我,我也要想办法整死你”的狠劲,经常摆出一副肌肉男的造型,很能吸引大家的目光。

在日本国内,松冈称得上是一个偶像明星级人物。那家伙,底下人山人海,他在台上就是放个屁,下面都是一片欢呼。

时人有言:自从有了松冈,日本就从无声电影过渡到了配音电影,意思是那些欢呼喝彩千篇一律,就像卡拉OK中的自动鼓掌操作按钮一样,你只要轻轻一按,聒噪声马上就都出来了。

知道星爷的无厘头吗,开始他还需要做两个招牌动作,后来据说只要一出场,不管说什么话,做什么动作,大家都笑,已经条件反射了。那时的松冈就享有这种待遇。

在最需要煽情也充满煽情的时代,这哥们儿用他那自以为生动的表情和动作时刻提示你:信冈哥,得永生!

松冈在国内很吃香,可到了国际会场,碰到顾维钧和颜惠庆这两位滴水不漏的老江湖,就明显有些赶不上趟了,基本上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在双方辩论的过程中,颜惠庆曾举“田中奏折”为例,来说明日本对东北早就抱有领土野心。

“田中奏折”上面的那两句话确实很有杀伤力,即“要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而要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如果这两句话属实,那就证明九一八事变、“满洲国”都是日本政府在蓄谋已久的情况下制造出来的。

我们现在知道“田中奏折”极可能不是田中亲笔,九一八事变实际上是关东军主谋,但当时“田中奏折”在民间流传很广,一时难辨真伪。

松冈当然也清楚这件事,不过他自己并不是亲历者,实际也是道听途说。

听颜惠庆一说,他倒来了机灵:“田中奏折”是给天皇看的,看完了就得收在皇宫档案里,不能外传,我们报纸也没登过,上级传达的文件里又没有,他们中国人怎么可能知道?

这小子以为抓到了把柄,马上反戈一击,说压根就没这回事,不能红口白牙诬赖好人,你得有证据。

颜惠庆有证据。

松冈愣住了,难道你们还有复印件,不可能啊。

颜惠庆拿出的是松冈本人的大作。

这兄弟估计没事做也经常编书混稿费,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制造噱头,他在书中提到了连自己也没见过的“田中奏折”,而且不久之后竟然把这事给忘了。

现在人家拿着他的书问他,你说没有“田中奏折”,那你怎么把这事说得活灵活现的,难道你说的话都是假的?

松冈当然不能说自己是胡吹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假装瞬间失去记忆。

颜惠庆哼了一声:你们日军在“满洲”的所作所为,就是按照“田中奏折”去做的。

冤啊,松冈有苦说不出,只好任对方发挥。

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这里没有粉丝,连老实的农夫也没有,真够让人郁闷的。

为什么不能把国内的精彩复制到国外来呢?或者如果用星爷来打比方:为什么我在港台(后还包括内地)一露面,不让观众笑观众都要笑,而到了国外,就算挠老外的痒痒,人家都不笑了呢?

或曰:可能是水土不服吧。

松冈是强人,他不信这个邪。挑了半天,从他的国内演讲稿中翻出了一篇最叫座的,题目就唤做“十字架上的日本”。

很煽情啊,同志们。听听文章里面是怎么说的:欧美这些国家个个没安好心,都想把日本钉在十字架上处死,可我们日本不怕,因为我们是正义的,是光荣的,是伟大的,以后必将“为世人所理解”。

这篇东西还特别长,讲起来要花一个半小时,真可谓是老太婆的裹脚布,但据说在日本国内极受欢迎,可用好评如潮来形容。

满怀憧憬的松冈便在国联大会上念起了他的这篇得意之作,还没读完一半,他偷偷地往各国代表席位上一瞧,心里便凉了半截。

怎么着?

 

松冈洋右风头足时曾上过《时代周刊》封面,但难逃败絮其中之嫌

 

没有欢呼,没有鼓掌也就算了,有的人昏昏欲睡也算了,毕竟你一口气念完不觉得累,人家听的人还觉得累呢,让松冈搞不懂的是,好些代表还面露气愤之色。